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一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四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形成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源泉,而邓小平理论则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与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目标、战略步骤、动力源、依靠力量等重要思想,并创造性地进行了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适时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及时地解答了时代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到了成功的道路。理论反思、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线。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引路旗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强大生命力,其根本奥秘就在于它是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客观需要,是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客观要求和党保持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创造精神,根据时代要求,创新孙中山和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并在对他们的超越中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他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统一起来,全面更新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以发展为主题,“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揭示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世界性现代化趋势,为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创造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认为,发展是根本目的,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条件,发展和改革又是稳定的物质基础。发展、改革与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关键的三枚棋子,只有正确处理三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明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明要实现政治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防建设相譬令的产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国防现代化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要提高军队质量建设,加强科研,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把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结合起来,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三进”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政治战略行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苦性、曲折性,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规定了邓小平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这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也为邓小平所继承和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有许多共同点: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3、经济建设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争取外缓;4、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5、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研究其共同点,对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与延安精神问题,是邓小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忽视。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抗日、反蒋斗争实践中培育了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倡导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老骥伏枥,成为弘扬延安精神的伟大典范。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科学系统的阐述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一些内容,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两点论”与唯物辩证法、抓主要矛盾,并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哲学思想上的转化形态以及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与发挥。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给了我们以各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根据质和量相统一的观点确立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构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质和量相制约的适度原则谋划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政策。  相似文献   

15.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新经济政策,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邓小平晚年继承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精髓,并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又有许多创新。比较研究列宁邓小平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全面解读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的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明确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创新的思路推进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科教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科技教育工作的指南。邓小平科教思想中蕴含实现科教事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邓小平科教思想在实践中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审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继承性、时代性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了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基础,从而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具有的开放性质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来考察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理论观点,生产力、分工和交往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三大基石。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以这三大基石为基础,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 ,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 ,积极探索独特的中国式的建设道路 ,以不断创新的精神 ,总结出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充分体现出发展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