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六十年代初激光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光学的面貌,而且对整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说,在激光出现的最初二十年中,人们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激光本身的特性,那末到八十年代,人们已经更多地关心激光和其它学科领域的交叉.大家都在考虑,利用激光的固有特性,把激光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样做反过来对激光的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事实证明,这种想法会给其它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深刻的变化.激光与物质以及与材料科学的交叉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武汉团结激光(集团)公司(后简称团结激光公司)的迅速发展引起国内外激光业界普遍瞩目和称道。10年来,在陈海斌董事长的带领下,团结激光公司与时俱进,跨越发展,形成了1kW~5kW高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产品系列,在国内激光加工应用领域创造了18个第一,数控激光切割设备系列产品居国内第一,世界排名第九,连续三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5%以上,率先实现了对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出口,成为我国最大的高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团结激光”也成为了我国激光业界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4,19(10):26-28
我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激光系统制造商,主要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工业/医疗激光全面解决方案,是“武汉&;#183;中国光谷”的核心企业之一。我公司现有员工850人,其中国家级专家、教授级高工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研骨干185人。公司多次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在激光技术领域创造了20多项全国第一,为我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汽车、钢铁、冶金、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03年楚天激光完成工业总产值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激光焊接机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激光医疗设备生产基地以及亚洲最大的激光工艺品生产基地,为建设世界知名的激光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海涛 《科学中国人》2013,(12):106-107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近年来.温州市大力扶持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激光应用、半导体照明、光通信为特色的产业链.涌现出了一批高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徐阳 《世界发明》1998,(10):18-20
激光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这种高新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激光技术的新用途,以便使这门高新技术得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下面介绍激光技术新用途的一些典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中国激光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激光”一词是“LASER”的意译。LASER原是Light amDlitF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 on of radiation取字头组合而成的专门名词,在我国曾被翻译成“莱塞”、“光激射器”、“光受激辐射放大器”等。1964年,钱学森院士提议取名为“激光”,既反映了“受激辐射”的科学内涵,又表明它是一种很强烈的新光源,贴切、传神而又简洁,得到我国科学界的一致认同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2006,(2):64-64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的世纪,发明发现之多是以往世纪无可比拟的。《20世纪发明发现》一书收录了20世纪一些重大的发明发现。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天文学、数学和数字技术、计算机,物理学及物理技术,激光技术,化学、化工、地学、气象、水利和海洋工程,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农学、林业,牧业和渔业、现代医药卫生、环境科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航天航空,能源、材料科学,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8.
一、激光切割技术的发展概况激光器的发明,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激光器研制成功后不久,便被应用于材料的切割。目前,激光切割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激光加工技术。用激光器切割金属材料发展较慢。这是因为金属表面对激光的反射高,热传导性好。因此用激光切割金属需要的平均功率较大。近几年,由于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激光器使用寿命的不断提高,使激光切割金属的技术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而用激光切割非金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LSCM)及微束激光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激光三角法测量的误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光三角法测量是三维曲面非接触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测量精度受到本身结构和被测物体特性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三角法测量的原理,通过对一种型号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实验,对激光三角法测距由于被测物体表面特性不同和变化所引起的误盖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井针对不同误差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抓住最短时刻 激光曾被视为神秘之光,并已被人类广泛使用。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更为奇特的光——飞秒激光,飞秒激光是人类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短脉冲光。它在瞬间发出的巨大功率比全世界发电总功率还大。科学家预测飞秒激光将为下世纪新能源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激光的历史还不到40年,是目前人类观察发现微观世界,揭示超快运动过程的重要手段。而且众多科学技术的研究因此获得了突破性发展。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一飞秒就是10-15秒,也就是1/1000万亿秒,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SCAN-195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74例(138只眼),近视散光的患进行治疗,PRK组近视度数在-1.00--5.00D,散光度数在-0.50--3.00D之间的患,共61只眼;LASIK组为近视度数大于-5.00D伴散光或散光度数大于-3.00D的患,共77只眼。结果:术后视力;所有病例均随访1a以上,PPK组视力均≥0.5,其中91.98%的患≥0.8;LASIK组视力均≥0.5,其中90.12%的患≥0.8。结论:PR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采用钨极氩弧焊、激光焊、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变形镁合金AZ31B,系统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结果发现,氩弧焊的焊缝表面成型较好,但接头深宽比小、热影响区宽且组织晶粒粗大,试样的抗拉强度较低;激光焊接头深宽比大、几乎不存在热影区、组织晶粒细小、基本无焊接变形,试样的抗拉强度较高;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焊缝的表面成型接近氩弧焊,其深宽比及组织晶粒度接近于激光焊,且焊接变形小,接头强度抗拉强度接近母材。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充分利用了激光和电弧相互作用的优势,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无论是在接头质量,还是在生产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高质高效的镁合金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4.
诚夫 《世界发明》1998,(12):17-17
激光是一种令人惊异的光线,有着奇妙的特点:高亮度,比太阳亮得多;极好的单色光;定向性好,发散光很小;具有相干性:激光自被发现以来,已在许多领域大显身手。例如,在医学上,医生用激光为病人做极其精密的眼科手术;在军事上,出现了激光枪、激光炮,美国还在试验用激光打卫星;在工业上,有激光唱机和光碟等。科学家们正为激光开辟新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近年来激光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各种激光手术及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用激光器件、激光设备和激光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向。文中包括作者的一些工作以及对发展我国激光生物医学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付丽娟  杨景芝 《科技广场》2007,14(5):172-173
激光技术是高科技的产物,其产生又推动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开拓出许多新的学科领域,激光在电子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在7月5日,位于加州斯利福摩尔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激光型核聚变装置创造了破纪录的激光发射峰值功率和能量输出。激光型核聚变装置同时也可称为“国家点火装置”,该装置的激光系统激发192柬激光释放出超过500兆兆瓦(5000亿千瓦)的峰值功率和1.85兆焦的紫外激光能量,峰值功率是目前美国本土任一时刻功率消耗的1000倍以上,而紫外激光能量值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激光束能量100倍。  相似文献   

18.
碧声 《科教文汇》2005,(11):12-15
没有果蝇的生物学,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情景。将近一百年前,摩尔根开始在实验室里用香蕉喂养这些小东西,以射线、激光和化学物质等种种手段折腾它们,希望使它们发生变异。他那只著名的白眼果蝇,使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得以确立,遗传学因此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此后,果蝇作为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对经典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近年来还涉足神经科学领域。例如,对果蝇某个基因的研究.为理解基因一神经一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还为“性“这个永远的热门话题带来新的研究思路——以及谈资。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激光及其应用的基本特点、武汉激光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初步提出了发展武汉激光产业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奚小明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326-326,329
本文介绍了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的原理、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讨论了蓝绿激光通信相对于超低频(ELF)和甚低频(VLF)通信的优缺点。并认为蓝绿激光通信具有渗透海水较深,传输速率高、信息容量大、隐蔽性好、不影响潜艇的机动性、实时性强等特点,是未来对潜通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