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K"简说     
源自网络游戏的PK,在特定的语境中暗含丰富的联想意义,通过现代媒体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通过讨论PK的词源和词义的扩张,探讨其盛行的理据,以佐证语言是动态的和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说“PK”     
李明霞 《现代语文》2006,(5):109-110
如果要评选时下最热门的词汇,PK想必会光荣上榜,这都要归功于湖南电视台刮起的“超女”风,让PK一词随之家喻户晓。本文从“PK”的意义入手,分析它是如何出现与发展的,并论述社会文化心理在词和词义演变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互联网及报刊媒体中悄然出现了一大批与“宅”相关的新词新语。时代赋予了“宅”字新义。本文从“宅”字的词义衍生模式的特点、“宅”的词义演变和词性以及“宅”字新义产生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等方面对“宅”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萍 《现代语文》2010,(1):75-77
本文对照《辞源》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叫”的词义,根据词义引申发展的线索,对“叫”的义项作出了调整,并按照系统论方法对“叫”字义项进行了排列。在此基础上,对照“喊”字词义,探讨了“喊”与“叫”语义交叉发生的原因以及其基本情况,同时结合吴语中“叫”“喊”使用的语言事实,分析了普通话词义对吴语词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说"PK"     
如果要评选时下最热门的词汇,PK想必会光荣上榜,这都要归功于湖南电视台刮起的"超女"风,让PK一词随之家喻户晓.本文从"PK"的意义入手,分析它是如何出现与发展的,并论述社会文化心理在词和词义演变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与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都体现在词汇的词义上。通过分析“国”和“中国”两词词义的变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隐藏其背后的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也能看到社会赋予一个词语新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PK"作文指导     
作文题目 以“PK”为题或以“PK”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PK即是单独挑战的意思。其实,从超女大赛、快乐男声到人世沧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种人生,自产生的那天起,又何尝不是站在PK台上?看人生过程,每个人从小到大,哪天不是在跟命运的困境和坎坷PK?人类在PK中进步,社会在PK中前进,国家在PK中强大。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在PK中成长;PK是走向成功的阶梯;PK需要公平、公正;PK是残酷的淘汰,也是成功者脱颖而出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词义的民族性是指词义中所融进的民族个性.词义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语言中的“特有词“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有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文化;反映同一客观事物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会因不同民族的文化因素,社会习俗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内容和表达形式;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和引申历程,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点;色彩词、数词、动植物的象征义、比喻义无不渗透着民族的文化心理,蕴涵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汉字的规范上,非名词义主要是动词义上的“象”与“像”,其分化和使用尚未得到理想的社会效果,目前的状况是混乱的。经过重新审视二者在非名词义上的差异及其分化的理据,认为只有明确了二者的合理分工,才能做到规范用字。  相似文献   

10.
汉语称谓语“小姐”的词义演变一波三折,几度沉浮。“小姐”的流传和泛化,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其词义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具体到一般,从特指到泛指,符合语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介词“寻”和汉语史上其他介词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同时它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有其原因和机制。本文在详细描写介词“寻”发展的基础上,认为句法位置的变化是介词“寻”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类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语法化择一原则、词义义项的竞争和“类推”三者因素促使介词“寻”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2.
透过“PK”的流行风,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其来龙去脉,即外来语的借用和专业术语的泛化,以及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词义的动态建构过程是多种认知因素互动的结果,词义的变迁和新义项的产生是社会的、认知的、语用的和心理的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晒”词义构建过程的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进行研究,力图解释词义变化和词的新义产生的动态过程和认知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华夏文化中“龙”的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其最初原型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马”,“龙”“马”音、义同源。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语音、词义不断演变,二者的音逐渐相去甚远,义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以致后人不知最初的“龙”为何物。而根据龙和马的古音构拟和词义发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可以考辨出华夏文化中“龙”的原型是“马”。  相似文献   

15.
浅议"飙歌"     
"飙歌"一词是时下比较流行的词语,本文从"飙歌"与"飙车"的比较入手,分析了"飙歌"一词产生的理据.我们认为,其词义的系联和延伸是人的认知思维的结果,并分析了社会文化心理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评估疲劳"     
时下,有一个流行度甚高的时尚用词——“疲劳”,诸如“审美疲劳”、“职业疲劳”、“社交疲劳”等等。抟词义学,“疲劳”有生理、心理两种,笔者这里的“疲劳”不是指生理上的劳累,而是一种因面对反复出现的某种社会状态而导致的心态上的反感和情绪上的厌倦。这一现象的出现,究其主要,笔者以为与处在转型期的,  相似文献   

17.
李小光 《考试周刊》2007,(18):47-48
本文探讨了PK的流行现象,分析了PK产生的原因和其含义,并对PK的用法进行了阐述,同时探讨了用零翻译的方法来翻译PK这一类首字母缩略词。  相似文献   

18.
“打”字经历了从古到今的长久发展,其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历代的文人贤达或多或少地记录下了“打”的演变痕迹。从这些痕迹中可以看出“打”字词义的继承与变异,其词义继承的原因在于客观现实和“打”字自身词性,而其变异的原因在于社会因素和语言内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蒙古语借词“站”逐步代替汉语里固有的“驿”的曲折过程,探讨词语借用的一般规律;通过“驿”、“站”、“邮”的词义变化,探讨词义演变的一般规律。通过这些变化,最终揭示语言符号演变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0.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表现出鲜明的文化品格,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特定时代文学的“现代性”。文学的“现代性”的存在是以特定的社会之“现代性”为前提,两者维系着一致或相悖的联系。因此就其本质而言,文学的“现代性”是替特定的“社会制度”编制意识形态的话语;它与特定社会的产生具有“同源性”和“同谋性,”以及抵制和消解等多层关系;而且文学的“现代性”本身就内含其特有的二重特性,其起落消涨又是一个相互“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决定了不同时代文学多彩纷呈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