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时,学生的一心理很复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谈话背景、不同的谈话时机、不同的谈话语气等,都可能导致学生不同的心理。因此,班主任在和学生谈心之前,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号准他们的脉搏,设计出科学的谈话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海芳 《广西教育》2007,(11A):46-46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显得尤其重要。在十年的工作实践和不断的学习中,我摸索出了四个与学生谈话的契点。在与不同的学生谈话时,掌握其不同的心理表现,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能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海南教育》2013,(6):61-62
<正>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既辛苦又烦恼,每天面对着不同问题的学生,既要纠正学生的行为问题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班主任要想帮助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常常需要与该生进行耐心、反复、细致的谈话,心理疏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学生谈话也是一门艺术,也是考量我们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一个因素。谈话的内容、技巧、方法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因此,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与家长、学生之间的谈话普遍存在着"信息差",这种"信息差"会导致班主任谈话"失效"或产生"负效"。"信息差"的产生以及不易被班主任注意,主要是由于班主任不了解谈话对象的心理需要和自认为"好心"导致的。要避免与家长、学生谈话的"信息差",班主任就应在了解学生和家长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讲究谈话艺术,从而保证谈话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既辛苦又烦恼,每天面对着不同问题的学生,既要纠正学生的行为问题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班主任要想帮助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常常需要与该生进行耐心、反复、细致的谈话,心理疏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学生谈话也是一门艺术,也是考量我们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一个因素。谈话的内容、技巧、方法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因此,  相似文献   

6.
谈话是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谈话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状况及心理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文章论述了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注意的事项及原则,分析了表扬谈话和批评谈话、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的艺术及技巧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通过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如果班主任在每次交谈时能把握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可以使谈话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哪些心理呢?1.揣测心理:被班主任突然叫去办公室的学生心理一般都较复杂,不知是“喜”还是“忧”。他们都十分注意班主任的表情、语气和动作,此时班主任应马上坦陈谈话的原因、目的,不要绕圈子,以利于交谈的顺利进行。2.惶恐心理:学生不知班主任将如何发落自己,情绪紧张、激动、惶恐不安,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班主任应首先想法消除学生的这种心态,话语要自然,…  相似文献   

8.
李敏 《双语学习》2007,(6M):103-103,105
谈话是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谈话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状况及心理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文章论述了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注意的事项及原则,分析了表扬谈话和批评谈话、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的艺术及技巧  相似文献   

9.
表情的心理效能。班主任亲切、真诚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班主任要根据不同情况,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忧、哀、乐。距离的心理效能。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师生要尽量坐得近一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尊重,而且有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细微的反映,准确地捕捉到学生流露出的思想,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谈话的角度、内容和方式等,有效地提高谈话的效…  相似文献   

10.
胡子扬 《教师》2012,(16):30-30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在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经常找学生谈话。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理、心理的不同步发展让他们时常出现逆反现象;信息高速发达,一些不良思想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也产生干扰等。这些因素导致班主任的谈话常常面临新的困境:谈话手段单一,学生触动不大;谈话内容枯燥,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老生常谈;谈话没有效果,学生我行我素,“涛声依旧”,等等。  相似文献   

11.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常常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之间沟通,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现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比较复杂,如果谈话的方法或时机选择不恰当,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人性格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以下是儿种常见的学生性格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师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转化”是学校教育中的永恒课题,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多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要使后进生发生转化,必须注意谈话方法。1.要创设和谐的谈话气氛。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应创设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我觉得,不管是环境气氛还是学生的心理气氛,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气氛的浓与淡、好与坏,会使谈话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和谐的谈话气氛能消除学生因谈话而引起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防御心理、抵触心理、恐惧心理,能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和谐谈话气氛的创设首先要求班主任对谈话有…  相似文献   

13.
与学生个别谈话,是班主任经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的重要方法。怎样提高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教育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营造轻松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班主任找学生个别谈话时,学生普遍存有这几种心理:一是揣测心理。谈话前,学生因不知道谈话的内容,往往作出种种揣测:老师为何找我谈话?我做错了什么?谁告了我的状?等等。二是防御心理。有的学生做错了事,而又幻想老师可能还不太了解,故谈话时表现得很“镇静”,面对老师的提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或推脱,或搪塞。三是对立心理。…  相似文献   

14.
浅谈班主任的谈话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正确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敢于谈出自己的心里话,又要使学生产生一种比较愿意接受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一些谈话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一定要具备谈话的能力,那么班主任如何进行谈话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纪延淑 《山东教育》2005,(19):36-36
班主任通过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如果班主任在每次交谈时能把握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可以使谈话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哪些心理呢?  相似文献   

16.
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总是期冀通过对话,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如果谈话的方法或时机选择不当,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谈话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据此设计出科的谈话内容与方式。 “蛮横型”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谈话持敌对态度,与他们谈话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注意收集有关材料或事实,精心设计好谈话内容和方式,并考虑好谈话受挫后的应变措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7.
同学生谈话,是班主任的一项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是了解、教育学生的极好时机。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不同的谈话对象,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正确地把握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指出醒悟点,挖掘闪光点,找准相容点,激发内燃点,打开启动点,能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显得尤其重要。在十年的工作实践和不断的学习中,我摸索出了四个与学生谈话的契点。在与不同的学生谈话  相似文献   

19.
进退有度、左右有局的谈话技巧是班主任进行思想工作、实施正面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选取中学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的谈话角度,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倾心而谈,幽默暗示四方面探讨师生间的谈话技巧,以期能帮助学生"药到病除,言至心开"。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话,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样就使谈话具有一定的难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提高谈话效果,必须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