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扮演好主流媒体角色,就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寻找差距,创新理念,善于发现基层鲜活的新闻素材,善于挖掘新闻亮点,如此方能打造地方台新闻节目的品牌。  相似文献   

2.
基层通讯员普遍认为:自己生活在基层,接触面小,抓不到新闻线索,没有多少东西可写。结合自己十多年的经验,笔向大家推荐四种发现和收集新闻素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持续以人本主义、本土化及互动性为营销优势的传统市场架构被层出不穷的多媒体形式所冲击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在文化品位、专业精神、群众路线等方面重视力度有所提升,但是落实到节目和内容定位方面仍存在差距。就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素材选择大众化与平民化而引发的节目内容媚俗化,显然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意改革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4.
地方电视台是我国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从我国地方电视全部上星之后,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但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特别是地方电视台新闻本土化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对此地方电视台要高度重视新闻本土化建设。本文对地方电视台新闻本土化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首先对地方电视台新闻本土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地方电视台新闻本土化存在的不足,最后就如何促进地方电视台新闻本土化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嘉 《记者摇篮》2005,(6):60-6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新闻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故记者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记者摇篮》2006,(4):39-39
记者应当怎样采访?收集哪些素材。实践看,不管采集的素材在下一步的写作中是否用得着,但在采访中一定要把新闻事实的“横向”和“纵向”搞清楚,这种采访法叫“十字法”:“横向”情况,就是要了解新闻事实的性质,规模、特点等。“纵向”情况就是要了解新闻事实的将来。例如,《珠穆朗玛峰边走边长》(新华社北京某年6月30日电)一文就是这样。首先介绍珠峰上升的情况和水平运动的“自选速度”(横向);接着写珠峰和青藏高原的形成(纵向);最后还介绍了发展趋势。这样,读者就能清楚地了解珠峰边走边长情况。非事件性新闻的情况更为复杂,尤其需要采访…  相似文献   

7.
谢灏 《新闻世界》2014,(6):52-53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处于行业"劣势"的地方电视台,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竞争力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地域性是地方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本文以地方电视台立足本土出发,从民生新闻的内容、形式以及新闻策划等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地方台民生新闻竞争力,从而将地方电视台的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发展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8.
当下,地方电视台生存在省级媒体和中央电视台的夹击下,在白热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新闻类节目成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核心力量。因而如何充分优化配置优质资源、提高新闻质量便成为地方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肥东新闻》的发展为例,分析地方电视台新闻类节目品牌效应以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杨会飞 《视听界》2011,(2):62-64
新闻栏目是地方电视台追求媒体影响力的立台之本。纵观当下国内电视频道的主打新闻栏目,具有一定的共性:时效性强,在注重权威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讲究贴近性。但是,由于我国的频道资源很多,常常会有数家地面电视频道同时制作播出类似的新闻节目,新闻素材的同质化和播报方式的雷同化使得观众日益审美疲劳;由于网络的普及,许多年轻观众逐渐习惯从网上获得新闻;  相似文献   

10.
地方电视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事实证明地方电视台的自办栏目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定电视台通过打造草根文化栏目,从肥沃的民间文化土壤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创作灵感,赢得了观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实现了节目的本土化、品牌化和个性化,也由此提高了地方电视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为了迎合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受众的心理需要,地方电视台必须创新新闻采编方式,丰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当地群众的生活,并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新闻播报,不断拓宽电视新闻的编辑思路,提高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使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满足观众的多层次需求。笔者在本文中就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如何创新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方电视台着力于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是地方电台资源优势发挥的重要体现,也是契合百姓生活的重要媒体形式。在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既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背景之下,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应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电视媒体优势;利用新媒体的载体力量,着力创新发展,实现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老套,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这与时政新闻栏目承担的引导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的使命和责任不相匹配.因此,地方电视台创新时政新闻栏目,使之既让党和政府放心、又让人民群众满意,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目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爱杰 《新闻传播》2014,(2):263+265
近些年来,伴随我国传媒业科学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各个地方电视台也面临着激烈的新闻节目的竞争。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属于核心节目,因此,新闻节目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地方电视台的综合经济效益。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想要在全部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获取相对较高的收视率,必然要求有高水平的新闻节目策划,即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取决于新闻节目策划的水平。本文重点探讨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突破以及创新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即信息"已成为共识.通过大数据分析,生产可视化、具有交互性的数据新闻,成为衡量媒体新闻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覆盖先天不足,人财物投入匮乏,国内地方电视台在数据新闻实践中力不从心,投入度、参与度和出产的成果都比较少.本文对国内地方电视台在数据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发展能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地方电视台需要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积极创新,并不断探索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途径.本文就地方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访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同时又是新闻写作的关键。一篇稿件如果采访到位,落笔时不仅会得心应手,而且写出的稿件丰满充实,富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相反,采访如果不到位,其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坐下来写稿时,往往会因为素材上的“缺东少西”备感吃力,而且,因受材料占有不足,素材收集不够的局限,硬挤出来的稿件不仅干巴空洞,而且质量肯定不高。  相似文献   

18.
阮建兴 《新闻窗》2015,(2):70-71
民生新闻作为关注百姓生计、关怀百姓生活的传播媒介,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曾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民生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内容同质化和新闻低俗化等,这严重制约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想探索一条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人们迫切期待获知更多信息。以往在单一事件中较为活跃的自媒体此次“退居二线”,未能提供更多让公众感到“解渴”的信息。而专业机构媒体由于具备专业的素材收集能力,调查采访能力、信息呈现能力,在疫情报道中凸显了自身的价值,也给新闻从业者以信心,更充分证明新闻专业精神在融媒体时代的不可或缺。以武汉“封城”为标志.疫情防控的应急机制被充分激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的要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时政新闻的拍摄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