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反思中总结经验 一堂成功的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相信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闪光之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新课的巧妙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经过改进的演示实验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等。课堂上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以及自己感受深、效果好的细节记录下来。教师如果每次课后都认真反思、整理记录,那么就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参考,久而久之,势必会促进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2.
金坤荣 《青年教师》2006,(10):10-11
一、抓住教学的闪光点进行反思 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它可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可以是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一个有效问题设计,可以是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巧妙过渡语,可以是对学生回答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可以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一道习题练习,可以是学生思维放飞时的智慧火花等。凡是让教师激发、兴奋,甚至有些得意之处,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珍珠”,都是值得反恩的最好内容。如教学《珍珠鸟》这篇文章时,一位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把末尾作者感受的文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遮蔽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读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一、抓住教学的闪光点进行反思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已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它可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可以是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一个有效问题设计,可以是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巧妙过渡语,可以是对学生回答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可以是富有挑  相似文献   

4.
通过课复述,稳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是语教学一项长期的训练工作。它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抓住指导学生课复述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一、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是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对情…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应从教学语言、课堂结构、教学环节、教学角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诸方面去把握,使语课堂教学魅力不衰。  相似文献   

7.
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还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这是语界经常争论的话题,也是语教学时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语课“上什么”和“怎么上”。认为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或认为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都有片面之嫌。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教学,应根据课的目的要求来决定语教学的重点。具体来说有四种方法处理它们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慧 《现代教学》2014,(5):58-58
单元整体设计指围绕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四个方面,对教材教学单元进行整体预设的过程。单元整体设计改变了我们以往“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思维,提倡从单元走向单课,找出单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在对语段或语篇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实现学习成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一、在反思中总结经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相信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闪光之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新课的巧妙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经过改进的演示实验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等。课堂上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以及自己感受深、效果好的细节记录下来。教师如果每次课后都认真反思、整理记录,那么就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参考,久而久之,势必会…  相似文献   

10.
在语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确定与把握、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差异,语篇教学课的质量常常是良莠不齐。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方向迷失、课文学习过程似“蜻蜓点水”、语言技能训练不扎实、缺少必要的认知过程等“问题课”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语教学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在语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作为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点.始终将其作为要实现的课程目标之一。当然.在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多种途径.但我认为挖掘语课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就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有重要途径。我认为语课中所蕴含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论述了《大学语》数学中的几个相关问题,重点理解把握知识体系和教学重点、语知识教学与课分析教学的结合、应用比较法教学、通过体知识的传播推进课分析以及加强作教学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在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情感在语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在语教学过程中,怎样利用情感教育,为主体性课堂教学服务,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教学中控究性学习的流程应如何设计,如何组织实施?笔通过《劳动的开端》一课的教学,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一课的探究性学习流程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实施过程和体验等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一节小学英语综合实践课进行了分析,认为授课教师目标意识强,语篇把握到位,情景设计合理,语言运用任务符合目标定位,较好地体现了语篇教学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递进性、教学方式的示范性、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语言教学的交际性。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2000年修订的语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课要培养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螺旋式渐进过程,贯穿于中学语教学的始终。怎样才能有效地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以本阅读教学而论,从微观效益的角度看,语老师要力争做到每一篇课甚至每一节课都让学生真正有点新感受、新体验、新认识,或强化了某种感受、体验,  相似文献   

17.
读过重庆外国语学校王君、浙江宁波效实中学张悦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整合课例,我从中看到一种新的实验思路,即运用“整合”的办法来优化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语课程建设提供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持。用语知识支撑教学整合,这是其中蕴涵着的一条宝贵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孙双金老师是全国名语特级教师,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获得。凡是听过孙老师上课的老师都说他的语课上得生动,上得活泼,上得有味道。其秘诀之一便是他的课使课堂和生活相联系,语教学与学生生活息息相通、水乳交融,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语界不断滚动着关于课堂教学的新主张。远的不说,单说近两年内.课内外结合、研究性学习、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课堂改革等等,走马观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一种新主张出来,都有人为之叫好,似乎语教学的崭新局面已经或就要出现。其实,新主张中的任何一种,从来都没有完全改变语教学的窘境.语课依旧处在艰难竭蹶之中.语教学效率仍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鉴于语教学的现状,我认为有必要加强语教育的人性。语教学的人性,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人因素,激发、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思想风貌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更趋人格完善。应该指出,所谓人性,是指语教学作用于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特征,它不是独立的教学过程,而是寓于教学过程之中,因为思想教育是自然渗透而非脱离教学过程的空洞说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