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大中小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测验量表法对1255名大中小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测试考察,探讨9~22岁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和城乡特征,旨在为我国学生体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元统计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女大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意志品质与体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揭示出女大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与体质典型相关的某些特点和规律,为制定女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多地运用测验量表法。研究者针对所要研究的课题,先分析出某一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各因素所占权重,再编出若干问卷题,用等级法或是非法编制答案,请受试者加以选择,据此来发现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规律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研究个性心理特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笔者利用这种方法对838名中小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规律进行测试考察,旨在为我国学生体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1研究方法与对象1.1测验量表(1)气质量表。采用陈会昌1982年编制的气质测验量表,经检验,该量表信度系数为0.86,效…  相似文献   

4.
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验法对辽宁省21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体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5027名本、专科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兴趣特征、自我意识、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恋爱观等8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表明:辽宁省体育大学生在人格特征、自我意识、兴趣品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特征。在体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比较中发现,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大学生。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组别的辽宁省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比较结果表明:男生优于女生;一、四年级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二、三年级则相对较差;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城审与乡村学生心理存在差异并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1.1培养学生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训练时,要多讲述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并且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波动,在低潮期应注意多鼓励、帮助。在训练中一定要求运动员完成训练计划,越是在体力下降时,越应严格要求,试使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6.
中学体育教育与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值得体育教师重视的问题,笔者从个性心理的特征入手.在兴趣、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五个方面对体育教学如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树立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军用枪射击比赛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除了应提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以外,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状态也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从培养学生注意力品质、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培养意志品质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军事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调节与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训练方法,对军事射击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中应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育课中,常常发现学生有恐惧懦弱或莽撞冒失的情况。教师应在运动过程中,根据学生各种心理状态进行启发和诱导,运用运动的手段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1.进行心理训练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据统计,当代青少年心理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差,表现在运动员身上是:身体状况好时,技术表现好,有上进心,能完成任务;在状态不好时,训练有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训练时,要多给他们讲述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并且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波动,在低潮期应注意多鼓励、帮助。在训练中一定要求运动员完成训练计划,越是在体力下降时,越应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体育院系排球教学中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通过问卷和对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率,课时利用率情况、学习效果的统计,揭示诱发这些心理现象的原因。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并结合自我心理调节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篮球是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抓好中学生篮球教学训练,不但是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多渠道培养篮球运动人才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学生身体发育规律及作息时间特点,加强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正确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才能有效促进中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结合软式排球运动的特点和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归纳,认为软式排球运动不仅有利于促进终身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和普及,而且非常符合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非常好的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在高校女生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在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造成此种消费现象的原因,强调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应给予指导,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其进行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殷恒婵  卢敏  王新利  陈雁飞 《体育科学》2007,27(5):41-46,56
对3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探索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即压力、人际关系、情绪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效应,而且,这3个因素所起的中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压力、人际关系、情绪,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邹师 《体育与科学》2001,22(3):56-59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余暇体育健身模式类型,探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余暇体育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口径宽、弹性大、内容丰富、空间广阔、自主性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模式,基本反映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种类和特征,并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多变性、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虹  林娟 《体育科技》2007,28(4):66-68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SCL—90对1000名广西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调查结果显示:有75.5%的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4.3%的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焦虑等症状。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 ,必然导致他 (她 )们对事物的态度和审美的性别差异。为此 ,体育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又要优化共性进行正诱导。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通过对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研究发现,拓展训练通过各种"先行后知"体验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后天习得的优秀特点和品质,特别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隐性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以及特点、“90后”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分析,提出“90后”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隐性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育方法。希望会对今后新时期“90后”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体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