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智慧,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那么,什么是教学智慧呢?书面解释如下: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这是《啄木鸟和大树》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师通过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了解大树由枝繁叶茂变成一棵枯树的过程 ,从中懂得“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的道理。在课临近结尾时 ,教师设计了一个“想像剧场” :假如大树变成枯树时 ,啄木鸟又飞来了 ,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学生轻轻议论后 ,教师请学生来表演。A组表演 :啄木鸟飞来了 ,大树非常后悔地说 :唉 ,都怪我当初不听你的话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啦 !B组表演 :啄木鸟飞来了 ,大树拼命喊 :救救我啊救救我 !啄木鸟便飞过去帮它捉虫 ,大树又恢复了健康。还有一组上来 ,演啄木鸟的同学对老…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课文内容大致如此:小青蛙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他问啄木鸟,啄木鸟说:“给大树捉虫最快乐。”问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问蜜蜂,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小青蛙回家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水牛、蜜蜂说的不一样呢?”妈妈说:“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教师在上课时主要展开了三个环节:一是先让学生说说做什么事情最快乐。孩子们说:“看动画片最快乐”、“过年最快乐”、“逛公园最快乐”、“得到压岁钱最快乐”等等。接着让学生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听课,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这几句话,让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有的说:“他被烈火活活地烧着,还一动不动,真了不起。”有的说:“邱少云肯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样,在心里高喊: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一位同学说:“我被开水烫过一次,那种疼痛实在难忍,当时我什么也没想,  相似文献   

5.
汪圣元 《四川教育》2005,(11):26-28
教学应该是把人教聪明、教高尚的活动,它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启迪智慧,教化人类,传承明。教学活动不应该是机械的知识灌输、传递过程,还应该有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有的教师能巧妙地“引入”,创设的情境既富有魅力又符合学情;机智地“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化冗繁为明快;高明地“点拨”,举重若轻,一语道破。即使是“传授”,也是条分缕析,简洁明快,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凭什么?智慧!惟有智慧才能铸就开启灵性的钥匙。我们的教学需要智慧。这智慧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品格高雅,课堂自然充满清新,充满灵性。[编按]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以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只有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生成的各种问题,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着教育智慧。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学习的智慧     
一个学生诚惶诚恐地来请教他的老师:“老师,请问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这个学生的老师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笑了笑之后反问学生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学生想了想,说:“我以为.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所谓智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上说:“辨析判断、发明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不是汉语言学家.对“智慧”这个词语的外延和内涵没有做专门的研究,不敢妄下定义,但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分明地感觉到智慧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能意会得到的。它是一个闪动着生命光芒的美妙词语.是无限创造与力量的象征。所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智慧,即使是像霍金这样高度残疾的人。智慧也没有离他而去.相反,智慧在他身上发出了更为耀眼的奇光异彩.他的人生也就熠熠生辉.因此我要说的是:生活中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精彩!  相似文献   

9.
郭秀娟 《师道》2003,(4):12-13
教育需要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育有智慧的人才。可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智慧的教育却比比皆是。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哗,教师便拿起教鞭往讲台上猛力一拍,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某位学生因某事犯了错,教师往往是紧抓不放,要么是面对全班学生,把他批个体无完肤;要么是将其拎进办公室,一顿冷嘲热讽,甚至拳打脚踢。还有的教师会借题发挥,罗列出他以前的若干不是。凭心而论,有一点我们应该承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出发点应该说是好的,可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落个教师生气,学生埋怨。说…  相似文献   

10.
“教师智则教学智。”教师“智”,更多地表现在:课堂是否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习”为核心。这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而是对教育使命的新认识。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新挑战,教师的“主导”方式、时间发生了变化.但“主导”作用不削弱。优秀教师应当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以为.课堂上留给学生“说”的自由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晋瑛 《四川教育》2005,(11):33-33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没”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 教师工作垦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2.
卢俊 《现代语文》2006,(10):67-68
坛巨匠巴金先生已离我们而去。在纪念巴金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想起他晚年所提倡的“说真话,讲实话”的教诲。巴老正是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用真性情昂首走过他的101个春秋。他的这种精神不由得使我想起今天年轻的语教师,他们在接受时尚生活洗礼时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体温”,在教学过程中有的仅仅是教参的冷眼、应试教育的酷刑,他们在解读教材时没有自己的感悟,没有巴老的“说真话,讲实话”的精神,没有自己的真性情,有的甚至懒于和本对话,借助各式教辅资料上演各种虚假的“语戏”。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智慧要靠智慧来培养”。我们的教育确实需要具有智慧头脑的教师,去营造具有智慧氛围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人蕴藏着极大的智慧,但这种智慧需要教育才成为现实。课堂作为实现教育的主渠道,其作用是巨大的,忽视课堂教学改革不利于挖掘智慧的潜能,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历史课作为中学教学的主课程,面对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教师应该怎么办?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夸美纽斯说“假如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于无知之中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现代科学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才会努力去认识它、探究它、占有它。因此,注意和兴趣是主动获取、乐于探究的两个支点,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说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情境,然而真要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原以为自己设想好的教学情境会被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所打乱,此时就需要教师冷静地运用教学智慧采处理。郭老师刚上第一节课便遇到了令他尴尬的事——学生当场给他编顺口溜,嘲弄他。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板起脸严肃批评那住“大笑者”.以维护课堂秩序和教师的尊严,二是不理那位“大笑者”.力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开.将教荤纳入自己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位教师都渴望能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事业有所成就。那么,如何成为一名领导信任、家长信赖、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呢?笔者认为,在主动进取和自我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教育智慧,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智慧型的教师最为关键。一、做有教育智慧的教师用教育理论去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是快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教育理论是集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之大成,几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现实中,教师常常在教学实践的一些困惑中苦苦地摸索,却不注重从理论中汲  相似文献   

17.
陈桂生 《福建教育》2005,(9A):12-13
本刊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教授陈桂生先生为本期“视点”专栏撰写关于教育智慧的文章,蒙陈先生欣然俯允,著文从教学机智的角度对教师的“智慧”作了精辟的剖析,在此特致谢忱。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追求并践行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的教育境界,是促使教学功能从.“知识”到“智慧”转化以及从“智慧”到“成人”转化的桥梁。教师教育智慧又是一个内涵丰富、和谐互补的完整系统,倘若把教师教育智慧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对学生的爱是智慧之树滋生的土壤,广博的知识是为其输送水和无机盐的根系,宝贵的实践经验是支撑其巍峨身躯的枝干,勤奋的教学反思则是那能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茂盛绿叶。  相似文献   

19.
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学实践需要教学理论,更需要教学智慧,教学智慧不同于教学理论,既不可学习又不可传授;它又不像教学技能虽不能通过理论学习,却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来形成,只有把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反思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不断趋向教学智慧的境界,所以,教学智慧非曲外铄,只能由自身提高自身,通过提高教学智慧才能体味教育实践活动的幸福,这便是教师应有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比较多地看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有其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有其睿智机巧的一面。在同学的印象中,教师永远是板着一副拒人千里的冷峻面孔。无论年长年少,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嵌入我们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中。一个发生在英国南部一所小学的故事,也许能够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新反思包裹在身上的这种“尊严”:一位教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