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施用外源SA(水杨酸)对Cd^2+毒害调控作用,比较不同浓度的Cd^2+胁迫下经外源SA处理后,油菜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Cd。’胁迫下,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水杨酸(sA)使得植株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丙二醛(MDA)的积累减少,质膜透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外源SA对Cd^2+的毒害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晋燕14号"裸燕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盆栽,在第四子叶期进行生长指标测量,对其苗期叶片进行抗旱性研究。测定裸燕麦幼苗叶片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株高、干重以及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裸燕麦的电导率逐渐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具有上升的趋势,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也逐渐上升,但其株高和鲜重以及干重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的测定可以作为裸燕麦抗旱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大蒜为材料,研究外施SA对大蒜受Cu^2+、Zn^2+胁迫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常规测量方法测量形态性状,采用经典的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结果表明:(1)大蒜在受Cu^2+、Zn^2+胁迫时,外施适量的SA可以缓解胁迫,改善生长性状。(2)大蒜在受Cu^2+、Zn^2+胁迫时,外施适量的SA可以改善生理活性。如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合性能得到改善;体内POD活性明显增强,可提高大蒜的抗逆性。且胁迫趣重,POD活性趣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扬花萝卜幼苗受到Hg2+胁迫时,其根冠比、鲜重、干重、叶绿素a与b和MDA含量,以及SOD酶的活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浓度1 mg.L-1~5 mg.L-1Hg2+胁迫下,植株的根冠比大于对照,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而高浓度20 mg.L-1~100 mg.L-1的Hg2+胁迫下,植株的根冠比小于对照组(P≤0.05),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实验进一步表明,在1 mg.L-1~5 mg.L-1Hg2+胁迫下植株的干重、鲜重均略高于对照,而高浓度呈下降趋势.SOD酶的活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表现出植株对逆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抗性;而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苍术幼苗为材料,检测0.6%、0.9%NaCl胁迫0 h、12 h、24 h、48 h后根部丙二醛含量等8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来解析苍术的耐盐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与CK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且与CK组相比变化极显著(P<0.01);SOD、POD活性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POD活性相比CK组变化显著(P<0.05);两个胁迫组CAT活性变化不同,0.6%胁迫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9%胁迫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籽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在小麦籽粒生长过程中,籽粒重、灌浆速率和旗叶净光合速率对灌浆不同时期高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灌浆前期高温胁迫(T1)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结实小花.T1、T2处理均显著降低2品种籽粒重.高温处理后,旗叶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高温胁迫解除后,T1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略有恢复或下降趋势变缓,表明灌浆前期高温处理效应是可逆的,而灌浆中期高温处理加速了旗叶的衰老进程.T1处理是通过影响穗粒数和粒重的形成,进而限制小麦获得高产;而T2处理使小麦产量减少,是由于粒重的减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条件下济麦21幼苗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膜透性、POD活性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幼苗期到拔节期急剧增大,拔节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质膜透性从幼苗期到灌浆期均呈上升趋势;POD活性从幼苗期到灌浆期均呈下降趋势.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分.不同水分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在幼苗期没有差异,干旱胁迫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300 mmol/L NaCl明显抑制大麦幼苗的生长, NaCl处理的同时加入 20 mg/L的 GSH可明显增加大麦幼苗干重、根系长度、叶片叶绿素以及K+含量,降低Na+含量;同时叶片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的活性均明显增加,电解质渗漏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下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花斑等4种不同西瓜砧木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不同砧木对西瓜幼苗地上部鲜重、干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淹水胁迫下西瓜嫁接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等等生理指标显著提高,其中"青花斑"砧木嫁接的西瓜幼苗生长势较好,其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分别达到28.4 g·plant~(-1)、4.56 g·plant~(-1),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分别比自根苗提高了38.5%、45.5%;其次为"日本雪松"和"早生西砧"砧木,表现较差的砧木为"砧冠"。结论:"青花斑"砧木嫁接西瓜可以提高耐涝性。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法研究了水杨酸(SA)对铅(Pb2+)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叶绿素含量、MDA含量、POD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A≤80mg/L时,能促进铅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表现为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增大,幼苗根长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大,MDA的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等。当SA浓度为60mg/L~80mg/L,Pb2+≤1mg/L时,SA对Pb2+的解毒效应最明显,当SA浓度为100mg/L,Pb2+为8mg/L时,SA与Pb2+协同迫害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猪血为材料,以超氧化歧化酶(简称SOD,EC1.15.1.1)为研究对象,经有机溶剂沉淀法得SOD酶液,测定SOD酶中铜锌含量比例.研究Hg^2+、Pb^2+、Cd^2+等不同重金属离子对SOD活力与构象影响,结果表明:猪血SOD酶中含有等量的铜与锌.Hg^2+、Cd^2+对酶活力均表现为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作用.而Pb^2+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表现激活作用,荧光光谱显示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均引起酶构象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mmol/L)的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胚根、胚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都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300mmol/L以上种子发芽率为0;胚根长,胚芽长也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浓度大于100mmol/L时有显著(p〈0.05)影响。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株鲜重、根干重以及茎干重也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当浓度大于250mmol/L时影响尤为显著,大于300mmol/L时,植株严重失水,萎蔫,枯黄,死亡。研究结果说明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氨系水相优化合成CdTe量子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巯基丙酸(MPA)作稳定剂,无需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在氨系水相中通过超声合成CdTe量子点的前驱体,前驱体经水浴回流制备粒径可调的CdTe量子点.通过荧光和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反应时间、温度、pH值、Cd^2+、HTe^-、MPA的物质的量比,对量子点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和粒径生长速度均有很大的影响.n(HTe^-):n(Cd^2+):n(MPA):1:3:6,pH=9.8条件下合成前驱体,在92+1℃水浴下回流,可以快速获得长波长、高荧光的CdTe量子点,合成的量子点储存6个月后经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测定,外量子效率仍为16.45%.  相似文献   

15.
对稀土氧化物CeO2掺杂的BaTiO3系统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BaTiO3陶瓷中掺杂CeO2会产生细晶效应、介电常数增大以及介电损耗减小等现象。由X射线衍射仪(XRD)计算可知,c轴变长,a轴变短,增强,Ti^4+“自发极化强度,因而介电常数有所提高。由于Ce^4+离子进行A位取代,Ce^4+离子半径(0.103nm)小于Ba^2+离子半径(0.135nm),导致晶格常数有所减小,居里温度向低温移动。掺杂CeO2的摩尔分数为0.5%的BaTiO3陶瓷在1240℃下烧成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室温介电常数ε25℃≈3160,介电损耗-0.9%,-55℃到125℃范围内最大电容量变化率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为材料,用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经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再经过1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0-48 h.结果表明,经外源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能显著增强体内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增强水稻幼苗自身抗氧化系统中酶的活性,减轻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电生理实验中猫的人工呼吸通气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在电生理实验过程中固定呼吸频率,根据猫呼出的CO2含量来调整潮气量,并通过记录视皮层细胞的自发和诱发反应来评价猫在人工呼吸条件下的生理机能状态。结果:共对10只猫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有8只猫成功存活50小时以上,记录到有明显诱发反应的细胞17-65个,平均每只37个。统计存活50个小时以上的猫的潮气量与体重,发现潮气量与体重的关系符合poly 3方程(y=k0+k1x1+k2x2),拟合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值为0.916。意义:本研究对电生理实验中猫的人工呼吸参数的估计和设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缺铁对粳稻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武育粳、9516、Kitaake、镇稻8号为实验材料,缺铁后,测定水稻幼苗的叶绿素,根冠比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缺铁处理后水稻叶绿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比对照组低,根冠比和胞间CO2浓度高于对照,表明缺铁影响了粳稻的叶绿素合成,导致粳稻的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变少,根冠比升高.铁是水稻生长的必需元素,本实验为水稻的铁素利用以及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福寿螺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Zn^2+浓度分别为0、1、2、5、10mg/L时,于不同暴露时间(12、24、48、96h)内,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1、2mg/L)的Zn^2+处理组在24h内对福寿螺肝脏SOD活性起到诱导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减弱,在96h时下降至最低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而中、高浓度(5、10mg/L)处理组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在各浓度组的胁迫下,CAT活性在12h时升高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下降趋势.MDA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处于诱导状态,并且与重金属浓度成正比,在10mg/L96h时达到最大值.Zn^2+会对福寿螺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SOD、CAT和MDA指标能有效评价Zn^2+对福寿螺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