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知语境强调了听话者在交际中发挥的认知主体作用。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交际双方在认知语境上越趋同,交际就越成功。以该理论为基础所引入的趋同性认知语境概念,突显了"最大化互动-渐进性趋同-最大化相似"理念,呈现了如何定位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词汇、短语、句子及篇章意义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习者建构趋同性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境是关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语境观揭示语义推理的认知心理依据和心理状态,话语理解是一个"认知-推理"的动态化过程。与传统的语境相比,认知语境具有动态性、主体性和整体性。文章分析了认知语境的理论依据和特征,探讨认知语境在人类交际中话语理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3.
语境作为语言存在的载体,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并不是预先给定的一系列静止的因素,而是动态的,是人对与语言使用有关的知识的认知化概念化的知识结构。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这一特定语境的选择是通过寻求最佳关联性来实现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和语言交际以最佳关联为取向。任何交际行为的双方都想传递最佳相关的假定或期待,听话人则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推导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隐喻作为重要的认知过程,其表达和理解也不能脱离特定的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4.
言语交际中,对语境进行正确的认知是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前提。由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时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会发生负迁移,从而对语言形式的使用语境产生认知上的错误。这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即是言语者因文化差异对语境进行错误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认知语境的一些依据,揭示了从说话者到听话者的信息转换过程中语境对交际的影响,并说明了认知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文章着重阐述交际过程是通过认知语境来实现的一个认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交际教学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争论不断。基于对中国知网1994年以来发表在国内部分外语类核心期刊以及其他一些期刊上的主要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认知交际法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并具体给出了"知、练、用"三层次的认知交际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境和隐喻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境是内化于大脑中的一系列语境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推理能力。认知语境理论是对传统语境理论的深化和发展,而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正确地理解隐喻表达,就要寻求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去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语境视域下,结合交际主体心理过程,分析语言交际过程,探究语言交际模式;根据交际模式和跨文化交际特征,从认知语境的建构基础、建构主体和交际过程三个层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语言文化知识在交际过程中的整合和内化,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认知语境的动态建构过程中提升。  相似文献   

9.
框架词语的存在,就是为了将相关的认知框架知识提供给交际中的参与者,激活相关的认知语境,同时完成对框架的范畴化。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交际者在具体语境中如何使用已范畴化的相关词语来构建和应用框架,并建立起一个相关联的认知框架结构网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内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语境构拟系统,分别从语境的两种存在方式即实体和知识,对语境的分类和构成因素作了描写,但各类因素都是一种平行罗列,缺乏层次性归纳,也没有反映语境作为实体和语境作为知识两者在交际活动中的相互关系.文章构拟的语境系统力求反映出语境的整体性疆域,体现两者的紧密关系:实体语境最终要被人脑认知形成认知语境才影响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而认知语境的形成又离不开实体语境因素的触发,并表现出认知语境形成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语境及其主要特征后,结合实例从语境的功能出发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四个要素-语言语境、交际语境、认知语境、文化语境的动态认知激活;以期人们建立更好的跨文化交际语境意识,取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12.
言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构建有着积极的作用。交际中,我们需要借助言外语境来理解话语,获得语篇连贯的整体语义特征。本文在对言外语境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分别从情景语境、共有知识语境、社会规约语境及心理认知语境四方面探讨它们与语篇连贯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把语境看作是变项,把交际活动看作是利用语境假设来研究话语内容的学科。这里的语境假设可以理解为产生于人们的认知语境,即人们对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支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的认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利用认知语境中的内容来对话语进行理解和推导,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4.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障碍,而思维方式作为语言外知识,又是认知语境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认知语境视角下,思维方式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李婧 《海外英语》2011,(12):315-316,368
从语境的动态化以及关联理论提出的共有认知环境角度考量,语言石化现象可以被看做是动态语境中,创造共有认知环境过程的局部失败而导致的语言学习能力暂时停滞,并认为语言石化现象可以在动态语境中,通过言语、行为等外界因素影响,力争达成以共有认知环境为基础的语言知识预设,从而达到语言石化现象的预防、缓解及遏制。石化现象的解决需要必要的动态语境支持下,适当的客观刺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依赖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这一概念从认知的角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译者如何求得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本并生成最佳译文是建立在对相关语境的准确把握这一基础之上的。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角度来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实现最佳语境关联对翻译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境是语用能力的一个核心要素,传统上对语用能力的理解多为静态的语境观,过度关注语用行为的形式与策略,忽视了交际的动态性特征以及语用能力的认知内涵。本文基于认知语境的动态性特征,认为语用能力是在语言交际中,交际者能够依据明示语境经过认知加工提取出相关的缺省语境,不断顺应或重新建构认知语境,从而产出合适话语的一系列反应。它包括语用知识、语用意识和语用表现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语篇的理解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这是一项必须经过从语言表层信息雅知信息产生的深层意图的认知过程,其中离不开阅读者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和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和交际过程中的新信息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只有在认知语境中,才能对语篇语义和文章主题做出较充分的阐释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使人们形成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并辅以社会心理表征。所有上述因素在具体的场景下被激活,中间缺损逻辑过程可以通过内化的经验或认知来有效的填补信息差。大型的心理图式的形成其实就是文化的雏形,由此揭示认知语境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孙茗 《惠州学院学报》2014,(2):83-85,103
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会话含义能否被正确判断制约着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认知语境的动态特征为促进说话双方对共知语境的构建以及建立有效的话语理解形式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新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利用认知语境及会话含义的概念分析言语行为,指出说话人在会话中不断调整真实意图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导致听话人需要不停寻找与共知语境的最大相关度以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