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媛  马晓刚 《新闻前哨》2005,(11):55-55
时下电视栏目改版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以前往往是存活了两三年的电视栏目觉得吸引力不够,于是开始改版。但改来改去,真正能够持久的栏目少之又少,像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这样能够存活六七年还在播出的栏目就算是凤毛麟角了。  相似文献   

2.
主题:电视栏目改版学报沙龙整理:赵俐所谓电视栏目改版,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电视旧栏目的改造;一是电视新栏目的创设。今年十一月份,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经济半小时》的两位编导专程来北京广播学院就《经济半小时》节日改版方案征求意见,寻觅良策。在此之前,中...  相似文献   

3.
吴晓春  崔涌 《新闻实践》2006,(10):37-37
电视栏目是目前电视播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变动性则是电视栏目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国内电视栏目的发展历史来看,除了少数消息总汇类新闻栏目外,大部分电视栏目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何正确地认识电视栏目的变动性及其原因,对于我们科学地策划创办电视栏目和办好电视栏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栏目的变动性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栏目的改版,二是栏目的消亡。电视栏目出现变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浅析栏目改版中的收视率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栏目的评价体系作为每个电视台绩效评价的尺度.对于促进各栏目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收视率作为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在现存的电视栏目评价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收视率在整个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的位置,如何运用收视率指标进行栏目的评判,不仅关系到栏目的"优胜劣汰",也影响着栏目改版的运作.本文从收视率的含义、栏目改版中收视率的误读、正视收视率的应有举措三个方面论述栏目改版中收视率的应用情况,以期对栏目改版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年末岁初是各家电视台栏目的改版时节。改版的理由千奇百怪,方法千差万别,而类型不外乎两类,笔把它概括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型”和“突然死亡型”。前是在不取消栏目番号的前提下,对节目内容以及结构、形态、主持人、片头等形象识别标志及节目时段、时长等内容进行调整;后是一种极端的改版方式,取消栏目腾出时段让位给其它节目。电视栏目改版如果能够遵循栏目运行的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改版的三个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变化令电视人难以琢磨,导致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改版成为电视栏目的常态。但是,近年来,节目改版在观众定位、收视点设计和节目编排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误区,部分栏目改版效果并不明显,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些栏目甚至开办尚未满一年便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改版,陷入改版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健康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快乐,而快乐源自对社会和他人的给予和付出。传统说法积德行善,时代说法献爱心、讲奉献,是获得快乐的直接方式。时下,一档电视栏目在业内引人注目:武汉电视台的《健康》栏目连续三年在武汉地区稳居收视排名前三甲,蝉联省十佳电视栏目。在媒体激烈竞争,电视台一再改版,众多电视栏目昙花一现的背景下,《健康》栏目的不俗业绩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新形态的一次实践--析《现场》栏目的改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是福建广电集团新闻频道社会新闻栏目《现场》第三次改版一周年的日子。自改版以来.《现场》的收视率稳步上升.2004年平均收视率比2003年提高0.5(AC尼尔森数据),达到5.8,周平均收视率最高曾达到7.8,并屡屡创下收视新高。栏目广告经营收入增长近千万。这是一次较高起点上的成功改版.也是电视新闻节目新形态的一次有益实践,而这种新形态是与电视的发展规律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9.
电视栏目策划,是栏目制作部门或个人着手准备或进行栏目运作的首要环节。如何作好栏目策划,是电视台和专业制作部门在栏目改版和新节目推出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栏目策划方案的好坏,对今后栏目运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有了精彩的栏目策划,才可能有精彩的电视栏目。有了成功的栏目策划,才可能有成功的栏目制片人。栏目策划是从根本上回答做什么、怎样做、谁去做、如何提升、如何持久这几个问题的。笔者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栏目的定位和设置;机制建立和资源配置;包装和推广;咨询和创新。定位和设置栏目定位是任何一档栏目必须最先确定…  相似文献   

10.
电视栏目策划,是栏目制作部门准备或进行栏目运作的首要环节。如何做好栏目策划,是电视台和专业制作部门在栏目改版和新节目推出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栏目策划方案的优劣,对今后栏目的运作起着根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星台的逐渐增多,各电视台间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各电视台都开始在栏目策划上下起了功夫,希望能以此来提高节目质量扩大收视率,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办好电视栏目离不开策划。对于一个新创办的栏目是如此,对于一个已经创办了多年的栏目,仍然是如此,因为电视栏目时时需要更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栏目的发展离不开策划。 搞好电祝栏目的策划至少需要考虑二个因素:观众的需求,自身队伍的素质构成,对竞争对手的研究。 从以往我们河南电视台进行栏目策划的情况来看,虽然也非常重视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视正经历由多办频道向精办频道的转变,在这一并非简单加减法的体制转型中,以频道为对象化传播和经营主体的频道制被广泛选择,电视产品的基本单元———栏目的内外生存环境和背景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但无论如何,栏目生存的状态依然是频道经营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因此,探究频道经营背景下的栏目生存的新模式、新取向等就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频道经营催生栏目生存新模式频道经营是媒体竞争的结果。而在激烈的电视竞争中,电视栏目的生存状态早已发生了深刻变革,最重要的一是由静态生存到动态生存。今天,环视中国电视栏目,改版热…  相似文献   

13.
黄家雄 《新闻前哨》2008,(11):30-32
如今,在狼烟四起的媒介市场竞争中,要打造电视品牌栏目,如果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慢慢地来做,那就意味着胎死腹中。而应有王者之气,一推出就响.在栏目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发出自己的响声,不断地引起受众的注意,从而占领市场。怎样把电视栏目做响.这是值得慎重研究的一个问题。有的电视栏目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可谓是惨淡经营,哪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栏目一推出,却是哑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底,我们盐城电视台城市公共频道经过资源整合和栏目改版,创办了一档旨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愉悦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电视栏目(2009欢乐汇》。尽管栏目创办和运作仅两个多月,但已受到地域观众的广泛欢迎,收视率在盐城地区各类电视栏目中一直居领先位置,尤其是反映盐城地方特色文化、地方民间文艺和地方戏剧淮剧的节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从1990年至今,栏目改版热一浪高过一浪。然而,改版也成为一柄双刃剑,一是改版热推动了电视节目创新,涌现了大量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二是改版热中也暴  相似文献   

16.
《警方传真》是由常州电视台和常州市公安局联合创办的公安电视栏目。2001年3月,该栏目进行了一次改版,由原先每周一档10分钟专题节目的单一形式,改为由多篇不同篇幅节目组成的半小时的板块式栏目,栏目中的三个板块:“警方扫描”主要反映一些有特色的小案件和公安机关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警  相似文献   

17.
《实话实说》是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也足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目样式已经成了众多电视台仿效的对象,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谈话节目可谓是风起云涌,同时有许多电视栏目也开始采用“谈话式”的形式播放。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电视传播是“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张网”,对电视受众来说,10多个乃至20多个频道的节目播出,还真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对每个电视自来说,则把办出名牌栏目精品栏目作为孜孜追求的目标.由此,我们的屏幕上便有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电视栏目,在这些栏目背后,凝聚着电视人为之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智慧.它不但为受众及时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同时也提供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对电视栏目的评论探讨,即是对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电视人的尊重,也是促进电视文化繁荣的有益之举.基于这一想法,笔者拟对浙江省钱江电视自开办的两个较为有特…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在区域价值认同重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7月28日,一档新的电视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在安徽经视悄悄地问世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档栏目在安徽当地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仅精英人士喜欢她.连广大的农民朋友也对她拍手称好(据新浪网2004年3月的报道.安徽当地农民经常看的两个电视栏目一个是《天气预报》.一个就是《第一时间》)。很显然,无论是从。雅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04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活动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对2003年6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期间全国电视栏目收视状况进行数据分析,从近千个电视栏目中评选出“全国百佳栏目”。此次脱颖而出的百佳栏目蕴含了中国电视栏目发展的某些规律,也为浅析电视栏目发展现状寻到了下笔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