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激励高新技术企业重要手段,当前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文中基于沪深主板上市的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2017—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结果得出,税收优惠政策对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有促进作用。税收优惠政策对长三角地区小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较大型企业更为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增加税收优惠政策力度、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制度的执行与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了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为后期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提供了参考,对优化目前的税收优惠体系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现行主要的技术创新政策之一,其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效应,对于进一步促进企业研发水平,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14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9项减轻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负担的税收政策,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企业高管形成了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扶持的预期,就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角度而言,预期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负会切实降低。通过运用适应预期模型,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心理预期,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不及企业高管预期,仍有进一步释放税收红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以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浅析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税收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不同,因此应考虑采用不同的税收策略。文章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进行的税收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税收激励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然而,关于管理者整体职业经验对于税收激励影响创新效果的研究尚未涉及。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负二项回归,实证检验CEO通用能力对税收激励促进企业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激励显著提升了获得资格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及质量;在熵值法下以CEO职业经历的工种数、省份数和行业数为指标测算的CEO通用能力显著正向调节该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CEO通用能力显著正向调节了处于成熟期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的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之间关系,也显著正向调节了成长期企业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税收激励提升企业创新的作用。本文基于CEO通用能力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文献,也为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介绍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标准及其分类.然后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从设立形式、R&D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这三个既有自身行业特点又有相关特殊优惠政策的方面进行税收筹划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家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现出来,不同层面上的税收支持政策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在宏观上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8.
聚焦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本身、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力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管理流程、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中介机构、政策联动等视角,全方位考察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落实的主要成效,探讨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现状与瓶颈问题;并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聚焦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本身、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力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管理流程、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中介机构、政策联动等视角,全方位考察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落实的主要成效,探讨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现状与瓶颈问题;并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财税政策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RD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能够有效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而政府补助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不同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东、中、西部地区企业RD的激励效果依次递增,政府补助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有一定的激励效应,却难以促进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基于此,提出建议兼顾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的平衡性,着重依靠税收优惠扶持,结合地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11.
周瑜 《大众科技》2014,(7):229-231
税前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的投入情况来看,正确利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提高研发费的利用率,减轻企业负担、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研发水平。文章拟从企业的角度,对研发费用各环节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会计和税务核算需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利用好这一优惠政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刘兰剑  李洄旭 《科研管理》2019,40(10):96-105
政府资助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政府资助下的绩效是否表现出差异性?本文建立回归函数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两种资助方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直接资助对我国内陆企业的创新产出未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与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的关系不显著;私营企业等的创新产出对税收优惠表现出更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环境税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茜  于连超 《科研管理》2006,40(12):116-125
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波特假说为理论基础,选取2007-2015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即环境税有效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和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发明专利申请量);(2)环境税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呈现滞后性特征,即当年环境税有效地提升企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当年环境税有效地提高企业第二年的技术创新产出(发明专利申请量);(3)环境税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呈现高质量化特征,即环境税并不能显著地提高企业非发明专利申请量,却能显著地促进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这些结论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不变。研究结论为新时期完善中国环境税以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企业通过研发操纵迎合政策门槛值,可以获取税收减免等政策性优惠,但刻意的研发操纵行为却不一定带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2008~2018年ACF法测算的微观企业生产率数据及B-样条基函数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更加真实地捕获研发操纵对企业生产率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操纵对企业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影响,随着研发操纵不断增加,会抑制企业生产率。(2)研发操纵在不同分位点存在显著异质效应,在低分位点处对研发操纵敏感程度更高,即企业生产率水平越低,研发操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显著。(3)非国有企业更有动机进行研发操纵,且对生产率负面影响更显著。此外,研发操纵对不同地区或技术类型企业生产率影响不同,其中对高技术类型、中西部地区负面影响更显著。(4)研发操纵对企业生产率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中国企业不应盲目研发操纵,应与自身生产率密切结合,为适度研发操纵提升企业生产率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天气频发,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势在必行,但这类企业面临自身规模不大,资金投入有限,融资渠道单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多种条件限制,其技术创新工作亟需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文章把我国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分为财政、税收、金融、技术、人才和公共服务几个部分;探讨了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存在财政支持不足,税收政策不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缺乏针对性,技术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激励政策存在缺陷,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政策缺位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是评估环境政策工具的重要标准。但是以往文献主要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果进行研究,忽略了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绝大部分,因此对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研究非常必要;同时以往文献也没有对企业的清洁工艺和末端治理技术做出明确区分,而这两种技术创新对企业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有鉴于此,本文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出发,将环境技术创新严格区分为清洁工艺和末端治理技术,并通过构建企业利润变化模型和社会福利函数,得出了排放标准、排污费、补贴和排污许可证价格的临界值,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水平;同时,本文还为企业在四种环境政策工具下灵活选择技术创新方式进行了区分与比较;最后本文对四种环境政策工具的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做出了排序。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政府选择环境政策工具提供政策建议,同时能够为中小企业在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下灵活选择环境技术创新方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引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讨论了企业外部环境特征对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率的影响,并指出强制度性环境中的企业可能通过主动迎合外部要求而非提升内部效率获得回报。本文使用2009-2013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创新投入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但是激励效果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并未将税收优惠有效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但同样获得了相当数额的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这些企业规避税收的"税盾"。本文的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效率的提升应从弱化制度性环境特征入手。  相似文献   

18.
王帆  章琳  倪娟 《科研管理》2022,43(10):12-23
智慧城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中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以智慧城市第一批、第二批及第三批试点为自然实验,采用多点DID法检验智慧城市试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方面研究智慧城市影响企业创新的渠道。结果发现,智慧城市试点具有创新溢出效应,当城市被认定为智慧城市试点后,注册地企业的创新水平会显著提升。提升的渠道是:智慧城市试点之后,城市加大了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财政支持力度,这将正向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于高融资约束企业、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更能利用智慧城市创新溢出效应驱动自身创新;相对于低市场竞争环境、非制造业行业,高市场竞争环境、制造业企业更能利用智慧城市创新溢出效应驱动自身创新。  相似文献   

19.
陈玲  杨文辉 《科研管理》2017,38(7):37-43
研发税收抵扣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现有研究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发税收抵扣政策进行了实证评估,并无一致性结论。我国近年来开始推广研发税收抵扣政策,效果尚不明朗。本研究利用2010-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探究税收抵扣的分配机制,评估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年限短、高管持股比例高、员工规模大、处于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的研发税收抵扣。整体而言,研发税收抵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支出,这一效果在制造业较为显著。但对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并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长青  彭馨 《科研管理》2021,42(9):34-43
    本文从企业迁移效应和激励效应角度,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税收竞争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路径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地方税收竞争可以有效提升本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2)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竞争对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比内资企业更大;税收竞争对高效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比低效率企业更大。(3)MP动态分解显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通过激励本地区企业提高生产率(而非引入高效率的新企业)来提升本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