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晶平  杨新秦 《收藏》2008,(8):145-145
2008年4月初,凤翔县一农民在挖地时刨出了16枚古钱币。其内涵有唐开元通宝2枚,北宋祥符元宝2枚,成平元宝1枚,元丰通G2CK,其中折二钱1枚,元符通宝1枚,圣宋元宝1枚,政和通宝1枚,大观通宝1枚,宣和通宝折二钱1枚,金正隆元宝3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1枚极为少见的唐合背乾元重宝(见图)钱。这批钱币上限为唐开元通宝钱,下限为金正隆元宝钱。现就这枚合背乾元重宝钱进行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北宋徽宗宣和年号的钱币,分通宝和元宝两大类,其中通宝钱铸量大,版别多,至今仍不少见。"宣和通宝"小平钱,折二钱,常见版别现时市价才1-10元左右一枚。但是,"宣和元宝"钱虽然版别也不算少,至今所见不下20余种,但各种版别的存世量都不多,而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7,(1)
正宋哲宋赵煦绍圣年间(1094~1098年)所铸年号钱有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分小平、折二二等币值;钱文书体为篆、行、隶三体,其版式繁杂且大多可成对钱;铸币材质有铜、铁两种。从钱谱和出土实物中知,绍圣钱的统计占比以元宝钱为多,包括小平、折二铜、铁钱,其中小平铁钱为四川路所流通,折二铁钱则行用于陕西  相似文献   

4.
葛天越 《收藏》2020,(5):44-47
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至皇祐六年(1039~1054年)铸行的"皇宋通宝"钱,是继"宋元通宝"后的第二种北宋国号钱。据《文献通考》载:"及改元宝元,仁宗特命以‘皇宋通宝’为文。"唐与昆《制钱通考》曰:"国朝钱文皆用元宝,而冠以年号,及改号‘宝元’,文曰‘宝元元宝’。诏学士议,因请改曰‘丰济元宝’,仁宗特命以‘皇宋通宝’为文。"  相似文献   

5.
宋代高宗皇帝赵构在金兵南侵的压力下,南渡长江成为了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其在位36年(公元1127—1162年),此间经历两个年号即建炎(4年)和绍兴(32年),分别铸有建炎和绍兴两种年号钱币。目前所见到的建炎年号钱币分为元宝、通宝、重宝三类。这三类钱币因为铸期短,铸量不多,因此存世量也稀少。除通宝和重宝尚可偶见外,"建炎元宝"小平钱币则极为罕见。特别是篆书"建炎元  相似文献   

6.
叶柏光 《收藏界》2012,(10):76-77
中国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铸造了"大宋元宝"铜铁钱,为非年号钱,有小平、折二、折三之分。背幕有光背、纪年、纪监之别;纪年者有元、二、三之记,纪监者有汉、春、定、泉之载。同时期还铸有"大宋通宝"背"当拾"大铜钱,钱文"大宋通宝"四字直读,瘦金体真书文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17)
正蚌埠市博物馆的藏品中,元末农民起义军钱数量较多。1988年市区青年街基建工地出土一处钱币窖藏,共有5个品种总计22枚,其中龙凤通宝折三3枚,天佑通宝5枚(包括背篆书"叁"1枚、背"五"4枚),天启通宝折三1枚,天定通宝折二、折三7枚,大义通宝折三6枚。此类钱均属元末农民起义军政权货币,地域性强,铸期短,铸量少,在同一窖藏中出土如此众多品种  相似文献   

8.
珍钱二品     
一、白铜"宣和通宝"样钱宣和有元宝、通宝二种钱币,篆隶成对,铸于宋徽宗元年。元宝铸量不多,为泉友们珍视。通宝中折二铸量大于小平,小平钱字体多变,版别复杂。其中有一些版别引起泉友重视,如美制、巨头、圆贝、隔轮、  相似文献   

9.
黎凤歧 《收藏界》2011,(7):76-76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位二十五年(即公元1101-1125年),共用过六个年号,即位之初,使用的是"建中靖国"年号,仅一年时间,其间铸造过"建国通宝"、"靖国元宝"、"建中靖国"、"圣宋元宝"、"圣宋通宝"等五种钱币。除"圣宋元宝"  相似文献   

10.
二丰舍谈泉     
·"宽永通宝"与藩札·有人不断询问"宽永通宝"是什么时代的钱?为什么在钱谱中查找不出来?宽永是日本钱,铸造于日本宽永三年(1626年),明治初年(1868年)废止不用,铸行时间长达二百四十多年。宽永是年号钱,以后虽屡改年号,但仍以宽永年号铸钱,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主要通货,在德川幕府十五代期间,除"宝永通宝"、"天保通宝"(椭圆形方孔铜钱)、  相似文献   

11.
钟旭洲 《收藏》2010,(3):118-119
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1131~1162年)铸有“绍兴元、通宝”两种钱币,且有铜、铁质之分。在铜质行用钱中,“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其钱文旋读,书体篆、真成对,制作颇为精整。“绍兴通宝”亦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直读,书体则皆为真书。另外,谱录中又有“绍兴通宝”瘦金体旋读折五、折十型试样大钱存世。  相似文献   

12.
樊中其 《收藏界》2013,(7):83-84
近年来,笔者在兰州钱币市场新发现一枚"洪武通宝",背面铸有马牛羊大花钱,此钱铸造精美,马牛羊形象生动,具有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和传统特色,又非常珍贵,受到笔者青睐。一、"洪武通宝"为太祖朱元璋年号钱"洪武"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31(1368-1398年)年。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全国统一,执行"养民生息、勤俭治国"施政方针,出现人口增  相似文献   

13.
许杰 《收藏界》2012,(10):85
"至正通宝"为元惠宗(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所铸,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等五大类。此五类钱皆铜优制精,品种繁多。背部有蒙汉文纪年、纪值、光背等不同版别。笔者收藏一枚"至正通宝"当十大钱。此钱为细字版(在华光谱著作中定为五级),直径4.64厘米,厚度为4.2毫米,重  相似文献   

14.
沈飞 《收藏》2019,(10)
正元明时期的流通货币多有相似之处,都曾推行过不兑换的宝钞制,并多次禁铸铜钱,因而铜钱的铸量亦少于前代。元代的铸钱高潮在武宗年间及元末的至正年间。明代的铸钱高潮则在明初及明末。忽必烈即位后,开始铸行年号钱,有中统元宝及至元通宝。元初,大臣王文统曾制定朝政,革除积弊,发行中统交钞,从此确立了元代以纸钞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政策。中统元宝钱可能铸于此时,其为小平钱,篆楷成对,篆书者"宝"字为长冠(图1),楷书者有金代大定通宝之遗风,存世皆极罕。  相似文献   

15.
黄文睿 《收藏》2012,(6):80-81
1989年初夏,安徽五河县小溪镇出土了一批窖藏南宋铁钱,这批铁钱中除混有个别北宋崇宁、大观、政和钱外,全为南宋铸币。其上限为孝宗朝的“乾道元宝”,下限为宁宗朝的“开禧通宝”,内中有乾道、淳熙、绍熙、庆元、嘉泰、开禧6种年号(见图)。当值以折二为多,折三和小平钱较少。所涉钱监基本为两淮地区的同(同安)、春(蕲春)、汉(汉...  相似文献   

16.
正咸平元宝系北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铸行的年号钱,钱文仅真书一种。孙仲汇先生在《宋钱概述》一文中讲到:"(咸平元宝)小平钱的版别不多。"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的《北宋铜钱》一书中共收录咸平元宝27个版别,在北宋年号钱中属于版别数量相对较少的品种,其版别数量仅比该书收录的景德、明道、景祐、庆历、重和、靖康六种年号钱的版别略多些。咸平元宝正字类和小字类中的常规版别均属于常见的普通版,余下的版别都不容易寻觅,其中草元、阔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从辽宁沈阳、内蒙、太原泉友那里获得数枚辽钱"神册通宝"、"会同通宝"、"大同通宝、元宝"、"天赞通宝"、"开泰元宝"、"景福通宝"、"太平元宝"(辽)等钱。由于这些钱事关重要,必须严肃谨慎、科学地认真对待。现借《收藏界》杂志一角,特将这些钱公诸于世,供古钱收藏家、钱币学专家、古钱爱好者和泉友们鉴赏研讨,若有不妥不处,敬请指教。  相似文献   

18.
海泉 《收藏界》2011,(8):74-75
据《金史·本纪》和《金史·食货志》记载,金章宗完颜在泰和年间(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泰和重宝"钱,这也是他在位近二十年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第一个年号钱是"明昌元宝",其后是"承安宝货")。  相似文献   

19.
刘盛全 《收藏界》2011,(10):73-74
阜昌钱,是北宋末年刘豫被金人扶植为“大齐”皇帝时铸行的一种货币,计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小平称元宝,折二称通宝,折三称重宝,每种钱文分真、篆二体。阜昌钱币存世罕少,稀世难寻,不管哪一种钱币,据说都有赝品。  相似文献   

20.
正明代末年,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一时震撼了明王朝,李自成便成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定都西安。是时,为了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平抑物价,开始铸行"永昌通宝"年号钱,计有小平、折五两种。小平钱一般直径24毫米左右,重3.5克左右;折五大钱一般直径38毫米左右,重12克左右。这些钱在社会上流通后,对当时的政权巩固和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