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读者俱乐部     
TIGA我的“乒乓世界”有奖征文 鹰,在与所有飞禽的生存竞赛中早早地确立了自己的主宰地位,在被人类赋予了多种象征后,它变得更像一种圣物。很少人有幸亲眼目睹鹰的高傲飞翔,印象中,鹰总是在蓝天中舒缓地盘旋,俯瞰大地,在铺满白雪的高山的映衬下显得悠然自在。鹰的征服目标已不再是那些唾手可得的可怜动物,身后那高耸的山脊和深邃的蓝天才是鹰的追总在大赛中份演韩国终结者的角色,1994年亚运会半决赛上,进攻凶狠、攻势凌厉的金择洙,终于未能逃过王涛这一劫。几次在重大赛事中负于王涛,王涛几乎成为金择洙面前不可逾越的高山。同时,在欧洲群“弧”中,金择洙的单面拉也未讨得半点便宜。在群雄争霸的岁月里,金择洙总不能冲到最前面。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来,“金择洙”这个名字似乎成了韩国乒乓球的代名词,提到韩国乒乓球,就不能不提金择洙,提到金择洙,就一定会想到韩国乒乓球。在与中国选手多年的较量中,金择洙负多胜少,但他屡败屡战,愈挫愈勇。似乎是命运使然,一直跻身于世界一流高手行列的金择洙,始终未曾得到过任何一次男单世界冠军,每次金择洙失败了,球迷们都会想:下次,也许下次就“轮”到他了。随着时光一点点流走,金择洙已成了“老金”,却始终没有被“轮”上。卡塔尔世乒赛后,网上传来了金择洙即将退役、改做教练的消息。在天津举行的LG中韩男子乒乓球对抗赛上,韩国男队新任的教练梁铉喆证实说:金择洙即将告别赛场,他将以韩国男队助理教练的身份参加雅典奥运会。 记者在天津与金择洙深谈一场。这可能是《乒乓世界》对“运动员金择洙”的最后一次采访了。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来,“金择洙”这个名字似科成了韩国乒乓球的代名词,提到韩国乒乓球,就不能不提金择洙,提到金择洙,就一定会想到韩国乒乓球。在与中国选手多年的较量中,金择洙负多胜少,但他屡败屡战,愈挫愈勇。似乎是命运使然,一直跻身于世界一流高手行列的金择洙,始终未曾得到过任何一次男单世界冠军,每次金择洙失败了,球迷们都会想:下次,也许下次就“轮”到他了。随着时光一点点流走,金择洙  相似文献   

4.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1,(12):30-31
在移动步法中,上身要保持平衡。 金择洙发球发到王励勤反手位短球(图1—6),王励勤则用侧身挑短球挑到对方正手位空档,金择洙发球后准备用正手枪攻,判断来球后,用交叉步扑过去拉直线(图9—12),他虽然在大范围跑动中跌跌撞撞,但是上身仍能保持平衡,说明金择洙的步法与体力很棒。王励勤见对方反手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有这么一个特殊的乒乓球协会,它是由十几位在中国中医药大学学习的韩国留学生组成的,而发起人之一李玄周的弟弟李政三目前正在韩国国家队效力,教练就是大名鼎鼎的韩国名将金择洙。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4,(12):12-12
金择洙本来是有机会作为球员参加奥运会的,但是他主动放弃了,他把自己在雅典的身份换成了柳承敏的教练,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金挥洙能够选到的高度很可能也就是一块银牌或者铜牌,而柳承敏,八强而已,但是金柳二人的师徒组合把金择洙变威了一个伟大的教练,把柳承教变成了乒乓球史上屈指可数的奥运会男单冠军,他们也双双成为韩国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7.
本期我们介绍波尔在18岁时与金择洙的一场精彩比赛。当时波尔参加世界比赛不多,所以他的世界排名还很低,但已经被人们称为欧洲的希望之星。在这次比赛中他3:1战胜金择洙进入前八名,又以3:0战胜施拉格,从此脱颖而出,进入了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9.
何山 《乒乓世界》2014,(3):122-122
“金择洙”,虽以无冕之王而命名,却一直都是桧木发烧友的终极目标。同时,它也牢牢占据着蝴蝶乒乓球板价格的最高嶝限量版除外)。凭借着桧木独有的柔软细致,以及10mm厚度带来的巨大能量,造就了金择洙手感与杀伤力的最完美结合。重剑无锋,劈山裂石,就是金择洙杀伤力的最佳诠释。手上控制清晰透彻,犹如心灵与球在碰撞,每一丝震感,都能精准传递。  相似文献   

10.
横板反手技术,可以从两面攻打法中得到很多启示。早在六、七十年代,庄则栋,长谷川信彦、舒尔贝克等许多优秀选手,他们的反手技术在当时可谓登峰造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金择洙、佩尔森、普里莫拉茨、罗斯科夫等优秀运动员,对反手技术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现代世界乒坛朝着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更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国乒乓球协会于9月22日公布了新一届执行部成员名单。 与以前相比。新一届执行部大幅扩军,吸纳了一批年轻教练。其中,最抢眼的是刘南奎、玄静和、金择洙等上世纪80、90年代的韩国乒乓球明星,成为教练之后,他们这一代人大批进入乒协的执行部。以教练身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刘南奎和玄静和分别担任技术理事和宣传理事,大字证券队总教练金择洙担任竞技理事一职。  相似文献   

12.
本组专题的最后一篇,我们选取了一位非常励志的人物——金择洙。 提起他.人们一定会想起韩国乒乓球,在老将刘南奎状态下滑,小将柳承敏、朱世赫等羽翼未丰的时候,金择洙几乎凭借他的一己之力维系着太极战士的荣誉。  相似文献   

13.
刘国苹说到直拍横打,王皓就笑了王皓说副反手,罗斯科支就笑了罗斯科夫说他爆冲,盖亭就笑了盖亭说他上手缺,马林就笑了马株说到正手弧圈,金择洙就笑了金择涞说他有斗志,刘国正就笑了刘国正说到嫁人垂艨他,乳今辉就笑了孔令辉说到常青树,瓦皇德内尔就笑了瓦卑德内尔说他功劳土,佩尔森就笑了佩尔森说他打球绅士,萨姆索诺支就笑了萨姆索诺夫说他实力强,王励勤就笑了王励勤说到土满贯,沙拉拉就笑了沙拉拉说他不能让一个国家的两个队友争夺冠军p。营■艮 ■■■-■! 'I翱_生 ,惠』 L●全世界人民都笑了【乒乓版】@虎虎虎…  相似文献   

14.
houniao 《乒乓世界》2012,(12):153-153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当马龙手把吴钩,光寒天下的时候,不知还有多少球友去关注倒在他剑下的那头冒出汩汨鲜血的受伤的战狼——柳承敏。曾几何时,他是一个乒乓球时代的符号:速度的巅峰,暴力的极致,传统对潮流的颠覆,勇气对经验的反驳。当刘南奎和金择洙“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欧洲横板两面弧圈日益横行、中国直板横打应运而生的趋势下,传统的日式直拍单面拉打法还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吗?这是世界乒坛对这个流派的疑问。柳承敏的横空出世有力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只要心中战意不息,斗志不灭,用最落后的武器一样可以战胜最强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15.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4,(11):16-16
韩国男选手重夺奥运会男单冠军用了16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金择洙也曾经跻身超一流高手行列,但是始终无法打到世界冠军的位置。那么,柳承敏在技术上到底是如何实现了这种超越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男队资深教练尹霄。  相似文献   

16.
老梁 《乒乓世界》2002,(10):33-34
世界联队打中国,海外高手聚武昌。金择洙风尘仆仆,给本刊记者带来一叠侠骨柔肠的育儿照片。  相似文献   

17.
记得韩国公开赛和卡普杯的时候,施拉格和刘国正都拉住波尔的反手,让其侧不了身,取得了比赛的主动,一度让笔者觉得“大拉”的力量型打法较“小拉”的速度型还是有一定优势。时隔一两个月后的世界杯,波尔非常有针对性地克服了这个问题,反手还原极快,直接用反撕或反拉而不勉强侧身,赢得了对抗相持中的主动,效果可以说非常明显。 以前的小拉打法可以说还不是很成熟,盖亭、勒古绚烂的时候也经常被老瓦打得两边跑,只不过他们有一板从左返右的交叉步反手亡命弧圈。实际看看健胜苑的精彩录像,觉得就爆发力和身体条件来说,还是盖亭更敏捷一些。就年龄而言,波尔的成功却比盖亭要早不少。波尔的打法可以说是一种比中国还中国的弧圈打法,代表了当今的潮流。按笔者的观察,现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9,(6):114-115
在对付上旋来球时,高水平选手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反手快撕、反手挡,而反手弹击弧圈球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顿具威胁。反手弹击弧圈球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也并不十分广泛,但是这项技术往往会出其不意,彻底打乱对方的进攻节奏。要想保证弹击弧圈球的命中率,对击球点的把握十分重要。弹击时,我们必须抓住来球的上升后期或最高点,同时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调整拍形,在触球时要保证手腕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借用来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柳承敏单面直板反手拉弧圈球这个技术并不算新.韩国队的前国手刘南奎、李哲承、秋教成都曾使用过.中国队也曾有队员练过直板反手拉球。但是,柳承敏无疑把这个难度很大的技术用出了一些新意。不论是刘南奎还是李哲承.他们的反手拉球击球点都很低.速度比较慢,近乎于高吊弧圈与兜之间,杀伤力不大,只能起到防御和控制的作用。柳承敏的反手拉球击球点更高、更加迎前.在搏杀中更加出其不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柳承敏在这个技术的使用率上,比他的前辈们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我们多次看到处于被动局面的他运用这项技术转守为攻,反败为胜。(张晓蓬点评)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2,(2):23-23
雷厉风行,速战速决,曹燕华的这种个性充分体现在赛场上。她是直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那板正手弧圈暴冲令人生畏。发球好是她的另一大特点,别人的高抛发球都用正手发,而她却别具一格地用反手发,常常使对方感到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