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希腊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是推动希腊文化发展壮大并且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动因。希腊文化之所以形成高度的开放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海洋文化;二是繁荣的商贸经济所造就的商业文化;三是发达的城邦民主制所提供的宽松的政治氛围;四是长期的海外殖民活动。  相似文献   

2.
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希腊文化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丰硕成果,对后世尤其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本文拟从古代希腊的经济、政治、民族精神以及对东方文化成果的吸取等方面,对古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原因,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文化是今天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成就堪称辉煌的希腊文化在文化成长初期,许多要素并非原创,而是汲取了比自己文明更先进的东方文化的养分,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古代希腊社会的开放性以及民主政治等外在因素,亦为文化源流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文化源流多元化存在于整个希腊文化发展历程中,非但没有变化,反而逐步得到充实。  相似文献   

4.
古代希腊文化的高度发展与繁荣,长期以来曾引起世人瞩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曾予以高度重视。恩格斯在评价它对人类文化所作出的贡献时说:“……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常常不得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他们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求的地位。”古希腊文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高度发展的繁荣局面呢?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出发来解释这一原因。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它未免失之于偏颇和简单。笔者认为,古希腊文化之所以高度发展,是由古希腊所独有的民族特性所决定的。首先应该指出,所谓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主要是指古典时期雅典城邦文化的繁荣。因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发源地,因而也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只有奴隶制才……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反杜林论>1970年中文版页178)。” 古希腊文学成长的土壤和丰富的源泉则是它的神话·传说。 “大家知道,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971年中文版页33)。”  相似文献   

6.
王贝 《文教资料》2011,(20):53-55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和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被学界誉为"希腊的奇迹"。它的文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并对后世欧洲、整个西方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古希腊文化的发展有其独特性,而开放性正是其独特性的核心。对古希腊文化开放性的研究无疑是开启古希腊文化之门的钥匙。本文从古希腊文化的发展渊源、文化特征,以及与东方中国先秦齐文化之比较三个方面去剖析古希腊文化的开放性,进而近距离地面对历史,反思当下,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7.
这项研究关乎两个主题:一个是仪式,另一个是比较。一方面,主要从葬礼前的哀哭和丧服两个层面来论证丧葬仪式的文化功能、目的和社会影响,从而看出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在面对同一种境况——死亡时,他们所遵循的意义模式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也力图以希腊古风古典时期与中国先秦时期哀悼仪式的比较为例,阐述比较研究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最终,通过找寻同一个仪式对象在不同文化里的表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何以中希两个古代社会的哀悼和葬礼在早期有着程序及表演行为上的相似之处,但随后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这一切都是源于哀悼和葬礼背后不同的思想观念:希腊人严守一种带有神性规定的仪式程序,却没有涉及现实的社会秩序、政体模式,也没有将其上升到一种理论的高度去阐发。因此,希腊仪式中的程序与表演的成份得以比较完整地延续下来,甚至在现代希腊社会中仍可见其痕迹,但却始终只是存在于民间、停留在仪式行为的层面。而中国自先秦以来,儒家的先贤们则将其社会理想及政治观念贯穿于种种仪式之中,使之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造就了中国传统社会独有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希腊"(Hellas)意即希腊人所居之地。在希腊人到来之前,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断无"希腊"之名。公元前3千纪末开始,一批批希腊人移居该地区并与此前定居此地的皮拉斯基人相互融合,开启了历经千余年希腊的扩大与皮拉斯基亚的缩小的进程。大约至古风时代之初,希腊的地理、语言、族群、文化内涵基本成型;此后数百年直至近代,虽然随着希腊人移居范围扩大,出现"大希腊"和"希腊世界"的说法,但作为文化、族群和地理意义上的"希腊",其内涵和范围已经不是问题。希腊被称为"格里西亚"(Graecia)源自于罗马人的讹误。历史上希腊地区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1822年希腊宣布独立之前确实不存在一个被称为"希腊"的国家,但不容否认的是,以希腊半岛为核心区域的"希腊"历史文化,始终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讲述了藏族寓言和希腊寓言的形成,从故事的特征、结构及主角分析了藏族寓言和希腊寓言的相同之处,并从来源、创作者和传播者及功用价值等方面分析了藏族寓言和希腊寓言的不同之处。在经济、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通过对藏族寓言与希腊寓言的对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藏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减少跨文化交际壁垒,促进藏族文学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希腊罗马神话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瑰宝,也是西方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渊源,尤其对当代英美文学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现代英文作品,英语诗歌等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子,体味到希腊罗马神话所固有的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1.
潮州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留了诸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具有食材考究、制作精湛、追求本味、时令养生、开放兼容等独特风格。尤其是调味料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既保留了古代酱文化的精髓又结合地域物产,并且和海外饮食文化交流融汇,自成一体,堪称一绝。透过古代典籍和韩愈、杨万里等人的诗歌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寻觅潮州菜往古的滋味及其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举制度历经1 300年的发展演进,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王维、司马光等重要官吏和文化名人都来源于科举考试,其所确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至今仍是各级各类考试的基本原则。从文官选拔制度、向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三个方面入手,作者尝试分析中国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读书向学、科举入仕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并结合科举制度,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升学考试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科举制度史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古代钦州湾地区的对外交往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汉代起,以合浦、徐闻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钦州湾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出海通道。钦州湾地区古代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以朝贡贸易为主到以市舶贸易为主的两个发展阶段,贸易中心经历了从合浦到钦州再到北海的一再变易,民间贸易一直长盛不衰。其中钦州港及其港外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和必经通道。  相似文献   

14.
明清内蒙古西部地区土地开发的环境脆弱性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西部地区是一个古地理环境变迁的敏感脆弱地带,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的扰动极为敏感。特别是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代表的各主要生态因子和生态系统,极易受到扰动而发生恶性循环。历史时期气候、降水变化多次引起植被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同时制约着人类的开发活动,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和农作物种植界线的改变。农牧业经济的盛衰也发生时间上的波动。明清土地开发同样呈现出自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时空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秦汉史成为中国史苑中的显学,既与其内涵丰厚、制度和文化为中古文明奠基有关,也得益于其史学文本的经典优势。研习秦汉史,要从掌握知识系统入手,开阔视野,整合情境,努力移情式地进入秦汉史境;在重视决定论的基础上,要兼采主体史学的运思方法,透过古今的视界融合解读秦汉嬗变,建构通解通识的学术境界;还应充分发挥秦汉史的借鉴功能,赋予历史研究以现代人文关怀,将取鉴的重心主要落实在文化剖判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桦树皮文化是人类原始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北方游猎民族如鄂伦眷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使用桦树皮的历史很长,至今不同程度保留有桦树皮文化特征。这为我们研究这一古老文化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7.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儒、道、佛、禅诸家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影响最大的是道家精神。道家精神对古典园林美学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崇自然之美,既自自然然,不事人为造作,又表现优美的自然风貌;二是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相似文献   

18.
民间剪纸艺术与民族民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剪纸艺术是由远古岩画及古代民间工艺制作装饰纹样中脱变出来的轻软媒体艺术,是在各民族习俗文化中普遍应用并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它制作方法的简捷和特殊的镂空技术,又为后世的民族民间工艺装饰服务。其装饰应用的功能始终与民间工艺制作保持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美学的家园     
美学的本源在于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人类学本体论。这一特点在西方现代形态的美学发展中日益彰显 ,在中国古代的丰富美学思想中体现得最为充分。而要接通这种本源之思就在于要实行“现象学的悬置”和开放坦荡无私的审美心胸。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25日在渝东南酉水流域大溪镇笔山坝月亮湾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界把它与长江三峡的大溪文化相提井论。其采石场、石器和陶瓷制造场等表明其生产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其男女双人合葬古墓则从另一方面提示出当时尚处于极其特殊而残暴的殉葬文化时代,古墓葬作为一把打开历史文化密码的钥匙。昭示出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悬殊与不和谐,与中原殷商时代的殉葬制度相近,在古代政治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