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的框架内扼要论述<水浒传>中走狗与帮凶的形象,其中有因"使得好枪棒"而投靠封建官吏的打手蒋门神;有卑鄙无耻、卖友求荣,靠耍弄阴谋诡计来讨好主子的陆谦和富安;有为了钱,什么样的卑劣行径都可为、什么样的罪恶勾当都敢干的董超与薛霸;有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由受迫害者转化为帮凶,贪婪无比、狠似毒蝎、为虎作伥的王婆;有自觉为封建朝廷消灾除患、充当镇压农民起义军马前卒的曾头市的曾长者等土豪富绅.这些次要人物的笔墨虽然经济,但就艺术形象而言,仍然是非常丰满的.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剖析,可以更好地领会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高超技巧和创作初衷,可以更完整地解读<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概括了水浒女性形象的三种类型:以潘金莲、阎婆惜等为代表的“祸水”般的女人,以孙娘子、顾大嫂等为代表的英雄化的女人,以王婆等为代表的邪恶的女人。用比较的方法.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从对比中显现出《水浒传》作者鄙视女性的封建妇女观。  相似文献   

3.
晚清小说《女娲石》不是一般意义地受到《水浒传》影响,而是脱胎于《水浒传》。所谓“脱胎”,一方面指后来者在局部起笔、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某些方面带有“克隆”前者的浓厚印记;另一方面又强调后来者在叙事结构、价值观念等层面有明显脱离、超越于“母体”的倾向。时代语境的变化,使得《女娲石》在继承《水浒传》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最终成长为独立的新生命体。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故事发展情节方面还是在人物描写刻画方面都十分深刻且形象。《水浒传》通过演绎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展的整个过程来对起义英雄人物形象和性格进行塑造。比较典型的人物有林冲、武松、宋江等英雄人物,而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刻画可谓是淋漓尽致,就《水浒传》中的武松人物形象展开研究,以便更好地探讨《水浒传》整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和塑造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治因素一直是讨论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与《西厢记》的重点,但把《水浒传》和《西厢记》结合起来研究,可发现应有四个主要方面影响着金圣叹的“腰斩”:一,历史来源;二,人生观与世界观;三,文学批评创造性;四,文法艺术要求。正是在这些诸多因素的交织下,金圣叹斩定了《水浒传》与《西厢记》。  相似文献   

6.
齐学东 《现代语文》2007,(3):118-120
曾经有学指出,《三国演义》里的女人大多是好的,《水浒传》里的女人大部分是坏的,此言不差。她们是一块铜版的两面,一好一坏,其根源都是作的封建妇女观,但是又有很大不同。《三国演义》里的烈女节妇,都是小姐命妇,是男人的政治工具,或为他们的政治斗争服务,或为他们装饰门面,她们只是苍白无力的道德符号。《水浒传》里的淫娃荡妇,都是市井细民,是男人的祸根,或害他们命丧黄泉,或使他们“落草为寇”。但是,她们却是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追求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常被人称做集体创作型小说,根据它们各自的成书过程来看其共同点有四:这些小说都经过不同朝代的演化而最终成书;这三部小说的基本框架、人物都通过宋元时期的话本作品、戏剧作品确定的,它们可以说是小说的雏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不断积累、发展的;这些小说的创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由此我们可以称其为集体创作型小说。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准确地解读一部长篇小说,首先必须弄清楚它成书的时代背景,否则,一切评论都只能是雾里看花,难以切中肯綮。《水浒传》成书年代问题是一个悬案,通行的意见是元末明初,然终无坚实的证据,只是一种推论而已。本不同意此说,认为:一、嘉靖前没有人知道有《水浒传》其书;二、《水浒传》所描写士兵是正德以后的情状;三、《水浒传》写人们交易广泛使用白银,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正统(1436-1449)之前,很可能在弘治、正德之后;四、《水浒传》描写的腰刀是明代中期才有的新式兵器,而凌振使用的子母炮,则是正德末才出现的新式火炮。综上所举的外证和内证,可以证实《水浒传》决不可能写于明初,只能是在嘉靖初年。  相似文献   

9.
《宝剑记》主要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林冲落草"这段故事。相较来看,《宝剑记》继承了《水浒传》的很多方面,包括主要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内容,"忠奸"主题思想。除此,《宝剑记》在人物形象、情节脉络、中心矛盾、起因结局等方面又有所创新。《宝剑记》对《水浒传》的改编凸显出明中叶反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思潮和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作者李开先个人心灵世界的直接映现,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在《水浒传》这一优秀作品中,作者刻画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在当前仍有一定现实价值,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女性人数形象。本文就水浒传》中女性人物形象及现实价值进行简单分析,以便能够更好理解作品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浒传》中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剖析,论证了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女性祸水观”、“天理与人欲的矛盾”、“男尊女卑”等落后的女性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对作者的深刻影响,造成了对不同性别人物形象所采取双重评价标准和不同价值取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典型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其艺术形象的典型性也是有局限性的,瑕疵即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不够,人物性格不够丰满、复杂和深刻,显得单一,呈匾型状态。笔者欲通过探讨《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问题,提高自己鉴赏古典小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沙博理和登特杨(男性译者)所译《水浒传》为对照本,结合译者赛珍珠(女性译者)的双语文化背景及女性身份两大要素,探讨不同性别的译者传译《水浒传》女性形象时的翻译策略与立场差异:沙博理和登特杨译本奉行与原作一致的男性主导、女性从属立场;赛译本却从女性角度出发,引导目标读者重新评价被封建意识形态烙上负面印记的女性人物,修正了《水浒传》原著中被歪曲的女性人物形象,构建了积极反叛的女性形象,使译本更加符合西方意识形态下人们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塑造了七十多位女性人物形象。与那些侠肝义胆的男性人物相比,这些女性人物黯然失色。这一现象引起了历来研究者的兴趣,他们纷纷撰写文章讨论之,故见诸于报刊的论文多矣。综观这些成果,大家的思路基本一致,即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蔑视、轻视女性的,从而将《水浒传》看作是一个反女性的典型文本。如果我们放眼于男性掌握话语权的中国古代文学,就会发现《水浒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水浒传》中的女性多为“红颜祸水”,男性英雄不近女色,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大肆杀戮,都体现出男性是社会的主宰。然而女性对人性、对爱情的追求和家庭地位的提高,犹如坚冰下的潺潺流水,昭示着其自身主体性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张老师,今天想请您对中国古典小说谈谈您的看法。 △中国的古典小说以《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为代表。这五部小说都有较为健康的思想内容,都极为深刻真实地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下人民的艰辛和悲痛,也表现了古代人民不堪忍受黑暗现实而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以及在斗争中体现出的进步理想与高度智慧;而这些小说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描写手法或粗旷或细腻,具有东方式的幽默讽刺,这些都使我们享受到艺术审美的愉悦。 ●听说日本人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三国演义》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8.
《蜃楼志》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无庸讳言,它的某些章节带有《金瓶梅》、《红楼梦》及《水浒传》等作品的痕迹。然而借鉴中有发展。《蜃楼志》无论是在对人物形象的刻划方面还是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以及生活内容的描述方面都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洪吉童传》简析及与《水浒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吉童传》是朝鲜最早的国文小说,主要是反对嫡庶差别,反对贪官污吏,并有推翻封建王朝的思想。《洪吉童传》的创作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很大。两部作品都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由于两部作品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因而有许多不同点,主要是结构、写作方法、人物形象塑造及思想内容上的差异。作者许筠在《水浒传》的影响下创作了《洪吉童传》,但同时也自有创新之处。但从文学艺术成就上说,它与《水浒传》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里渗透着忠义思想,这是尽人皆知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按受招安,去打方腊;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等等。明代的《水浒传》刊本,无不冠上“忠义”二字,称为《忠义水浒传》,有的干脆称为《忠义传》。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作品,为什什会如此突出地宣扬忠义思想?这些思想从何而来?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水浒传》是很有必要的。《水浒传》所以具有忠义思想,与它成书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水浒故事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