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最伟大的真理是最简单的,最伟大的训诫是最易理解的。但当简单的真理被赘言遮盖。通常不能让最需要它的人了解!之所以对这段话印象深刻。源自其中深刻的哲理,更折服于作者简单的描述!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由此,笔者联想到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该回归她的天然属性:简单!  相似文献   

2.
云博美文坊     
索蒙 《初中生》2007,(5):28-29
云博对你说:母亲的爱,我们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虔诚的心去领会。母亲总是用无言的行动来表达对子女至深的爱意,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答。请欣赏《不锁的门》、《饺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初读全文,理出脉络 师:当代作家梁晓声写了一部母爱题材的小说,叫《母亲》,记叙了母亲在养育自己和弟弟妹妹过程中的20多个小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慈母情深》,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8月19日 晴 所有的颜色中,我最贪恋青,好象贪恋一棵正抽枝的青裳树,《诗经》中,一开头就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中学学白居易《琵琶行》,我单记得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青衫,满含惆怅和伤感,那样生动别致。  相似文献   

5.
孟郊的《游子吟》是我们很熟悉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大家普遍认为慈母就是慈爱、慈祥的母亲,《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也是说跟严父相对应的慈祥的母亲,但实际上,“慈母”最初的含义和“慈爱、慈祥的母亲”毫无关联.甚至让我们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该书对目前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母爱的文章进行了点评,认为母亲形象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如同圣女,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的母亲。《北京晨报》报道,  相似文献   

7.
难忘吾师     
张建坤 《教书育人》2007,(12):62-62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但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教书总是很认真.从未耽误过我们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给我们上的阅读课。她常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和美丽的童话故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儿童文学》上给我们选读了一篇名为《青蛙和蛤蟆》的童话。  相似文献   

8.
难忘吾师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但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教书总是很认真.从未耽误过我们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给我们上的阅读课。她常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和美丽的童话故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儿童文学》上给我们选读了一篇名为《青蛙和蛤蟆》的童话。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揭题: 1、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看谁最懂得欣赏好吗?(播放音乐《母亲》)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曾说:"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西厢记》的语言既有诗词般的绮丽华美,又有口语似的生动活泼,书的第四本《长亭送别》一折堪称代表。  相似文献   

11.
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12.
审美与通心     
耿聪 《河北教育》2006,(9):47-47
记得第一次课上许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最快乐的一次体验。我写的是自己和母亲的一坎深谈。因为那一次,心灵的沟通让我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愉快和安心。当时写完后还有些迷惑和不安,因为觉得这似乎与审美并无关系,怀疑自己没有领会老师的意思。第二次课上,老师便让我把自己的那次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之后许老师,总结了大家的体验,我们中间有35人写到了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的愉悦,而另外的32人则写了在大自然中体会到的美感,进而得出结论:通心就是美。我顿觉豁然开朗,之前的疑虑一扫而光。原来美的范畴可以如此广袤,不仅自然界中的美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和沟通所带来的快乐同样是美感。正如罗杰斯所说过的:“当我与来访者通心时,仿佛听到了来自天堂的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13.
我还记得,我当年听活的顺从了我的语文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在我初中的那个暑假,读了她向我推荐的《牛虻》,而不是《母亲》或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今我都佩服她的品位与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名今年夏天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谈及中学语文课时说了这样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文课至少不能让学生厌烦,不能让学生一无所获。同样一个作者的文章,不同的教师教,对我的影响真可说是天壤之别。初中时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样一篇能感动学生的文章,老师作了一点客观的叙述,只说:‘这是怀念母亲的记叙文,读后要弄清楚叙事要完整,有头有尾。’课就这样流失了,心中未留下半点痕迹。她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讲一讲、轻描淡写地讲一讲与己无关的事。高中学史铁生的《合欢树》,老师教得激动万分,甚至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坦露在学生的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体验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在大难临头,精神濒于崩溃的情况下,母亲是最无私最有力的支撑和抚慰。两年过去了,老师唏嘘的神情和文中一个个形象镌刻在我心里,我第一次认识了邻居的真挚情谊,我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无私无价,‘悲伤也成享受’,那无言的悲痛常在我脑中萦绕。后来,我自己也去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只有一种平面的感觉,缺少了老师教《合欢树》的震撼。老师教课总要有点打动学生心灵的话啊!”  相似文献   

15.
将军情怀     
拜访迟浩田将军,缘于一次题为“真情人生”的征活动。他发表在2006年母亲节那天《人民日报》艺副刊上的一篇散《怀念母亲》,荣获此次征活动的特等奖。而举行颁奖典礼时,将军去了南方,后来,我们代表组委会前往他的家中补颁奖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罗贝 《初中生》2007,(5):46-47
尘衣拨号:5月又来了!正如前面的诗歌《母亲》中所问,你能体会出“母亲”的含义吗?本月特别编辑《母亲》《从此,烛光已远》和《蝴蝶儿满天飞》等文章,希望大家多给母亲一些真诚的祝福,不仅仅在“母亲节”这一天。当然也愿意我们的母亲,能多给予子女一些温暖,只要不是溺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母爱深深     
导读:有人说,母亲是烙在心灵深处永远的感激。是母亲给我们生命,我们得以在芸芸众生中尽情挥洒自己的灵性;是母亲陪伴我们成长,我们得以在大千世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仔细想来,母亲的一段话语,一个普通用物,也许就是我们心中永不消逝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送“饭”     
我记得劳伦斯在他的著作《爱》中有这样一句话:“奉献的伟大在于,它不需要回报,暗合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一瞬间,我觉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就是精神粮食——“饭”。  相似文献   

19.
说起母爱,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神圣而温暖的。罗曼·罗兰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惠特曼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  相似文献   

20.
一、联系旧知。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学期我们一起学习过的两篇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和《赶海》吗?想一想,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