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认为暗物质与暗能量存在于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另一个宇宙之中,并且它们与我们所处的宇宙的膨胀有密切的联系。暗物质极有可能就是科学家所描述的反物质,它的许多性质与我们所熟知的物质的性质恰好相反。例如,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物质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可是在暗物质世界里,暗物质只有吸收能量的性质,因此作为一种能量形式的光也休想逃离它的魔掌。所以假如有光经过暗物质区域时,光只能被吸收而不能被反射。这样,暗物质区域就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黑洞”,暗物质通过这种不断吞噬能量的方式,在它的中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高密度的能量,这…  相似文献   

2.
黑洞一家亲     
姜岩 《百科知识》2003,(2):28-28
如果一个天体质量足够大、体积足够小,那么它的引力大得就会连光都逃不出去。这种天体就是黑洞。黑洞有许多古怪的脾气。原先人们认为黑洞是静止的,后来人们发现多数黑洞应当是旋转的;原先人们认为黑洞是“只进不出”的守财奴,后来人们发现黑洞在吞噬周围物质的同时也向外发出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3.
希格斯粒子是科学家彼得·希格斯设想中的一种亚原子,这种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粒子与宇宙中的普通物质相互作用,才导致了这些物质有了质量,形成了宇宙中的万物。但是,我不太赞成这一个观点。我认为,物质是由希格斯粒子吸收了能量而产生的:在宇宙诞生的那个大爆炸当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同时也诞生了大量的希格斯粒子,而希格斯粒子不断吸收大爆炸产生的能量从而转化为有质量的物质,导致了宇宙中的万物诞生;而宇宙中的能量在通过希格斯粒子转化为物质后,能量开始不断减少,宇宙的温度也在不断下降,直至降至现在的宇宙微波辐射温度2.7k。照此…  相似文献   

4.
正如时间有实、虚之分一样,我认为速度也可分为实速度和虚速度。实速度是小于或等于C的速度。是实物质可以达到的极限速度。而虚速度则指两个不同时间之间的感应速度,或许是通过某种虚粒子来相互感应。它是指大于C的速度,是虚物质“传播”的速度。所以并未与相对论相矛盾。  相似文献   

5.
最要命的“干净”武器 在科幻影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主人公开着反物质动力飞船,用反物质枪械参与外星战斗。其实反物质早已不是科幻,从193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一直在研究反物质。各种基本粒子的反粒子也早已被科学家发现或制造了出来。我们知道,反物质和物质湮灭时,物质全部转变为能量释放出来,反物质是最有潜力的能量来源,用于武器和动力原料,可以说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正>我认为物质与能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物质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并不是由物质所携带的,而是物质变化时,由物质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也可以说物质是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真空玻璃瓶     
一般认为,玻璃瓶中的空气被吸完后玻璃瓶内即为真空,这种观点对不对呢?其实,在吸完空气的玻璃瓶中,还有两种物质,那就是光物质和场物质。假设在玻璃瓶当中没有光物质,那么我们将无法看到玻璃瓶内部,因为它的内部应该是黑暗一片。如果我们看到玻璃瓶的内部,就说明玻璃瓶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8.
像父母“发明”孩子一样娄灿义在宇宙中必然存在着一种能了解与控制宇宙的思维体系。并且人类通过某种关系。一定能够控制能量与物质的运行。这种思维体系,就是以发明发现原理为前提而产生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狭义发明发现原理的一般程序。人类在发明发现时必须具有某...  相似文献   

9.
水滴石穿,人们总认为水流长时间冲刷石头就会出现这种现象。随着高速摄影机的发展,利用每秒1500张的摄影机拍摄液滴“着陆”的情形,科学家发现,液滴在下落过程中内部容易产生气泡。在着陆时,水滴由圆而扁,然后四散溅开,在这一瞬间,水滴中的气泡爆破,能量在很小的体积内爆发出来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时代》2006,(4):111-111
A: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星尘”项目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在彗星“维尔特二号”的尘埃粒子中发现了只有在高温下才能生成的物质。这种物质是橄榄石,就是硅酸镁和硅酸铁组成的晶体,它通常只有在极高的温度下才会形成。在地球上,科学家目前只在火山岩中发现过橄榄石,而在彗星上的发现还是首次。“星尘”项目的科学家除了橄榄石以外还发现了含有钙、铝、钛等金属元素的晶体,它们都只是在高温下才能生成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世界是由多种多样的物质所组成的,物质又是在空间和时间中不断地运动着的,因此,物质具有多维性,运动着的物质所产生的作用力是物质的第五维空间。 什么是物质?革命导师列宁是这样正确地阐明了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而运动则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运动性,决定了物质的存  相似文献   

12.
生命无时无刻不与水有关,细胞的大部分组成是水,其中各种蛋白质与组成生命的物质都在其中,并依靠水为载体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链接。水是生命之源,它使没有生命的星球诞生了生命的基本单元:蛋白质。细胞的大部分组成成分是水,不提别的,光是成人身体就含65%的水。人在出生之前,受精卵细胞中97%是水,即使之后随着人的生长,这个比例会有所降低,但临终前水仍占到人体体重的50%。在所有的已知液体物质中,水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多,而了解得最少的物质。直到今天,我们还无法解释为什么4℃时的水比2℃时密度要大。先前认为水是由一个一个化学式为H_2O的分子组成,但是现在科学家才发现,它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的分子团组成,因此,水才有我们所不知道的诸多特性:在0℃以下还保持液态的过冷水,-110℃下成为极端黏滞的玻璃水,在500℃才会发生汽化的聚合水……一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竟然有如此多的未知。  相似文献   

13.
读者互动     
回答2005年4期湖南省祁阳县浯溪镇百花小区冯杨晴读者关于“为什么绝对零度无法超越?”我们认为,绝对零度大约等于-273.15℃,被称为“绝对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最低温度。按照分子运动理论,在绝对零度时,原子的运动将会完全停止,并且物质的体积应当是零。由于物质内部各个原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人们知道了原子的结构。在研究原子核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中子、质子,中微子、阳电子、各种介子、超子等基本粒子,知道了它们的特性和转变。在另一方面,人们已经能够从原子核中摄取大量的能量,制造各种各样的同位素,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是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劳动的结果。这当中,人们也经历了曲折的漫长的途程。“物质之谜”这本书,为我们概括地叙述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史。古代的哲学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东西是由土、水、空气、火四种“原质”和热、冷、湿、干四种“元行”按各种比率互相混合而成的。人们认为金也可以由“不贵”的东西炼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发现,一类被称为“碳质球粒陨石”的陨石中,包含着糖类等有机化合物,而这些有机物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地球生命的起源物质到底来自何方,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两块珍贵陨石引人关注的陨石有两块。第一块是1969年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北部的默奇森镇(南纬36°37′,东经145°12′)的“默奇森陨石”。陨石在闯入大气层时,破碎成七零八落,散落  相似文献   

16.
宇宙全息论是一种揭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奥秘的新的思维方式.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全息系统.宇宙全息论认为:“宇宙全息统一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反映的.各种物质(包括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都可通过中介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又通过信息相互反映,既是信息宿主,又是信息源.“   ……  相似文献   

17.
许多科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脑容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智商的高低.在民间,也流行着"男儿头大好文章"这种说法.生活中,当人们对一些头脑简单、做事欠考虑的人进行评论时,常常会这样说:"你这个人真是没有脑子."  相似文献   

18.
人们很早就已使用火,累积了取火的技术。但是物体为什么会起火?火是什么样的物质形态,却长期困扰着人们。18世纪初,有人提出一种学说,认为可燃物质中存在着“燃素”,当物体燃烧时它以光和热的形式逸出。后来,物体燃烧的氧化说才取代了错误的燃素说。原来“火”就是某些物质在较高温度时与氧气化合而发热发光的剧烈氧化反应现象。火焰指的是物体燃烧时所生成的发光、发热的气体区域。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许多预测对象不但受到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和错综复杂关系的影响,还常常受到自然界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使预测对象的发展表现得杂乱无章,似乎没有规律。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事件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科学的预测正是探求客观规律的有力手段。如果人们能够从以往发生的事物中,采用正确的观点和认识方法,去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大凡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批改作文费事费力又乏人。虽然一篇作文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去批改,但一旦到了学生的手中,他们最关心的是分数而不是老师的批改。最多把错别字订正一下,更别说从老师的批改中能获得写作的知识和技巧。教师的良苦用心也付之东流。看到这种现象,我总在想:教师批改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得到发现并解决。如果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相互学着批改,他们的作文训练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呢?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激发自改兴趣要会帮助别人批改首先必须会自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