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使用配体巯基氧化吡啶,在合成Ti的配合物时意外得到标题化合物2,2′ 二硫代二(N 氧化吡啶).培养了其单晶,采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墿空间群.a=7.114(1),b=7.123(1),c=10.837(2) ;α=86.85(1),β=73.84(1),γ=89.55(1)°;Z=2;Dcalc=1.591Mg·m 3;R1=0.0273,wR2=0.0662.S S键长为2.0528(7) .该晶体为C H…O键合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C39H44N8O10:(NIT-1′-MeBzIm)2.(H3bta)(NIT-1′-MeBzIm=2-{2′-[(l′-甲基)苯并咪唑]}-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化-1-氧基自由基,H3bta=1,2,4-苯三酸),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372(12),b=8.705(15),c=15.65(3),α=100.81(3)°,β=97.47(3)°,γ=101.55(2)°,V=952(3)3,Z=1,Dc=1.369 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1047,WR2=0.2650(I>2σ(I)),F(000)=414.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分别在甲苯和水中,把锡粉与苯基对氯苯基氯甲烷一起搅拌加热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2c,晶胞参数:a=1.3460(11)nm,b=1.0508(8)nm,c=1.4286(11)nm.α=β=90°.β=97.875(13)°.V=2.002(3)nm~(?).Z=4,Dc=1.338g·cm~(-1),F(000)=840  相似文献   

4.
使用配体巯基氧化吡啶,在合成Ti的配合物时意外得到标题化合物2,2'-二硫代二(N-氧化吡啶).培养了其单晶,采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a= 7.114(1),b= 7.123(1),c=10.837(2)A;α=86.85(1),β=73.84(1),γ= 89.55(1)°;Z=2;Dcalc=1.591Mg·m-3;R1=0.0273,wR2=0.0662.S-S键长为2.0528(7)A.该晶体为C-H…O键合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微量钼的方法.在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钼(Ⅵ)显色,形成摩尔比为21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22为1.03×105L.mol.cm-12.4×105L.mol-1.cm1,钼含量在0~0.48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研究的新光度方法应用于食物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2,6-吡啶二甲酸经酯化和肼解后制得2,6-吡啶二酰肼,再与芳酰氯反应得到2,6-吡啶四酰肼,最后在SOCl_2存在下发生脱水环化反应,合成了2个2,6-二(2′-芳基-1′,3′,4′-噁二唑基)吡啶化合物,用~1HNMR、FT-I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无水哌嗪与 3 -溴丙酰氯反应生成N ,N′—二 ( 3 溴丙酰基 )呱嗪 .在无水磷酸钾催化下 ,该化合物与二硫化碳、胺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为新的化合物 ,其结构经1HNMR和有机元素分析所确证 .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经药效试验具有抗肿瘤活性 ,其在医疗上的应用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8.
以8-喹啉-1,4-丁二醚(BQD)的晶体为材料.用四园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学数据为:a=9.658(1),b=9.810(2),c=11.311(2),α=86.63(1)&;#176;,β=68.12(1)&;#176;,γ=63.94(1)&;#176;.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T,V=886.3(2)3,Z=2,Dc=1.30g/cm3,Mr=344.4,R=0.043.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显色剂 6 ,6″ 二甲基 4′ 苯基 2 ,2′ :6′ ,2″ 三联吡啶 (TPY)与Co(Ⅱ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pH 3 0的NaAc HAc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Co(Ⅱ )发生显色反应 ,形成稳定的绿色络合物 ,其λmax=337 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 0 3× 10 5L·(mol·cm) -1,Co(Ⅱ )浓度在 0~ 15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该方法直接用于维生素B12 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一个新的钴的[Co(C4H3N2CoO2)2(H2O)4](C4H4N2CoO2=4,6-二羟基嘧啶),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3.528(3),b=7.2240(13),c=13.001(2);α=90°,β=109.448(2)°,γ=90°;V=1198.0(4)3,μ=1.485mm-1,Dc=1.958 Mg/m3,F(000)=724,R=0.0302,wR=0.0894(I>2σ(I)).在配合物的结构单元中,Co原子与两个4,6-二羟基嘧啶和四个水分子配位,形成略有畸变的拉伸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单元[Co(C4H3N2CoO2)2(H2O)4]之间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相互交叉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自由基与铜的配合物[Cu(NIT-1'-MeBzIm)2Cl2].4H2O,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353(5),b=21.083(6),c=11.978(3),α=90°,β=111.964(3)°,γ=90°,V=4064.0(19)3,Z=4,Dc=1.277 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0786,wR2=0.2213[I>2σ(I)],F(000)=1636.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颖的配合物[Zn(H2O)6](NO2-C9H4O6)2-4H2O,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850(19)A,b=6.92(2)A,c=19.25(6)A,α=92.74(5)°,β=92.10(5)°,γ=118.13(3)°,V=802(4)A3,Z=1,Dcalc=1.562g·cm-3,/I,=0.869mm-1,F(000)=388,R1=0.0787,wR2=0.2106.在配合物结构单元中,zn原子与六个水分子配位,形成略有畸变的八面体阳离子基团,阳离子基团和5-硝基-1,2,3-苯三甲酸负一价阴离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形成二维三明治状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一种新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2-噻吩甲酸(5-氟尿嘧啶-1-基)甲酯的合成.用1HNMR、13CNMR、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晶体结构,同时分析了热性质.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晶胞参数为:a=9.6134(14),b=4.8381(7),c=24.534(4),α=90°,β=97.289(3)°,γ=90°;Z=4,F(000)=552,R1=0.0616.  相似文献   

14.
乙酰丙酮、邻苯二胺与高氯酸以1∶1∶1的摩尔比在苯溶剂中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红外以及X-射线晶体测定,确认了标题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标题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2H26N4Cl2O8,Mr=545.37,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7.4184(9),b=18.434(2),c=18.535(2),β=95.892(2)°,V=2521.2(5)3,Z=4,Dc=1.437 Mg/m3.结构偏差因子R1=0.0839,wR2=0.2488.  相似文献   

15.
黄尊行  江丽芳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5):107-111,124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H3NCH2CH2NHCH2CH2NH3)2[(HPO4)2Mo5O15],Mr=1121.99)并得到单晶,晶体衍射实验发现其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0.980 6(2)nm,b=0.995 2(2)nm,c=1.468 0(3)nm,α=95.46(3)°,β=98.88(3)°,γ=95.70(3)°,V=1.399 6(5)nm3,Z=1,Dc=2.648 mg/m3,(MoKα)=1.199 mm-1,F000=528,最终R=0.042 1,wR=0.099 7,GooF=1.034.配体由一个[(HPO4)2Mo5O15]4-簇阴离子和两个质子化的二乙烯三胺组成,化合物中端基氧与有机胺之间存在大量的氢键作用,使其连成一种新的有机-无机杂化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配位聚合物[Zn2(pydc)2(4,4’-bipy)(H2O)6]n.2nH2O(H2pydc=2,4-吡啶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0.023(2),b=13.941(3),c=11.239(2),β=106.478(3)°,V=1505.9(5)3,C24H30N4O16Zn2,Mr=761.26,Dc=1.679g/cm3,μ(MoKα)=1.675mm-1,F(000)=216,Z=2,R1=0.0364,ωR2=0.0607.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C5N2H6)3(C5N2H7)3[(PO4)Mo12O36]·2H2O,Mr=2403.00)并得到单晶,晶体衍射实验发现其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3.316(3),b=22.414(5),c=20.063(4),α=90.00(4)°,β=100.743(3)°,γ=90.00°,V=5883(2)3,Z=4,Dc=2.713Mg/m3,μ(MoKα)=2.608mm-1,F000=4604,最终R=0.0596,wR=0.1345,GoF=1.042.配体由由簇阴离子[(PO4)Mo12O36]3-之间通过端基氧与2-氨基吡啶形成氢键而相互连接,中间填充了一些水分子及2-氨基吡啶.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C6H6C lNO3S)2(H2O)2,测定了其结构.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8626(8),b=11.7993(17),c=12.7680(18),α=88.286(2)°,β=87.534(2)°,γ=84.121(2)°,V=877.5(2)3,Z=2,Dc=1.708 mg/m3,Rgt(F)=0.0418,wR2(F2)=0.0974,F(000)=464,数据完整度为99.3%,标题化合物含有3种氢键,形成一种三维网状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溶剂热条件下,MnCl2·4H2O,四氮唑-1-乙酸(1-tza)和邻菲罗啉(phen)在乙腈溶剂中反应得到一个新型单核配合物[Mn(1-tza)2(phen)2]·H2O(1),该配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在ab面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链与链之间又通过π-π堆积形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为:C30H24MnN12O5,M=687.55,空间群为P2(1),a=9.163 10(10),b=15.475 5(2),c=21.446 7(2),α=γ=90°,β=101.79°,V=2 977.04(6)3,z=4,Dc=1.534 Mg/m3,R1=0.046 8,wR2=0.136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