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民 《新闻世界》2007,(7):40-40
台湾“外交部”封存37年的“刺蒋案”机密档案5月10日曝光,这份档案记载了1970年4月24日,蒋经国访美时被台独分子枪击侥幸脱险后,国民党暗中打击台独的始末。刺杀蒋经国的刺客后来还成为台湾“总统府”的国策顾问。  相似文献   

2.
夏蓓 《档案与建设》2007,(12):38-38
日本在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中,有计划地强征日、韩、中、荷等国大批妇女,为日本官兵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制定了一整套的“慰安妇”制度。1937年12月,日军在攻占南京城不久,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就命令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慰安妇们在慰安所里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有的只能在日军的腹下吃点饭团子;有的躺下去,就再也未能爬起来;有的被虐杀而死;有的不堪蹂躏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3.
陈布雷是在1948年11月13日凌晨自杀的.蒋介石对陈布雷的死是非常重视的,他除了委托蒋经国先期在杭州迎候外,还在南京参加了陈布雷的许多吊唁活动.  相似文献   

4.
陈布雷号称“南京城里第一支笔”。他作为蒋总统的秘书,自然为蒋氏草拟过不少应用文告。但是,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一次重要会议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蒋看到这个报告的文本后,生气地把报告摔到陈布雷的面前说:“看人家写得多好!”当时,陈布雷也按捺不住,便顶了一句:“人家可是自己写的!”言下之意是;我不如人家,你呢?没有我代笔,你怕寸步难行。直把蒋气得几乎要晕过去。就文章而论,陈布雷与毛泽东的高低,自然泾渭分明。这个高与低,取决于文章本身技巧吗?当然不  相似文献   

5.
丰富的空白     
从2001年起改版扩版的《参考消息》越发好看了,1月11日刊载的独家报道《白宫“扫除”迎布什》,就是一篇不但好看还值得圈点的文章。 经过死去活来的世纪选战,最终战胜戈尔的布什,将于1月20日入主白宫,取代连任两届、执政8年的克林顿。此稿是写新旧总统交替前夕白宫的情景的。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白宫是一番什么景象呢?那就是:所有的人都忙着打扫,忙着清理,卷走一切,抹去一切,竭力不留下上届政府的任何痕迹,只留一座空荡荡的总统府来迎接它的新主人。 一座空荡荡的总统府,一段国史上的短暂空白,还有什么东西可写,…  相似文献   

6.
5月20日,甫“上台”的台湾新当局公布了所谓“总统府资政”和“国策顾问”名单。在这份名单中,不仅有竞选期间大力支持陈水扁的所谓“国政顾问团”的成员,除另有委任外全数“上榜”,而且很多著名的“台独分子”和民进党人士也跻身其中,但亲民党和新党人士却无一人“榜上”有名。这对标榜“全民政府,清流共治”和跨党派共治的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无异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仔细分析这份名单,可以看出有如下几大特色。第一大特色:“台独”色彩非常浓厚,  相似文献   

7.
据港台报刊报道,5月30日,国民党元老、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陶百川受不了“台湾警备总部”策划的围剿,带着夫人黯然离开台湾,到美国去了。这件事在台湾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被称之为“陶百川震荡”。近几年来,陶百川对台湾的“言论、出版自由”、“人权”问题,多次发表文章,主张取消《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他以“书生报国无他道,愿把毛锥当宝刀”自命,由此被视为“藉机攻讦党政措施不当”,“言伪而辩,似是而非”,“其心可诛”。直接导致台湾“警总”大动干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2日晚上.陈布雷前往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他本是这儿的常客,这一回,却有点非同寻常,他不是去开会.也不是应总统的召见,而是去探望病人蒋介石。“龙体”欠安,以陈布雷的身份和他对领袖之忠诚,不能不有所表示.这也是个单独面谈的难得机会。有些话是不宜在公众的会议上说的。  相似文献   

9.
代表作:《让历史变为财富———江苏省办公机构迁出“总统府”前后》(2001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反响:新华日报连同该文评论一起全文转载。扬子晚报依本文改写,另加若干“总统府”图片,以一整版的篇幅刊登。新华日报同仁说,这稿子有高度,视野比较广阔。  相似文献   

10.
1948年冬,六朝故都的石头城爆出特大新闻:“文胆”陈布雷自杀身亡。陈布雷自杀之“谜”,历来众说纷纭。令人惊奇的是;这位集“忠臣”、“孝子”、“儒生”于一身被蒋介石称为“一代完人”的奇人,其最钟爱的女儿陈琏却是中国共产党员。陈琏与父亲的感情极好,在陈布雷生前父女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11.
党报要加强人生观教育──从《可敬的“傻支书”》一稿谈起《可敬的“傻支书”》访谈录在1995年11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有的同志问:“百强县”可报道的新闻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三位“傻支书”来报道?我的回答是,党报要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一生极其重视过生日,而且每年的生日花样翻新,劳民伤财。195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70岁生日。他别出心裁,搞了一个“婉拒祝寿贡献建议”的花招,并令“总统府”秘书长张群以“总统府”的名义下发到各机关团体。  相似文献   

13.
采访十四大     
采访十四大黄远流1992年10月,奉四川日报社之命,我有幸采访了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四大”。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帮助下,我克服困难,圆满完成报道任务。这里记述的,是当时采访经历中的几个片断。10月11日,北京天气晴好。大约10点,我搭四川省政府驻京办事处...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刊文呼吁专栏文章要注意质量去年11月16日北京日报发表《专栏作家的“没话找话”》一文。文章指出:眼下,专栏文章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是越来越多了,专栏作家也是“牛毛”之势。不过,文章数量虽然上去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作者拿起笔来,东拉西扯。最近...  相似文献   

15.
深圳又敲“读书锣鼓”———(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11月6日)朱建国定于11月8日在深圳隆重开幕的第七届全国书市,标志着深圳第四次敲响“读书锣鼓”。深圳第一次读书锣鼓似乎应以“刘学强热”为代表。1981年,移民作家尚未光临深圳,那时在深圳领先的...  相似文献   

16.
潘可武 《现代传播》2001,(6):125-126
200年11月6日,以一曲《卧虎藏龙》享誉世界的著名音乐家谭盾出现在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节目中,因另一位嘉宾、国内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对他的先锋音乐做了10分钟的批评而在节目进行了57分钟后宣布退场,留下了主持人、观众与卞祖善完成了最后节目的录制。11月11日这期名为《谭盾走了》的节目如期播出,由此引发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强烈关注,形成了一个广为瞩目的“媒介事件”。 11月13日,本刊在京举办了以此“嘉宾退场”为内容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17.
“重庆谈判”从开始至最后达成协议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可是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挥起他的指挥刀,杀气腾腾地指向了解放区。11月8日至26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蒋介石指着墙上的军用地图,眉飞色舞地说:“近一个月来,我军收复了许多战略要地,控制了许多铁路干线,以这个速度,我们在三个月或半年之内就可以消灭共产党”。11月以前,浙东、苏南、皖东、湖南等五个解放区,相继被国民党攻占。事实已使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暴露无遗了!…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1月,伴随着北京电脑体育彩票1000万元大奖的产生,多家新闻媒介连日关注,彩票卖得异常火爆,人们的心绪也被彩票和新闻共同搅动着。11月16日,“18岁小伙拿大奖”的消息见诸北京各新闻媒介,加之半遮半掩的图片,这位幸运儿立刻成了新闻人物。一夜暴富的好事儿在中国似乎不再稀奇,继“股民”、“网民”之后,“彩民”又闪亮登场了,而且颇有成为媒介新宠之势。为了促进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近几年开始尝试发售彩票,诸如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其目的是让人们奉献一份爱心,支持社会公益建设。这种社会…  相似文献   

19.
荧屏日记     
荧屏日记宇文白水编者按:电视荧屏屡出差错,引起观众关注和批评。浙江电视台宇文白水同志从1994t年11月29日到1995年8月4日写了若干篇“荧屏日记”,指出某些电视台的差错,特摘要刊载,希望引起注意。①1994年11月29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档案学会代表团第二次访问日本根据《中日企业档案史料学术交流协议书》,中国档案学会代表团一行10人,于1995年11月6日~17日访问日本。11月7日,日本企业史料协议会组织了“日中企业档案学术交流会”。代表团副团长,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赵世安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