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证券市场日趋国际化,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大.各国传统的证券监管因各国法律的多样性、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性和监管架构的地域性等局限而无法有效防范国际化带来的市场动荡,加强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共识.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大潮中,为化解国际证券市场的高风险,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认真分析我国证券监管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对策,加强证券监管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证券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加入WTO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就要求建立适合我国的证券监管新体制。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证券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加入WTO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就要求建立适合我国的证券监管新体制。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监管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则。《证券法》和《公司法》修订后,中国证券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显著强化。尽管如此,中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笔者根据信息披露原理,结合有关事实,探究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现状、动机和原因,并针对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其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法律社会学是继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之后西方又一大法学流派,是一门在法律和社会的互动中以求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学科。由于法律社会学自身的特性,中国社会变革与法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解决中国社会现实的法律问题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法律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王晓红 《现代教育科学》2007,(2):100-102,144
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主战场。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法学本科办学规模的极度扩张,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问题凸显,社会对其质疑之声亦日趋高涨,甚而要求取消法学本科教育的呼声也不绝于耳。本文从高等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出发,探索其在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期对促进法学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统一法学是二十世纪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其主要思想是对自然法学、分析法学、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进行综合,倡导法哲学的一体化运动。统一法学认为法律研究应当是对法的价值、形式、事实的研究,而以往的法学流派只侧重其中一个方面的关注是不正确的,统一法学提倡的全面考察法律的方法是一个创新,但是统一法学忽视三大法学流派产生的社会根源,意图消除它们的界限对其进行统一的思想是不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主流的法学研究方法过于推崇西方法学的具体理论,将其作为分析和解决中国法律问题的理论前提.这导致法学研究的殖民地化,法学研究者主体意识的丧失,也使得法学研究无法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法律制度做出基本的理论回应.唯有引入社会科学方法,将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中的中国问题做出分析,对其中的中国法制经验做出...  相似文献   

9.
法权是反映在法学上的,由法律承认和体护的社会的全部利重,它袁现为法律权利和法律权力的饨一体。它通过自身的权刺部分体现个体利重,而通过其中的权力部分体现社会共同刺重;从曲质属性看,它是归属已定之全部社会财富的法学反映;在社会内容层面,它是全部法定利重(即社会整体利重)的法学反映;在法律层面。它是权利纯一体的法学反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治国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传承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精神的使命。成功的法学教育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使其趋于完备和发达。勿容置疑,我国法学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然而,我国当今的法学教育整体来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我国法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参与度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因此,如何除旧布新、革弊兴利,以推动我国法学教育进入一个新时代,便是当今法学教育界应认真思考并予及时解决的一…  相似文献   

11.
法理学是一个运用哲学方法研究法律基本问题的学术门类,与法律哲学或法哲学含义相同,都是探讨法律的一般性问题的学科。与其他法学门类相比较,法理学的对象超越了实在法规范,甚至更多地以相关法律思想和学说为研究的直接对象,从中获得思考现实法律问题的精神养料,目的是建构和探索法律的理论问题。因此,法理学的意义主要在于开启心智、启蒙思想、提高法律职业者的理论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法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及其时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法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及其时代使命的分析,结合西方法哲学由自然法学派到分析实证法学派直至经济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的发展脉络,指出法伦理学在我国现今经济社会转型期,对法学研究及立法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其在培养、训练法律人才,促进法学研究,发展法学理论,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法学课程之改革是法治国家发展和法学教育之内在要求,而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之关键在于对法理学课程实施改革。在我国对法理学课程实施改革必须论证一些基本问题:课程改革之必要性和可行性、改革目标和路径以及改革之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银行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政府渊源颇深,与政府的关系亦错综复杂。因此,完善调整与国有商业银行有关的经济法就必须重点关注银政关系问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合约具有解决跨越公共生活和市民生活的"跨界问题"的魔力,这为研究银政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合约的视野观察,我国银政合约由强制合约向自由化合约演进。银政合约自由化进程还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然而调整银政合约的经济法尚存诸多不和谐之处,这是由于合约主体功利目标冲突、合约安排不当等造成,为改变此种不和谐现状,调整银政合约的经济法应从银政交往方式、交往机制、具体规范等方面进行重塑。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Child sexual abuse is undisclosed for many reasons that are resistant to change. Citizen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closing cases of child sexual abuse to authorities. Professionals who deal with children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Office-holders in organisations have a clear responsibility to prevent cover-ups of sexual abuse. Recently, some countries have created important new legal duties for adults to disclose child sexual abuse.Objectives: This article creates a contemporary taxonomy of duties to disclose cases of child sexual abuse, and explains their nature and justification.Participants and setting: Citizens, professionals dealing with children in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and managers of child and youth-serving organisations.Methods: Legal analysis created a taxonomy of reporting duties. Analysis of these duties from perspectives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 public health law, children’s rights and ethics considered their justification.Results: Seven legal duties now exist, in criminal law, civil law and child protection law. Some apply to all citizens; others to managers in organisations; others to professionals dealing with children in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All the duties are directed to early detection of cases; some are directed towards prevention; and some are focused on avoidance of institutional corruption.Conclusions: These developments represent historic progress in overcoming normally intractable barriers to disclosure of cases of child sexual abuse. New legal duties are consistent with principles from criminal jurisprudence, public health law, children’s rights and ethics. Where adopted, societies should ensure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which these duties can b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6.
关于是否应将夫妻互相忠实规定为法律义务的争论 ,涉及到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法理学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 ,只有全面、辩证地理解这一问题 ,才能清楚地认识到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的规定 ,是有充分理论依据的 ,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社会公共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为了矫正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之法必将对上述两者施行调控而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现阶段,经济法必须对转型期的社会现实作出积极回应,完善其作用范围,更有效地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怎样把握反垄断法和经济规制法的关系?在经济规制法至少有一部分内容向反垄断法的内容不断靠近的今天,作者站在相互补充说的立场上,并在具有竞争限制性的事业法和反垄断法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承认反垄断法优先为前提,通过采用两种极端法律制度的例子来反观两法相互补充的必要性,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规制改革的有关公益事业的事业法和反垄断法的现状,认为:当限制竞争成为问题的时候,采纳反垄断法优先说,当维持、促进竞争成为问题的时候,采纳相互补充说,这在理论上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办高校章程制定是作为"依法治校"的基本问题提出来的。近些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与支持下,各级公办高校开始陆续起草与出台章程。文章主要分析在现行高等教育法律框架内,公办高校制定"大学章程"需要考虑的几个基本法律问题,并指出:我国公办高校的章程,当属行政机构组织法或准行政机构组织法,其制定工作须依据立法程序进行。在章程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公办高校自身的法律属性,准确揭示"章程"的内涵,使学校与政府之间权责明确,让政府行政权归位,从而保证"依法治校"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是近年来法学理论界探讨的一大热点,而经济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问题一直是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诉讼法"直接利害关系人"理论阻碍并限制了经济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在司法实践中,扩大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赋予检察院、社会团体、受害者及其家属原告资格,才能扩大经济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更有力地保障公共利益。国外主要国家对于经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对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