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报纸的有效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桦  梁林 《当代传播》2001,(4):89-90
看了这标题,也许有人会问,发行也存在有效与无效吗?那么,首先请大家看这么一个例子。新闻学博士曹鹏在《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有这么一段话,“1992年,笔在襄樊铁路系统采访,亲眼看到列车段办公室堆着大叠《工人日报》,据介绍,他们按规定订了二十多份,由于客运段工作性质,工人们一出车就是四五天根本没时间真正阅读这些为他们订的报纸,除了包东西,就量卖废纸。”(第53页)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工人日报》的这种发行就是无效发行。发行是关系报纸的生存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家报纸只有卖出动,为消费所订阅购买才能实现其价值,并得到生存和发展。本试图从经济学的层面来探讨发行问题,探讨遵循怎样的发行规律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要求,使其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2.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3.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南京掀起报业大战。各家报纸纷纷改版扩版,降价。一份四开16版的《江苏商报》和对开8版的《江南时报》每份售价贰角,《现代快报》、《每日桥报》一夜之间将售价降到一角,以此争取读者,赢得市场。有读者问:一旦快报和桥报售价不能再跌,而又冒出一家“报业大款”,报价不仅低于这两份报纸,甚至“买一送一”或提供新优惠,那报纸行业就会出现惊人的价格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报纸即成为大众文化中众目所注的“信息快餐”。然而,报业大战的爆发,对报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竞争,适者生…  相似文献   

5.
王荣 《新闻知识》2001,(7):25-26,24
从经济学角度看,报纸发行量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报纸才能实现盈利。近年来,国内有些报社按照“不求最大化,但求最佳化”的发行方针,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  相似文献   

6.
曹鹏 《新闻三昧》2001,(4):38-39
在报纸实际经营工作中,大家越来越重视有效发行这一概念,以往那种粗放型办报模式,报纸只关心发行的绝对数量,只要总数达到某一目标就大功告成,几乎没有谁对发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定量研究,近来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广告客户的货币选票,使报业同行们自觉不自觉地明白了必须重视有效发行。  相似文献   

7.
杨彬 《传媒观察》2007,(3):24-25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每到下半年,各家报纸都会面临一场艰苦的发行大战。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家报纸都是“八仙过海,备显神通”。从邮政发行到自办发行,从提出“概念发行”到追求“有效发行”,近十几年来,报纸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理论也越来越新。加之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发行工怍在更加难做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做好。那在目前应该如何定位报纸发行工作呢?是就发行谈发行,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的提升呢,还是放宽眼界,把发行工作放到报纸产业价值链拓展的宏观视野里进行探讨呢?可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后者,拓展产业债值链,是报纸发行工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秦健 《新闻界》2004,(1):68-68
近段时间,金陵晚报新闻热线不断接到知情者来电,反映,在一些废品收购站,每天一清早便会有大小车辆驶入,接着会卸下成捆崭新的报纸,而且这种现象越到周末越发明显。这位市民带着好奇心理去察看,结果“不看不知道,看了心发毛”:原来,自己每天在报摊花钱购买的当天报纸,竟然同步出现在废品收购站。  相似文献   

9.
目前报纸终端赠品的大量使用,部分低端读形成“赠品发行”的惯性,无效发行攀升,使发行陷入“低价死循环”的危险境地。报刊发行应进入“无赠品时代”。这就要求报刊:  相似文献   

10.
我们竹溪报2002年的发行量达到10800多份,比上年净增2900多份。这对于我们这个复刊时间不长、只有32万人口的贫困县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成绩。发行量猛增,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我们2001年底的一次成功的策划。 一、策划的提出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11.
柯进  吴锋 《新闻界》2004,(5):38-39
近年来,在报纸发行界,“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两个概念颇为流行。对报纸发行业务来讲,提出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的理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需要指出的是,“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这两个概念本身还存在不少缺陷,必须加以理性的修正,否则会给发行业务造成损失。在此,引入模糊论原理就可以有效修正这对概念的偏颇。其实,不仅是报纸发行问题,报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都有必要运用模糊思维,以取得更好的成绩。鉴于模糊论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对模糊论作一简单介绍,并结合报纸发行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13.
当城市报纸大战如火如荼之时,让我们把看惯了刀光剑影的眼睛移向农村吧,看看在“广阔天地”里,面向农民的报纸是否可以大有作为。农村报纸市场的容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农民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因而报纸市场极其有限;还有人认为虽然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低,但其中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虽然农民平均收入低,但先富起来的各种专业户绝不吝惜订报纸的那几个钱。虽然许多青壮劳力外出打工,但留在村里搞种植、养殖的中青年人仍占大多数。其实劳动力转移越多,越有利于土地集中,越有…  相似文献   

14.
国际媒介     
《青年记者》2006,(13):70-70
国内报业又快进入一年一度的“大发行”时期了。报纸发行。在媒体格局大变化的今天.愈显重要。但是。我们在发行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却显得远远不够。 国外报业同行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报纸是指以报社所在区域的城市为中心,限于为本地区服务在本地区发行的报纸,就我国而言,区域性报纸的前身多半是当地市(县)委的机关报,它的发展兴旺直接与区域内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密切相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荣 《当代传播》2002,(2):85-86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业利润是以增加发行量为成本代价、以广告收入增加获得补偿而取得的。因此,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善发行结构,提高发行质量,才能以最佳的发行量赢得丰厚的广告回报。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拥有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一般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单一的,而报纸的消费对象是二元的,即读者和广告商。这…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年底,各个部门与各媒体要求企业或订户订报的可谓不少。众多报刊,让有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不堪重负。那些态度好的,让支持工作,配合完成报纸的定额任务;倘你犹豫不决,来人难免扫兴,甚至会以口气压人。那种把订报当作硬性任务强压对方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郧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李启东自2000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湖北日报“十佳通讯员”,年年有佳作获湖北日报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2003年,他仅在湖北日报就见报70多篇,其中各版头条10多篇。  相似文献   

19.
张彤 《新闻知识》2001,(9):26-26,4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报纸产业化已成为报业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大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求得自身的发展壮大,把“子报”推向市场,让“子报”依靠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市场大潮中学会游泳,以求生存和发展并为大报作出应有的贡献。欲达此目的,为“子报”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已成为实现“子报”产业化的正确途径。“子报”产业化与放水养鱼子报长期以来靠大锅饭喂养,一旦断奶后,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有些问题依靠自身的能力是难以克服的。因此,“大报”应该从战略的高度,为“小报”创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发行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经营收入。近年来,业内不仅对报纸发行的量,更对发行的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有效发行等等。我认为,转型期的报纸发行还应重视另一个问题,就是报纸的发行结构。 一般认为,所谓发行结构,是指报纸征订和零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进一步从发行量和质的比较层面来分析,就能基本确定报纸发行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广告收益的影响,从而为报纸提供适应市场的科学预期。关于此,至少须从三个方面展开:(1)反映市场需求;(2)反映读者群的定位;(3)反映发展空间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