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一直倡导"尊重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扬起隐形的翅膀;尊重家长,结成坚定的教育联盟;尊重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尊重教育规律,引领学校和谐发展。尊重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尊重是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国民教育、普及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即意味着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需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如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这是规律: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而特色发展,这也是教育规律,如此等等。今天基础教育中不缺乏各类先进的教育思想,缺乏的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与坚守。因此,要推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发展,就必须理解并认识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并实践教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员宁 《考试周刊》2013,(30):182-182
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中,教师可通过语言、手势等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情感、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还应注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有情感、有意识、有个性的学生,营造平等、团结、尊重的氛围,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福州 《成才之路》2013,(28):22-22
素质教育是什么?定义上说: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定义还从教育目的、对象、内容、评价、结果上,作了系统解释。一望而知,其实就是两个字:“尊重”。在中小学阶段,更无须把“素质教育”说得过于复杂,归根结底,也是“尊重”。尊重孩子,尊重教师,尊重真理,尊重事实,尊重学生成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而不是专制教育中的非人教育。充满爱心的民主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民主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承认他作为个体的差异性。民主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民主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民主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教育中的法治精神还体现于学生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让学生在实践…  相似文献   

7.
尊重并敬畏教育,倡导深入教育实践,研究教育问题,认识和尊重教育规律,使教育行为更具科学性。从决策层面说,在教育实践中,应按照教育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从实施层面说,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又要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对教育对象,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用渊博的知识吸引他们,用  相似文献   

8.
1、体验法 体验法又叫身临其增法,此法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学习环境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尊重教育的雨露,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学校已将尊重学生的观念转化为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规定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使用忌语,在与学生谈话时,也不能采用罚站式,要请他们坐下讲话,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讽刺和挖苦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尊重走进教育,就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的确,以尊重为理念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给教育带来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增强学生自信,引领教育走向真正的和谐民主.  相似文献   

10.
高玉安 《辽宁教育》2005,(10):12-12
时下,“尊重学生”已成为教育界非常时尚的一句话:“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考”、“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尊重学生”被看作是转变教育观念的最核心的问题。然而,我们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了吗?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许多地方,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远远没有落实。一些教师随意训斥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依然很严重;在学校的管理中,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之外,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国家在2000年已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反弹"相当严重,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书。  相似文献   

12.
大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等阶段,突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性.尊重式管理从人的本位思想出发,打破传统管理理念,在充分体现学生主题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明确教育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客观联系,提高管理实效性及人本性,促使高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共教育的发展,集体教育逐渐取代个体教育。在坚守个体教育理念的同时,对集体教育有效性与公平性的追求,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两大课题,也对教育绩效管理的应用提出了要求。在集体教育中,教师个体的投入与贡献模糊不清,开展教育绩效评估就成为重构教师动力机制的前提。在教育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中,要有对教师投入与贡献的科学评估,更需要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设定教育绩效标准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考虑教师教学投入与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的复杂关系。当然,教育绩效管理并不是学校管理的全部,只有开发出更加丰富的管理工具,才可能应对教育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既有助于教育办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利于教育办学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尊重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关于教育功利性和产业化的争论曾经风起云涌,但不回避教育功利性的认知终究成为现实。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更应是一种服务,它要在特定的情境下方能实现价值的置换。教书育人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服从市场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5.
尊重的艺术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禀赋及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而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因此,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等,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尊重学生是教师处理好师生关系、保证教育实践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则。文章从心理学、伦理学的尊重内涵出发,结合教育规律,分析归纳出“尊重学生”在教育学领域的概念,认为尊敬学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平等关注的态度,通过对学生的存在和表现进行准确认识并回应适当的情感和行为而养成的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7.
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用热爱,尊重,激励去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李海军 《教书育人》2014,(10):72-72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班主任尊重学生,会让班级管理变得更加顺畅,班主任工作就会开展得得心应手,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19.
尊重教育,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其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人格和权利、兴趣和个性,既尊重有特殊天赋的学生,又尊重学习不良的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富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热情、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坚持尊重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断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努力使学生在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都达到和谐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