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量外来民工举家迁入大城市,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大城市政府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广州市的个案研究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对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上不到位、不完善.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城市政府应将其纳入城市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资助切实保障外来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2.
我校作为一所定点接收外来民工子女就读的初中,近年来每年都接收一定数苗外来民工子女就读.为了让外来民工的子女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把学校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的窗口,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是学校为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建立良好教育条件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女学校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相比,就读于上海公办学校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与学校和社会相适应,他们在上海公办学校中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充分接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指出上海公办学校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纳更多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是促进外来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北部五座城市为样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公办学校接收不畅,使外来民工子女上学难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担负起教育外来民工子女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北部五座城市为样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公办学校接收不畅,使外来民工子女上学难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担负起教育外来民工子女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林鸣法 《考试周刊》2011,(31):201-202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和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群岛新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外来民工举家蜂拥而入,已成为本市建设、发展、繁荣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流入城市,他们的子女在艺术教育方面能否缩小与城里孩子差距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本市外来民工子女艺术教育现状和在艺教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适应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考察了宁波市三所学校457名小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和学校适应状况.结果发现: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心理归属感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存在显著差异;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学生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建议外来工子女应从自身出发,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来工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加强家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发挥教育载体的作用,为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交流提供平台;社区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没有偏见地接纳外来工及其子女;政府应从政策上更多地为外来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人际交往障碍,放纵,焦虑等。外来民工子女存在这些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为外来学生群体创造一个健康、宜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兰州市一个穆斯林社区——柏树巷社区为个案,在对社区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状况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阐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期寻找解决城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并为改善其受教育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发生极大变革,社会劳力大流动,大迁移现象形成势不可挡的流动大潮,集贸市场浩浩荡荡涌进了庞大的外来劳动群体,加上企业结构调整,家庭结构变异,城市幼儿园里面临的是参差不齐的生源。在我们教育实践中发现,外来民工子女常常怯于主动与人交往;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两眼不敢看对方,显得十分拘谨、胆小,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不能友好与同伴相处,在游戏活动中独占玩具、争抢玩具现象普遍,攻击性行为较多,在学习活动中,爱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缺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外来民工子女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发展缓慢,幼儿缺乏交往的动机和能力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 ,几百万外来民工涌入上海。在旧有的体制框架中 ,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存在较大问题 ,它影响着教育的公平性、社会的融合度和城市发展进程。政府必须在修改相关法律的前提下 ,发挥上海优势 ,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渝 《成才之路》2009,(30):2-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外来民工携妻带子涌入到城市当中,中国教育的词典中因此多了一个名词——外来务工子女。广大的外来务工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的文化层次低,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同时,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以前都是就读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学校,那里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3.
我镇处于长江之滨.是镇江市的经济强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我镇经商务工,与此同时,他们的子女也纷纷进入我校就读。目前我校共有学生1800名,外来民工子女占60%左右,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偏僻的农村或山区。如何让这些学生享受与本地孩子同等优质的教育.让他们尽快地融人我校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状况和家庭学习环境做了认真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确保每一位外来民工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外来民工子弟就学问题成为社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外来民工子弟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学习能力等方面均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宜采取促进措施,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就学现状.构筑教育管理方面的平等环境;构筑平等的人际关系环境;构筑平等式的教育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民工子女的入学人数在不断地上升,而学生的素养却在逐渐地下滑,他们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之间的差距非常的大,作为语文教师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外来民工子女的写作能力则非常的差,这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自身情况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到底该如何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写作水平,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从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兴妹 《中学教育》2003,(11):22-23,12
背景 当我讲到《义务教育法》内容时 ,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的外来民工急剧增长 ,适龄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现有外来流动民工 1.2亿 ,其中处于学龄阶段的民工子女有 2 4 0— 36 0万人之多 ,由于诸多因素 ,他们中间除了一小部分人有幸进入了学堂外 ,绝大部分的都处于失学 ,或辍学状态……”我的这番话给学生的震动很大 ,他们认为外来民工对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也应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所以他们对于那些处于失学和辍学的民工子女深感同情 ,而且还萌发了对…  相似文献   

17.
赵丹  王亚南 《考试周刊》2011,(58):208-209
进城民工子女作为城市中一个典型经济地位低下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在自卑心理、情绪障碍、人际交往、性格问题等方面都比城市孩子的问题严重.外来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域间的人口流动正在持续加剧,我国中小型城市周边的大部分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人数已接近或超过本地适龄儿童。由于不同地区间存在着地域文化、风俗乡情等方面的差异,外来民工子女在吃、喝、拉、撒以及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与本地学生相比暴露出更多的不良倾向,使得同一个校园内产生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学校  相似文献   

19.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生源也较特殊,一部分是本地学生,一部分是外来学生.由于大多数的外来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的工作都比较辛苦,起早贪黑,很多家长都没有精力和时间好好照顾孩子,所以与本地学生相比,外来民工子女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分析入手,阐述融合教育的必要性,指出社区教育的独特功能是参与融合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社区教育促融合的指导策略及保障机制,让流动人口子女能更好地适应教育、融入城市,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