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结果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高等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具备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有利条件,但在留学生培养、教育质量保障、学术成果国际交流以及教育智库建设等方面也存在限制性因素。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情况,提出双方开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路径:一是推进留学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全面扩大对外交流,开展多样化合作办学;四是畅通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渠道,发展新型教育智库。  相似文献   

2.
我国远程教育史上开展的国际交流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我国远程教育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声誉在远程教育专业组织、国际会议、学术成果和跨国界合作几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总结国际交流的历史,我们应注意科学引进国际成果,把办出特色的远程教育作为国际交流的目的,且继续增强实力,才能实现远程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10,(7):F0003-F0003
学院的使命:以2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为中心问题开展研究与教学,在吸收和融合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新成果的同时,建构中国教育理论,加强教育实践探索,拓展中外教育的比较研究和国际交流,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尤其要发展学科群的综合整体优势,努力贯通教育研究在理论、实践、技术层面的内在联系,实现教育知识的创新性增长和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世纪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研究领域"进口"和"孤芳自赏"的现状必须改变,教育研究需要在国际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影响世界教育发展的能力.通过了解SSCI数据库的特点、分析教育学科在其数据库中的地位,本文指出中国教育研究成果要走向国际,必须树立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意识,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和加强学术期刊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教育科学》是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组编的大型教育理论学术辑刊,其主要宗旨是向海内外全面展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弘扬教育学术,繁荣教育科学,深化教育理论研究,服务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本辑刊以专心教育学术为定位,以注重深人研究为特色,以促进理论创新为追求;是发布和展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教育国际交流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进步对河南高校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河南高校教育国际交流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与解释论述,研究河南高校教育国际交流发展趋势,分析河南高校教育国际交流现状、困境与挑战,探讨河南高校教育国际交流优化措施和国际交流适配模式,完善河南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河南高校国际化教育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荣誉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荣誉教育的重要依托,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和卓越领导力这一核心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荣誉教育历史以及进展,探讨荣誉教育发展过程中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深入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中国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是我国最权威的以研究比较教育为宗旨的全国群众性学术团体。它的成立和发展,奠定和提高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学术地位,丰富和完善了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咨询和决策,为比较教育的国际交流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9.
学会[2014]11号一、课题研究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制定并发布2015年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指南;组织开展课题申报、立项审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组织出版课题研究成果,加速学术成果的交流和共享。二、学术交流组织各分支结构、地方院校、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或论坛;加强国际交流和对话,组织国际研究生教育论坛;举办研究生教育管理培训班。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为配合“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挖掘论坛的学术价值,交流各单位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经验和学术成果,探究前沿信息技术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携手中国惠普公司,  相似文献   

11.
颜崑阳教授是台湾知名学者,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教育实践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文学创作主要成就在于古典诗与现代散文,古典诗深得李商隐的神韵,散文之诡奇者甚得庄子寓言的形式与理趣。他的学术研究从早期的李商隐、庄子等专门研究逐渐转型到后期普遍性的文学理论研究,整合了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实践、批评,在中国诗用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国人文学方法论等众多学术领域都有独特创见。教育实践方面,颜崑阳具有深切的教育关怀与实践精神,在大学教育、民间讲学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华中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是一个执著而又坚毅的学者。近日有幸拜读了他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觉得该书既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学术建树,又显示了作者的鲜明的学术立场,更蕴蓄了作者的深厚的学术积淀,这是语文教育学界的一部推陈出新、切合时宜的力作。惟愿他能一如既往地以大情怀直面语文教育的大问题,以大学术研究语文教育的大问题,以大智慧解决语文教育的大问题,从而为他所钟情的特色鲜明的“真善美融合”语文教育理论大厦的构筑做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学分银行制度是一种为了实现终身学习社会而采取的突破传统的专业和学习时段限制,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的教育创新模式。针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成果认证是学分银行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前提,这种认证在中国的应用还有待发展和完善。本文综述了国外现存的学分银行中学习成果认证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并对我国学习成果认证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99篇研究中国基础教育的SSCI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对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价值的表述以及被引用情况的分析,发现这些高被引论文通过凸显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揭示与他国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等方式吸引了国际学界关注,但对有中国特色教育实践的描述分析以及对中国基础教育独特研究价值的发掘尚有不足。相关成果对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价值的建构方式需要实现从成绩到经验、从问题到方案、从数据到理论的转变,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廖家骅先生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称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领路人”。基于对廖家骅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从其对音乐审美特性、音乐教育审美特性、音乐教育与审美心理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其音乐教育美育观;从其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责、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等问题的关注概括其音乐教育通才观;从其对一线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等现实问题与实践性问题的关注与评论提炼其音乐教育实践观,从而对他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全面阐释。对廖家骅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既是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家社科基金于2010年设立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旨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该项目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这一项目实施三年来,为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分析中国学术外译目前存在的问题人手,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并希望借此将这一项目打造成为一个中华学术外译的系统性工程。  相似文献   

17.
卫礼贤是19世纪90年代由德国新教传教组织同善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他在华20多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成为“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是二十世纪初叶蜚声欧美学术界的著名汉学家。他和他在汉学领域里所取得的杰出的学术成果在中国文化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历史影响,值得后人尊敬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经过曲折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累积了许多问题,法学教育走到了"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法学教育更加需要稳定的自我认同和本体的安全感.而正是5000余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一直在维护着法学教育的本体安全,使法学教育虽历经沧桑至今而越发灿烂.在"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法学教育必须将民族精神融入其中,使之维护其本体安全,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诚信为本 德知双修--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本体的价值。由于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中的趋利现象和道德个体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全社会的诚信受到冲击,所以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现代大学生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道德要求。诚信教育可以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实现德知双修,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20.
新华侨华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面对于女教育的现实却承受着艰难的抉择:如何让生活在日本的子女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延续中华民族精神和品德,成长为中日文化兼通的人才,这不仅是新华侨华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应引起国内相关机构及学术界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