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目前对新闻娱乐化的种种界定,大致可以看出: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的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新闻的娱乐化?笔者认为可作内容与形式两面观: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事故性、情节性,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等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娱乐化是指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新闻的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的娱乐化突出故事性、情节性和趣味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调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4.
徐健 《青年记者》2009,(24):50-51
什么是娱乐化 “娱乐化”从其诞生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在争论新闻娱乐化现象时经常进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以新闻娱乐化为例,人们普遍认为,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  相似文献   

5.
鞠新树 《记者摇篮》2009,(11):49-49
随着市场经济在各领域的渗透,媒体新闻的娱乐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大。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卜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所以说,我们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要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在国外新闻业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下,中国的新闻业这种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但到底什么是新闻娱乐化,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者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定义。通俗地说,这类新闻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现是减少了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尽全力地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7.
要做一份生活服务类的时尚休闲报纸,最好能将严肃的新闻娱乐化. 什么叫新闻的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相似的是,它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但不像娱乐新闻那样仅仅关注娱乐界的明星逸闻,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人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目前理论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存在两种较普遍认可的观点:一种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主要表现是减少严肃新闻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等?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是指一种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者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的报道方式。其特点是在传媒报道中减少严肃新闻和硬新闻的数量,将名人趣事、暴力犯罪事件、体育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要点;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和吸引力,不遗余力地强化事件的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洁 《视听界》2013,(3):62-64
一、美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流行趋势 1.新闻节目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就是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里挖掘其娱乐价值,实现“硬新闻、软着陆”。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道路。在新闻报道中娱乐的比例加大,严肃新闻也开始用娱乐的手法包装,一些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的界限趋向模糊。  相似文献   

11.
贾中兴 《青年记者》2006,(14):82-83
娱乐的产生是市场需要的产物。新闻娱乐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众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而将名人趣事及各种有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新闻、体育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为追求轰动效应,揭露别人隐私、侵吞别人名誉,恶意炒作名人事件,甚至是制造假新闻,这从我国新闻官司的不断攀升中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是所谓“硬性新闻软着陆”,即媒体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出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12.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中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娱乐新闻生存的土  相似文献   

13.
“新闻娱乐化”的负面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新闻报道逐渐呈现出娱乐化的走向,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闻娱乐化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强调新闻报道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娱乐化效果,让新闻进入故事化、文学化、人性化、趣味化的娱乐化状态。  相似文献   

14.
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富有人情味、趣味性的“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人行其道,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性刺激的方面,新闻越来越故事化、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鸿雁  杜威 《声屏世界》2010,(12):22-22
“新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新闻和娱乐结合起来,竭力从严肃的政治、伦理问题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强调新闻报道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娱乐效果。在此类报道中,媒体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的积极作用,而由于其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使得媒体功能出现异化。  相似文献   

16.
重新拷问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无论在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在网络媒体中,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成“娱乐信息”,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和煽情性刺激得以强化,新闻越来越故事化、文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众传媒的责任被忽视,严肃的新闻原则遭到了商业逻辑的践踏,公众利  相似文献   

17.
现在,当我们谈论法制类新闻的时候,我们真正关切的是什么?是新闻还是法制或是法治,还是猎奇还是获知?被娱乐化的法制新闻往往在具有娱乐价值的兴奋点上下功夫。强调案件的故事性、情节性、猎奇性;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不再重视客观冷静的报道、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追求或恐怖、或奇异的感官娱乐体验。  相似文献   

18.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辙,但实际上有着较大区别。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它是基于现代人文化娱乐需要的一种新闻信息产品。而新闻的娱乐化是指新闻报道中反映出的一种思想以向,如强调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故事性、情节性、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成份。  相似文献   

19.
徐振祥 《新闻传播》2007,(3):40-41,43
新闻娱乐化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误区。湖南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是与其频道的品牌发展战略的影响分不开的。湖南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表现在内容上容易避重就轻,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件中寻找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过度强调新闻事件的故事性、情节性,使新闻事实故事化、文学化。走出新闻娱乐化的误区,是湖南电视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蓉 《青年记者》2012,(23):12-13
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新闻"主要指向软新闻,尽量软化硬性新闻.它的主要表征是加大、加强软性内容的比例和位置,并将其作为新闻重点,如犯罪暴力事件、明星花边新闻、名人轶闻趣事、极度煽情的新闻、体育新闻、灾难事件等,与此同时,则相应缩减严肃新闻的比例,并不竭余力地挖掘它的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