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安保 《物理教师》2011,(12):35-36
电学实验试题一直是历年高考的一大亮点,这类试题题型种类繁多,题目新颖多变,其中的实验电路设计试题更是源于课本而又明显高于课本,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这类试题往往题中条件较为隐蔽,  相似文献   

2.
1 试题评析顺应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断优化 .2 0 0 1年高考数学试题可以说是一套在命题立意、题型创新、情景设置、控制难度、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及考查素质与能力上更臻成熟的试题 .1.1 注重“三基”突出重点以高考理科试题为例 .试题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以“三基”知识为载体全方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系统掌握其内在联系并运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有很大数量课本原题或其变式题 ,又有源于课本并适度延拓的发展题 .如 ,第 1题是高中《代数》课本 (上册 ) …  相似文献   

3.
纵观各地的中考试题或高考试题,甚至数学竞赛试题,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以课本习题或例题为原型,又有所创新的试题.这类试题一般都是在原例题或习题的基础上作适当地改编或延伸,从而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由课本例题改编而成的高考题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2007年高考陕西卷理15题就是这一类型的试题.下面笔者对此题作一些探析,借此引起大家对课本例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很多中考试题都能从教科书中找到"影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体现了试题取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理念.本文以一道"正方形内有一个共边正三角形"试题模  相似文献   

6.
陈幼玲 《中学生物学》2005,21(12):50-52
纵观2005年全国各省市考生物试题,几乎每一份试卷都有较大比例的实验试题,因为实验试题往往综合性较强,能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符合高考对选拔人材这一功能性的要求.由于近年来高考试题较多强调能力考核,特别是考了一些以大学课本为背景的实验题后,教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出现了轻视教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窝蜂投入到这些所谓高深的实验试题的练习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由课本习题改造的一组高考试题的分析 ,指出高考试题很多是课本习题的再现、引申、改造 ,告诫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课本知识 ,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把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夯实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8.
汪习雄 《新高考》2007,(12):26-29
一、考情回顾1.题源上———重视以初、高中课本实验为突破口,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即体现基础。从近几年高考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专家所言:“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材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2.形式上———不出现大型的连接装置,多数为小型又带研究性的试题,但仍注重综合。从近年试题走向可以看出,试题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着重考查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思维能…  相似文献   

9.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策源地”,也是高考试题的基本来源和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题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生长地”,学生的数学学习,始于数学课本,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高考复习要立足于课本,回归课本.如何回归课本呢?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可以发现多数试题源于课本实验又高于课本实验,是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改造和拓展。现将常见方式归类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多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源于课本,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或"原型",甚至有些高考试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延伸和综合.201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21题,虽然来自课本但又高于课本,对其分析解答后发现不仅部分问题的结论可以推广、拓展,而且对高考复习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由课本习题改造的一组高考试题的分析,指出高考试题很多是课本习题的再现、引申、改造,告诫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课本知识,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夯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结构的外在呈现,数学试题均来源这个系统,高考试题大多数由课本原题变化而来.这些试题一些是利用课本结论,赋予具体的数值而得到,可视为课本原题重现;一些题目是把题目中的条件或结论稍加改变得到,试题结构并没有改变,可视为课本原题简单的变形;还有一些试题的主体结构和课本题目基本一致,但是仅从题目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一道课本试题为素材,以课本为本,充分挖掘题目的内在本质,对试题进行研究及推广,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体现数学的博大精深和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课本的趋势。有的文段阅读、诗歌鉴赏在课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相关内容,有的题目中则大量隐含着课本的材料和信息,其答案也是隐含在课本之中。下面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试题的命制一般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且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原则.引导学生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体会"螺旋式上升"的学习及探寻高考试题命制规律.  相似文献   

17.
“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原则,从近年各类高考试题中都可以看到课本中例题、习题的影子。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精心创作的智慧成果,一如既往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具有很高的探究意义。仔细分析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试题,都能在课本中寻找到高考试题的“影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立足课本“本身”,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价值,探寻其内在的规律和联系,面临考试时,才能在考场中“身正不怕影子斜”。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析了2021年安徽省数学中考第23题,此题是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编与变化,体现了依据课本、回归课本的复习理念.同时对比往年的中考试题,尝试变式与拓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这突显了2021年试题“看似简洁,实则难度颇深,启示深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纵观多年来各地千变万化的中考几何试题,可以发现很多试题,都是由课本习题演变而来的.仅举一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