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通称为庐山会议。而庐山会议后期,是指从7月2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错误地发动对彭德怀等的批判,到全会结束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反“右”倾斗争是指1959年7月从庐山会议开始反对以彭德怀同志为代表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斗争,这是“大跃进”之后的又一次失误。本来,1958年底,中央和毛泽东已觉察了“大跃进和公社化中的一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纠正措施。如1958年11月初,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就针对公社化运动中混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问题,提出划清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界限的必要性。他说,我国现在仍是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化仍是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1958年至1959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以两次郑州会议和庐山会议的召开为标志,党的领导集体总体上实现了对公社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以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即三级所有制的科学认识;但在庐山会议后期,党的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认识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4 8天的庐山会议 ,不仅是彭德怀个人政治生涯的悲哀 ,而是折射了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命运的多舛  相似文献   

5.
功勋卓著的彭德怀元帅在庐山会议上受到不公正对待,铸成一桩历史冤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在与党内其他领导人的交往和斗争中,充分展现出一个老革命家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实事求是、直言无忌,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理解同志、关心他人,顾全大局、委曲求全的高尚品质,同时也暴露出彭德怀性格倔强、策略不够的性格弱点。在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领袖专制、民主法治式微的年代,彭德怀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它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围绕三面红旗,毛泽东与彭德怀、刘少奇先后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而彻底纠正三面红旗错误的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彭德怀同志平反昭雪 ,庐山会议冤案被纠正 ,“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党史学界对于庐山会议的研究才得以开始。近二十年来 ,尽管在对庐山会议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不少困难 ,但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 ,这项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发表二十年来 ,经过史学界同志的努力 ,不少有关庐山会议的会议记录、讲话稿、笔记、会议文件等宝贵的历史资料被挖掘出来 ,目前已出版的有关庐山会议研究的著作已有十余种 ,如《庐山会议实录》、《彭德怀自述》、《庐山风云——— 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科技与创新 D纷争与动乱 2.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党的十四大上 3.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息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 A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B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彻底批判经验主义 D彻底批判主观主义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相似文献   

9.
论庐山会议转向的国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会议的转向,不但国内因素在起直接作用,国际因素也占有很重要的分量。这一点不容忽视。其一,毛泽东认为彭德怀等人对苏联和东欧八国访问归来后,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批评与苏联对“三面红旗”的攻击有内在联系;其二,美国及其操纵的中国台湾对“三面红旗”的污蔑与“万言书”语意雷同等,这些都促使毛泽东高度敏感“帝、修、反”的颠覆、破坏活动,于是扭转庐山会议“纠左”进程,大力反右。  相似文献   

10.
《老年教育》2002,(12):16
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后,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批斗彭德怀与黄克诚.在批斗过程中,吴法宪揭发黄克诚犯有"贪污"黄金的问题.一向被认为清廉无私的黄克诚顿时成了"大贪污犯",甚至有人造谣说黄克诚此举是"为军变准备经费".  相似文献   

11.
从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的遭遇来看,庐山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存在一些问题:“左”的指导思想仍占主导地位;阶级斗争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错误发展;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和民主制度不完善;高估国际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坚贞本色     
程中原 《科技文萃》2000,(11):96-99
上庐山时的忧虑 1959年6月中旬,张闻天刚动过一个小手术(切除脂漏性疣).出院不久,接到中央通知:7月初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否参加,由他自己决定.在张闻天的工作日程表上, 6月19日起是外交部务虚会,会期一周,6月下旬结束.同7月初庐山会议没有冲突.庐山会议预定的议题是: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张闻天深感重要.6月21日,他顺便到彭德怀家聊天,问彭德怀去不去庐山.彭德怀说:这一家伙跑了东欧七国和蒙古,刚回来,太疲劳,不想去了.张闻天劝他:中央开会,还是去好.能多少听一听也好.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庐山会议上对彭德怀的错误处理,蓄意颠倒历史,给彭德怀罗织了种种罪名。本文仅就一九二九年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会同王佐部队守卫井冈山的历史,彻底揭穿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污蔑彭德怀“不顾井冈山人民死活,犯了逃跑主义路线错误”的无耻谰言,恢复彭德怀在这段历史中顾全大局守井冈,突围脱险保力量的本来面目。彭德怀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入党才半年多,就在白色恐怖的形势下,于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滕代远、黄公略  相似文献   

14.
彭德怀"八万言书"是指他在1962年6月16日写给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一封长信。彭德怀写这封信的根本诱因是不满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说他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而且这个集团是反党的,他决定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上书为自己申辩;彭德怀上交给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这封信因受国际国内特殊时局的影响,不仅没能起到为自己辩护的效果,相反,还引起毛泽东的警觉,指责他想翻案,从而遭致进一步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1962年初,中国共产党召开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6月份彭德怀曾向党中央写出申诉,请求党全面审查他的历史。为什么党中央不给彭德怀平反呢?对这一问题,史学界虽有争议,但不外乎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起,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多次提议各级领导干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毛泽东发表了许多谈话,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并且论述了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的问题。后经集纳整理,节选其中的部分内容收入《毛泽东文集》第8卷。《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篇代表性著作,对研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56年初,毛泽东开始旗帜鲜明地批判教条主义,虽不彻底,但在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随着批判教条主义向反修正主义的转变。1958年毛泽东再次试图冲破教条,结果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挫折中毛泽东重新强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了认识建设规律的重要性。并从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适时提出的,其实质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商品市场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毛泽东结合我国的国情,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过正确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列宁与毛泽东相关思想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1958年12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后,彭德怀于21日上午从长沙来到平江,调查研究,了解下情。他除听取县委汇报外,还深入到公社、中学、医院、展览馆等处实地考察,并分别召集了工人、农民、学生、老红军等进行座谈,了解到许多实际的情况。尔后,在庐山会议期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如实反映情况的信。在“左”的路线的困扰下,虽遭厄运,但他那忠诚正直、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敢于为人民代言的精神,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20.
1938年,伯伯彭德怀与浦安修结婚,经过艰难的战争年代,已习惯于夫妻两地生活的他们,直到建国后总算有了一个家.由于1959年庐山会议的原因,两人由中南海的住处搬到了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