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夕波 《收藏》2001,(10):57-57
《收藏》杂志1996年第3期,登载了一篇天津义和团博物馆馆长的文章。文章引用钱币学家马定祥生前的一段话说:“正面铸有楷书‘替天行道’,背面铸有‘保清灭洋’及‘庚子’等文字,确为义和团团钱无误,可惜只发现一枚,后来流入日本(?)……我认为在国内肯定还有,只是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2.
木皆  Branda  Kathan 《收藏》2007,(11):128-130
1900(庚子)年,中国华北平原爆发了大规模“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随即八国联军大肆入侵京津地区,史称“庚子事变”。  相似文献   

3.
路云亭 《体育科学》2012,32(6):90-97
义和团起事和以直隶、山东为代表的华北地方戏的地域性息息相关。华北社戏为义和团起事铺设了适当的公共空间。华北社戏表演中经常出现的侠客形象是义和团起事直接的模拟对象。华北地区的武戏表演还为义和团民开设了神灵崇拜的形象。而鬼神戏、侠客戏、公案戏的复仇与报应观念促使团民产生了极端行为和异端思想。义和团仿戏及降神附体仪式合力构成了民间和江湖文化的重叠性主体。直、东义和团起事,恰是华北地区原生态武术文化促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它从1898年10月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马场高树“助清灭洋”旗帜起义开始,到1902年5月景廷宾领导的“扫清灭洋”起义失败时为止,前后持续达四年之久。在这四年之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彪炳千秋的人民英雄,如赵三多、阎书勤、朱红灯、王和达等。他们凭借自身所习的拳术,团结本拳种传人,在各地开设拳厂、广收门徒,形成了一个个力量强大的民间团体。它们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练习武艺,在官方文献中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1,(12):17
雍正、乾隆两朝督陶官唐英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模仿西洋,故曰洋彩,其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乾隆洋彩因其原料珍贵、工艺繁杂、精美绝伦而被称作"彩瓷之冠",为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近年来,乾隆洋彩瓷器屡屡拍出数亿元天价,不断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6.
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各式各样的民间秘密结社活动又往往同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燕赵地域中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组织的武术活动历史比较久远,清朝以来的各种官方档案中就有着"金钟罩与大刀会"、"演习拳棒的红阳教、八卦教"、"天理教文武弟子"等相关记录,以京津地区为中心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更是把武术与民间秘密结社活动的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武术门派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发动和组织乡民的作用,武师们借鉴武术门派的组织形式,结合当时斗争的需要,设立的以大师兄为首领的组织形式,契合了乡民们的乡土意识.武师凭借在群众中形成的个人威信,很自然地成为义和团的大师兄,这就为义和团的组建提供了为当地乡民接受的组织形式.义和团组织纪律的核心是武术门派的伦理道德和门规戒律.武术门派植根于基层社会,对基层社会具有主流文化难以产生的心灵融通作用,这是义和团兴起快、发展迅速的原因.武术门派又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的特征,这是义和团无法发展成类似太平天国那样的强大队伍,且不能坚持长期斗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入京前的义和团众素有观戏传统.戏场为义和团的起事预设了实施暴力行为的场所.团众效法武戏人物而幻想超越既有的时空阻隔,进入到了成功反叛的想象世界.戏场营造出了典型的狂欢化场域,狂欢则直接引发团众抗拒礼法的潜在冲动,狂欢化成了团民叛逆情绪的主导性精神致幻源.戏班演剧传输了各地的反叛信息,并为义和团的人际组织网络奠定了基础.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皆尊崇武戏的礼仪价值,双方以罚戏为手段,设法阻遏对手的意志,扬喻自己的信念,巩固自身的利益.戏场成了入京前义和团时期团众生活的主导性场域,其所体现出的共同祖先崇拜意识支配下的神圣体验的内涵,不仅具备了武戏仪式的既有风范,还矫正了义和团降神附体仪式过于巫术化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英勇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9月3日,天皇文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向中、美、英、苏等国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部(原中  相似文献   

10.
10年     
中国足坛进行职业化的四年以后.也就是1998年开始陆续有优秀球员进入欧洲赛场.国际大舞台上不断出现"中国制造"今年恰好是中国足坛职业化后留洋十年.他们当中有些人成为中国足球历史闪亮的一部分,有些人却时运不济,但至少通过走出国门见识到了世界足球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5,(7):32-32
抗战纪念解放区邮票中著名的通化版及其加盖"八一五"邮票,原票和加盖票都在1946年8月15日发行,资深集邮家都记得这个日期,那是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而正式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9月3日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虽然8月尚未来临,本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文章必须提前发表,因为这方面的投稿纷至沓来,已非一期能容,所述题材,早的有民信局封反映中日甲午海战,远的有军邮局翻越缅甸野人山抵达印度作战,联系新发行邮票的有记载日本侵略旅顺口的明信片,等等。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王蔚华 《收藏界》2013,(7):26-27
在商代晚期,秦先祖"在西戎,保西垂",西周中期孝王时,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始有"秦"之称。以后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襄公于是始国"而有秦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翦灭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统一为期短暂,共历二世,统治15年。秦人用玉崇尚质朴、讲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日本侵略者以武力占领中国东北,由此揭开日本军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序幕。1937年12月24日,日军侵入杭州,至1945年8月14日战败投降为止,在这8年的血腥统治中,日军在对杭州百姓烧杀掳掠的同时,还霸占工厂、商店,压价收购农产品和金属物资,使杭州工商各业遭受极度摧残,  相似文献   

14.
始自拉德、施拉普纳,最近10年的中国足球活跃着许多洋教练。甲 A2000年赛季开哨时,将有9位主教练是洋人,桑特拉奇、米罗西、彼德洛维奇、乔里奇、奥斯托杰奇、内波姆尼亚奇、科萨诺维奇、塔瓦雷斯、李章洙再加上国家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中国足球基本握在了洋教练手里,这是好事。凡来中国足  相似文献   

15.
记者被滚滚的人流拥出天津火车站,在一声声满是津味的“的哥”的拉客声中,开始了探访天津康师傅主教练戚务生的里程…… 看着车窗外霓红闪烁的狭窄街道,不禁为天津这座奇怪的城市所吸引。近代的“天津卫”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的大事件,从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到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从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到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六百年前作为军事要冲所设立的“卫所”,以她特有的气质不仅同时容纳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还将它们整合成为了“天津卫”的独特文化。在天津著名的“三不管”孕育了天津民风里最具特包的“青皮文化”——一种虽懒散却豪放,虽庸俗却执着,虽好勇斗狠却不乏机智变通的“平民英雄式”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甚至影响到了今天的天津足球。 足球运动在天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悠长的文化底蕴,面曾经辉煌的“津门足球”在十年的职业联赛中,却不得不将第七当作最好的成绩。当施连志、霍建廷们将好勇斗狠在职业联赛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时,天津足球却不得不一次次的面对伤害,走向沉沦。主教练的位置上出现过不少的面孔,外籍的、本上的、凶神恶煞的、温文尔雅的,但天津就好像是“国际米兰黑洞”——谁来了也一样! 戚务生在国内的教练中,无论从水平还是资历都是名列前茅的。1997年的惨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一位白发苍苍的世纪老人,听他用平缓的语调追忆逝水流年——童年的趣事、少年的艰难、故去的亲朋……这一切像流水一样,缓缓地渗入你的心底,浸透你的灵魂,你仿佛在听一首老歌,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沉重地敲击着你的心弦,激荡着你的灵魂。 在北京郊外的精华武术馆里,我静静地聆听着宋志平老人平缓如歌的话语,心也随着老人生命的旋律起伏跌宕……我的爷爷是义和团 “我的老家在山东。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正赶上闹义和团、红灯照,我爷爷就入了义和团。后来,义和团进北京,我们一家就随义和团来到北京,落户在海淀。当时,海淀都是菜农,…  相似文献   

17.
论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文献资料,以"会昌灭佛"事件为切入点,阐述事件前后少林武术的嬗变。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寺这一"禅宗祖庭"给予严重打击的同时,也打破了少林武术"密不外传"的界线,进而促进了少林武术、民间武术、军队武术的大融合,孕育和形成了少林功夫以禅、武、医为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以言传身教的武术套路和理论对少林武术的承传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习武。  相似文献   

18.
早期义和团产生地直隶、山东两省武侠文化深厚。义和团聚众攻教,具有武力捍卫乡人利益和信仰的正义性,而其为士绅集团歧视为匪的现象,说明团众的尚武行为具有模仿远古侠客行为的动因,本质上是士绅信奉之儒与团众信仰之侠的对立。后期团众为朝廷接纳为义民,则说明武侠思想和官方首肯的儒学观念具有高度和谐的可能。晚清直东地区旱灾及洋教泛滥,成为义和团起事的直接原因,团众将武戏、评书和演义小说中的侠客人物视为神祗,并设想自身为古代侠客的化身,以此期待拯救屡受打压的汉教民众,则为武侠理想在特殊环境下必然大规模萌发的例证。晚清特殊的政治气候迫使团众信奉的古典武侠思想转变成为极端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具有审美精神的行为艺术。以侠济世、以武抗暴、以象征性武力游戏威吓洋教势力的行为,成为义和团民消解时代局限性的唯一正义性举证。  相似文献   

19.
梅花拳,是中华武术中古老而闻名的拳种之一。它内容丰富,风格朴实,以技击为主,并有明显的健身作用,男女皆可练习,因而深受群众喜爱。自清初以来,一直盛行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迄今更盛。 据《义和团研究》载:“义和团由梅花拳而来,梅花拳由义和拳而来。”《义和团档案史料》则称“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继改称梅花拳,近年复沿用义和名目。”  相似文献   

20.
<正>1900年6月20日,端亲王载漪授意清军神机营击毙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对清政府宣战。最后,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1901年9月7日,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于是委派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