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曦曦 《收藏》2013,(10):38-42
青瓷莲花尊以器形硕大、造型精美、纹饰复杂堪称南北朝瓷器中的精品,目前见诸发表资料的青瓷莲花尊共有18件。其中以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4件莲花尊最为集中。这一批器物为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收集所得,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复查,调查发现莲花尊出土于封子绘墓和祖氏墓之中,每墓出土两件,现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虎座鸟架鼓     
鸽翰 《上海集邮》2004,(8):i003-i003
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发行的“古代文明”楚天充值卡,展示了越王勾践剑(春秋)、编钟(战国)、虎座鸟架鼓(战国)、青瓷莲花尊(南北朝)四件珍贵文物,其中虎座鸟架鼓(参见本刊第8期“新邮花圃”)将于9月22日喜登方寸,以纪念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23届万国邮联大会。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景德镇瓷器是中国陶瓷的皇冠,那元代青花瓷就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其特点是:风格粗犷,器型硕大,纹饰繁丽,发色纯正。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加上存世量稀少(全世界博物馆收藏量仅300件左右),使得元青花价格不菲。2005年7月,在英国伦敦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只"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成交价竟折合人民币2.3亿元。中国邮票上有3件元青花,它们个个堪称国宝,而且各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4.
马兰 《收藏界》2010,(12):57-57
1992年4月,安徽省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发现一座古墓葬,出土多件精美瓷器,其中青瓷簋和青瓷唾盂最为精彩,考古鉴定是浙江上虞、绍兴一带的产品,即越窑产品,是西晋青瓷中非常难得的精品器物。青瓷簋与青瓷唾盂现均藏于宣州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梁正君 《收藏界》2012,(10):58-63
神话人物故事图是瓷器装饰中人物纹样之一,多为佛、道等宗教人物,如观音、八仙、麻姑、财神、福禄寿三星,以及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如刘海、仙女、牛郎织女、和合二仙、钟馗等。神话人物在瓷器上的出现不早于魏晋时期。两晋时期,飞天最为常见,多贴饰在青瓷莲花尊的颈部。唐代瓷器装饰艺术高度发达,人物题材得以初  相似文献   

6.
杜文 《收藏》2015,(5):60-65
四川、重庆地区窖藏出土耀州窑瓷器据四川研究者初步统计,四川、重庆地区窖藏出土耀州窑瓷器主要有:1972年什邡县窖藏出土的宋代瓷器280余件,分别为影青、龙泉青瓷、耀州青瓷等(《文物》1978年第3期)。1974年简阳东溪园艺场古墓出土宋代瓷器500多件,其中  相似文献   

7.
赵凡奇 《收藏界》2014,(10):39-48
《西厢记》以其曲折而美满的结局,优美而诙谐的唱词,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常用的装饰题材。山西博物院馆藏的一件五彩《西厢记))故事碗(图l、2、3),形体硕大,情节全面,精描细画,五彩缤纷,堪称《西厢记》故事题材瓷器中的精品。该碗撇口,深腹,圈足,底书青花“制”字方款。口沿内锦地上有四个海棠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外壁绘五彩(《西厢记》故事。  相似文献   

8.
卢侃 《收藏界》2012,(6):37-42
中国清代外销瓷不仅在器形方面按照西方客户的要求烧造顾客所订购的形制,而且在纹饰及工艺等方面,亦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本文拟探寻清代外销瓷器上的纹饰以及添加工艺所表现出的"西洋味"。  相似文献   

9.
康熙瓷器工细精美、生动传神、式样丰富的纹饰更是一大特色。禽鸟花卉、浅淡山水、田园风光、诗词歌赋、几何纹样、龙凤呈祥、渔樵耕读等一切生活中的元素,都被还原到康熙瓷器的画片上。在这些众多的瓷器纹饰中,"仕女"图在康熙瓷器上的应用更是达到了妙绝古今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青瓷窑之一,其装饰技法丰富多样,刻花、剔花、划花、印花、贴塑、绘画、镂孔等无不具备。晚唐时期由于受越窑装饰技术的影响,新颖活泼的划花纹样开始兴起。划花装饰技法是采用竹、木或骨类等有弹性的尖状工具,在瓷器坯胎上划出各类单线条纹饰,然后施釉烧成。其题材主要有植物、动物和几何纹样。划花装饰技术的出现开创了耀州窑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局面,为宋代耀州窑青瓷刻花工艺奠定了基础。在此介绍六件典型青瓷划花装饰器物,与读者一同赏析。  相似文献   

11.
傅博 《收藏》2013,(4):118-121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此钵体形硕大,并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做工精湛的特点,成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珐琅器藏品中唯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图1)。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着数万件文物,其中有珐琅器数百件,大多为清中晚期所制,在众多珐琅器制品中,以这件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2.
王辉 《收藏》2007,(11):97-99
2007年4月间,上海崇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澳门分部举办学术研讨会,向海内外展示了28件极为精美的楚青铜器。近日,陈全方先生著文,对这群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对其时代及相关史实作了有益的探索。读了陈先生的文章,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安徽当涂县青山南朝墓出土一批青瓷、玉器等珍贵文物,其中一组玉佩件质地精良、雕琢考究、纹饰细腻华美,在同类器中较为罕见,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龙纹玉璜白玉质,体扁薄,半环  相似文献   

14.
傅博 《收藏》2013,(7):118-121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此钵体形硕大,并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做工精湛的特点,成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珐琅器藏品中唯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图1)。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着数万件文物,其中有珐琅器数百件,大多为清中晚期所制,在众多珐琅器制品中,以这件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最为著名。20世纪80年代,由国家鉴定委员  相似文献   

15.
刘政  黄凤升图 《收藏界》2010,(11):67-70
2007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耀州窑博物馆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征集耀州窑瓷器200多件。这批文物多来源于西安市西大街的拓宽改造工程工地,器物以青瓷为主,其中有五代青瓷13件套,器型有碗、盏、盘、洗、盏托、执壶、瓶等,现将其介绍如下,与读者共赏之。  相似文献   

16.
耕生 《收藏》2017,(9):20-41
龙泉窑在宋元时期是遍布瓯江流域的庞大窑系,产品大量被用于海外贸易。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都出土过龙泉窑瓷器,从南宋后期龙泉窑青瓷大量输往中东和北非,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遗址和肯尼亚马林迪附近都出土过龙泉窑瓷器,明中期龙泉窑青瓷在青花瓷的冲击下外销才趋于衰落。故在海内外保存了大量的龙泉窑青瓷,仅以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为例,在打捞的2万多件元代瓷器中,龙泉窑青瓷就占百分之六十。  相似文献   

17.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东南部的长江南岸马鞍山市,历史上因位于六朝古都南京郊区,山水秀丽,环境优美,风水甚佳,所以这一带六朝古墓相当多,三国两晋青瓷器大多出土于六朝墓葬。这些青瓷器型多样,构思巧妙,工艺高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以下介绍几件这一地区六朝墓葬出土的青瓷鸡首罐与壶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9.
正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晋侯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就目前所知,藏于公私各家的晋侯墓地青铜器共有400余件,其中礼乐之器占绝大部分,约300件左右。一些前所未见器型的出现,是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第一个特点。比如:出土于114号墓的鸟尊,出土于113号墓的猪尊,出土于8号墓和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6,(12):155-155
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24日在北京华都饭店隆重开槌。此次推出拍品近600件,有瓷杂、玉器、青铜器共计288件,其中瓷器逾200件,从西晋的青瓷到民国瓷器,时间跨度达15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