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己任,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终实现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终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2.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至今仍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对反不正当竞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但并不能改变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经济法的法律属性,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对知识产权起到附加保护的作用。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出台的《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法条》,提出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附加保护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至今仍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对反不正当竞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但并不能改变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经济法的法律属性,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对知识产权起到附加保护的作用.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出台的《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法条》,提出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附加保护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波兰于1993年通过了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取代1926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确立了经营者、消费者、公众三重保护的宗旨,设置了一般条款,规制了几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了颇具特色的制裁和诉讼程序。该法规定的保护目的、某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民事责任和民事救济途径给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世界各国林林总总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无不是为市场经济而制定的。因此,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历史及现实国情也千差万别.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又各有长短,但是,有关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定还是有不少共同或相似之处。其突出表现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它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建立统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了法律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作相应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基本法.随着我国加入WTO并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与WTO有关的国际协议将在我国得到广泛适用,但基于立法技术和时代背景的限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很难反映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全貌,这就需要对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对商品标识的保护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 条专门进行了规制。但是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范围、力度以及与相关法规的关系仍存在着争论。本文在分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注册商标与非注册商标的保护以及与商标法规制角度和力度的差异上,指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法规对商品标识保护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保护角度和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保护商品标识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樊守成 《华章》2007,(10):60
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市场经济中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模式有其可取之处,也发挥了其对于市场经济的重大作用;但是这种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于其自身存在的各种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提出重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模式:坚持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为主,同时民事责任优先;刑事责任为补充.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17,(6):33-37
商业秘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要想保护商业秘密,需要企业自身进行制度保障,但更离不开法律保护的大环境。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而是分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条文中,极不利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时隔24年后首次修订之际,认为应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侵权举证责任,以更好地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反不正当竞争法》之不足和完善黄进才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条文之缺陷与修改《竞争法》的制定和实施,对整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清除不正当竞争及其它有关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和商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无疑起...  相似文献   

12.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一、学习目的及要求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断依据,熟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类型。为了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还应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本章的重、难点举要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由国家制定的,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秩序,制裁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正当竞争则是指经营者  相似文献   

13.
试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保护知识产权依然是各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的重心所在。不正当竞争法对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的保护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与残酷,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愈演愈烈,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规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本文分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商业秘密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本章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学习本章,应着重掌握以下内容: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由国家制订的,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市场竞争秩序,制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营者违反竞争原则,进行不正当竞争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要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包括竞争力在内的国家利益.反不正当竞争法要确立保护竞争原则、竞争正当性原则、主动干预和早期监控预防原则、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原则.同时要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兜底条款等立法技术方面,从法律责任体系、执法主体、执法手段、司法救济等法律责任方面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经营者的数量、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程度急剧增加,各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随之出现。对于不能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中的有名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来进行规制的无名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只能根据本法的一般条款来进行认定。然而,一般条款是一把"双刃剑",适用不当容易导致不确定性和随意扩张性。因此,有必要将网络环境下《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要件化,从而平衡一般条款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制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互联网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进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该法的规定中却将保护的主体局限于经营者,并且没有为消费者直接主张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实为一大遗憾。在实践当中,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会导致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权益受损,消费者在这些行为中也成为了受害者。国外诸多国家已经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直接规定了禁止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我国亦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点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当前我国不正当竞争行为特点的分析,指出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市场管理法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制定和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受立法、执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该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准确理解这部法、正确处理执法中的关系以及结合我国实情、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成熟经验,才能更好地完善这部法律,使之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