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蓝田县地处秀丽的秦岭北麓,灞水之滨,古称京畿之地,是人类史祖和华夏文明的起源,属西安市郊县,省级贫困县。总面积1977平方千米,辖22个镇,519个行政村,全县人口64.5万,200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县"。蓝田县图书馆建于1984年,建筑面积750m2,馆藏文献10万余册,年订报刊300余种。馆员23人,专业技术人员15人,服务项目有: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少儿阅览、电子阅览、信息咨询、网络服务等业务,为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9月筹建,2011年2月临时用房开馆。2013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新校区建成,9月图书馆正式启用。新图书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单体三层,可容纳藏书30万册,实行藏借阅合一全开架的开放模式。采用中外文同类图书混合排架。拥有阅览座位1100个,设置了书刊阅览区、电子阅览区、休闲阅览区、个人  相似文献   

3.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8):149-149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2001年由山东工程学院图书馆和淄博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分东西两个校区图书馆,现一馆四舍,馆舍总面积5.7万平方米(其中3.5万平方米的新馆正在建设中),馆藏图书337.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26万种),中文现刊17000余种(全文电子刊14000余种),西文现刊8000余种(纸质现刊200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133个。根据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入藏各类各专业文献,馆藏特色已初步显现,形成了理、工、文相结合,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经管、文史、生物等多学科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从2010年9月开始筹建,2011年2月在启动校区临时用房开馆。2013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新校区建成,9月新校区图书馆正式启用。新图书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单体三层建筑,可容纳藏书30万册,藏借阅合一全开架的开放模式。图书排架采用中外文同类图书混合排架。拥有阅览座位1100个,设置了书刊阅览区、电子阅览区、休闲阅览区、个人研修间、小组讨论间、学术  相似文献   

5.
正一、图书馆概况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由西院分馆、东院分馆、余家头分馆、南湖分馆四个综合分馆、一个阅览分馆—航海分馆、24个学院(部、所)资料室构成。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86万平方米,阅览座位为3300余个。南湖校区新图书馆正在建设之中,规划面积4.5万平方米,设阅览座位4000余个。图书馆已建立起印本文献、电子资源和网络文献"三位一体"的文献资源保障格局。图书馆现有印本文献390万余册、电子图书457万余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子库)200余个,数据库包含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4万余种。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刊》2006,28(3):F0004-F0004
东莞图书馆新馆座落在广东省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广场内,总建筑面积为44654平方米。2002年9月12日动工兴建,2005年9月29日正式开馆服务。现有馆藏纸质文献90余万册、电子图书20多万种、电子期刊7000余种,阅览座位200个,网络节点2600余个。  相似文献   

7.
四库文献阅览区是国家图书馆北区新馆开馆后新设立的具有专题特色的阅览区。阅览区不仅仅是一个开放性的、资源整合的平台,更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承中华典籍文化、展示四库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介绍了该阅览区在阅览环境、资源内容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一些特点及成功之处;并针对四库系列丛书自身的特点,指出了它在管理和服务推广方面的问题。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扩大其收录学科范围、服务范围及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图书馆开放式免费电子阅览区、视听阅览、音频播放系统的构建,资源的揭示、宣传及利用。  相似文献   

9.
黄石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经、管、医、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占地面积2189亩的花园式校园坐落在风光秀美的青龙山下、磁湖之滨。落成于2005年10月的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达23000平方米,智能化楼宇设计,内部中央空调、消防、安防监控系统一应俱全,现代化装饰设计营造出舒适的阅读氛围。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坚持以工科类专业图书为核心馆藏的原则,在30余年的时间里积累了文献近80万册,中外文报刊2900余种。全馆采取全开放式管理,共有阅览座位2200席,网络节点700余个;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阵列存储容量近8TB,并自建有随书光盘…  相似文献   

10.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2月,是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中心馆之一,现有虹口校区和松江校区两处主体馆舍(面积22700平方米),此外还有费萨尔图书馆、全球文明史文献中心、各学院及研究所特色文献中心或资料室10余个。目前馆藏纸质图书120万余册(涵盖65个语种,其中英、俄、德、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等语种原版图书尤为丰富),纸本中外文报刊1095种,电子图书145万余种、电子期刊2万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78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0余个。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及影响1.1现象高校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馆藏书目、电子文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专题数据库等)查询及阅览服务的场所,有电子文献阅览、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互联网上网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图书馆由松江总馆和徐汇分馆两部分组成,并在全校9个学院设有资料室,在业务上由总馆统一管理,共同组成学院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位于松江校区的总馆,2007年4月开工建设,2008年9月落成使用,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见图)。辟会计文献资源中心、开放经济与贸易文献资源中心、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特藏文献陈列室等特色专业文献资源中心,并设各类图书报刊借阅区、多媒体阅览区、讨论室等读者服务场所。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整理红色报刊文献有助于从报刊文献层面呈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并服务于当前的党史教育和党史、新闻出版史研究。利用数字化技术并结合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可全面集纳相关学科的成果及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中的红色报刊文献,构建以联合目录为纲、专题文献汇编为特色、共产党报刊思想理论文献为关键要目的大型红色报刊文献资源数据库,从而完善红色报刊文献的系统性整理。  相似文献   

14.
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阵地,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借阅兴趣及文献资源潜能的发挥与利用。作者结合阅览工作的实践,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及读者需求,对现有阅览室的形式及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与重组,以适应新时间阅览工作的要求,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严丹  胡礼忠 《图书馆建设》2013,(7):41-44,65
我国外语院校在学科设置上体现出多语种、跨学科、复合型的特色。因此,外语院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语种、专业设置及读者的切实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将商业数据库、网络开放获取资源及自建电子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构建多语种特色电子资源整合利用平台;开展电子资源文献保障绩效评价,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整体把握各语种及学科专业的文献保障率和覆盖度,不断完善外语院校的多语种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谈香港中央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其空间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外观形制、大厅设计、楼层设计、阅览家具选择、少儿阅览区布局等角度介绍了香港中央图书馆的特色,分析对内地图书馆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从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建设、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电子阅览系统建设三方面,概述本馆自动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并根据自动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本馆自动化建设的远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民族地方献展厅已成为收藏、阅览、展览为一体的,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务部室,藏书规模达到1600余种,4500册件,民族地方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差距。传统形式的民族地方献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对象,但应建立多媒体献数据库,使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成为呼伦贝尔民族地方献保存、阅览、展览、研究、开发利用的中心,促进地方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目前总建筑面积为25414平方米。设流通阅览部、读者服务部、参考咨询部、技术服务部、采编部、办公室;拥有2500个阅览座位,250个电子阔览室座位。职工54人。馆藏图书1215543册,其中纸质书刊665543册,电子图书55万种;图书馆藏有从创刊到停刊《申报》一套400册;古籍图书2万余册。中文期刊每年订购2000多种,外文期刊十余种,交流期刊400多种,报纸约160余种。  相似文献   

20.
东莞图书馆新馆座落在广东省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广场内,总建筑面积为44654平方米。2002年9月12目动工兴建,2005年9月28日正式开馆服务。现有馆藏纸质文献90余万册、电子图书20多万种、电子期刊7000余种,阅览座位2000个,网络节点2600余个。设置了20多个读者服务窗口,包括漫画图书馆、粤剧图书馆、儿童天地、玩具图书馆、礼仪之家、新报新刊网览室、电子服务区、IT图书馆、图书借阅区、报刊借阅室、衣食住行主题馆、东莞书屋、台湾书屋、古籍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等,还专门设立了视障人士阅览室和残疾人服务区。设于一楼的自助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