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强大生命力,其根本奥秘就在于它是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客观需要,是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客观要求和党保持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和精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本质属性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代的发展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进一步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坚持“两个先锋队”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客观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与时俱进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要同时代的发展一起向前发展,而不要停留在原 来对事物的认识上,它提倡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由时代和 现实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原则、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和现实必要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机制是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要能够与时俱进,必须进行理 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突破前人是理论创新的本质特征。只有突破前人,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理论创新中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才能以创新来保持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能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突破前人既是理论创新的客观法则,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客观轨迹。突破前人必须既善于继承前人更勇于超越前人。继承前人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核心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键是分析理论自身的局限性;超越前人的前提是潜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核心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键是发扬锲而不舍的理论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方法,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贯穿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的思想主题是“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关键都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在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与时俱进的建设步伐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成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从实践上看,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指导思想上看,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作为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不仅体现为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而且内在地蕴含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发展逻辑中。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统的根据.又有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依据;既是社会实践、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又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的实际展现。近年来。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并将其概括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原则。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这一科学方法论思想。与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在新时期具体运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理论创新与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中,理论工作者负有重要的责任。要承担起这种责任,理论工作者有必要对这样两个问题形成共识:一个是理论创新的内涵,应当从理论创新的客观根据、客观内容、客观标准的角度和从理论创新的理论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理解;另一个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应当从在理论创新中和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中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并且应当从这两个方面来承担。  相似文献   

10.
认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不断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始终站在时代高度、正确把握时代要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工程;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是与时俱进的,又是与地俱进的,两者是交融在一起的。与地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空间上的展开,是贯彻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基本内容与支撑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品质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偏差。与背离与地俱进这一基本要求有着重要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与地俱进性,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内容体系的完整性,是其理论发展的规律性,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其实质是如何完整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要在其多重分析视角中依据价值取向原则把握其整体,坚持其整体性原则,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是一个新颖而重大的课题。文章论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核心内容、基本原则、强大动力、根本保证等五个方面的经验,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时俱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继承和借鉴。积累的经验主要有:加强党对舆论宣传和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军事任务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和理论前提;通过干部学校及在职学习、群众教育,以报刊图书、文学艺术、纪念活动等大众传媒为媒介,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同时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苏共执政期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而苏共在后期消除执政安全隐患时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放弃了党的领导,导致苏共垮台亡党.苏共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防范执政风险提供了教训和启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又要积极、稳妥、务实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学说。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思想化有着许多可以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地方,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传入中国后就受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工人阶级和贫苦人民的欢迎,并在革命、建设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指导着中国人民结束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今日,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仍将一如既往地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生命线”,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密切相关,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进而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到列宁主义的诞生,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两次飞跃,直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