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①恐龙兴起于23亿年前,曾横行地球1.6亿年之久,然而却在6500万年前倏然消失了。②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科学家发现那里铱的含量超过正常量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心。因为在地球上,铱的含量非常稀少,但是在小行星上铱的含量却比较丰富。而这样高浓度的含铱量,在地球上通常只有在陨石中才可以找到。据科学家推测,大约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达10千米的小行星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在尤卡坦半岛与地球相撞。这次撞击所释放出的能量非常巨大,撞击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有一些科学家推测恐龙的灭绝是由一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只是苦于没有坚实的证据.20世纪80年代,阿尔瓦雷茨父子带领的科研小组带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设备闯入古生物领域,他们发现在白垩纪和第三纪交界的沉积岩中含有丰富的铱元素.最初他们只是在意大利北部的沉积岩中发现这个现象,后来发现在全球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面(称为K-T界线)上都存在这种现象.铱在地球上很少,而在小行星上却很多.同时期的地层里还有许多焦炭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大型爬行动物———恐龙。可是,这种动物最后灭绝了。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恐龙灭绝的情况,但是科学家们现在一致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公里的小行星的撞击,曾毁灭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的多种生物。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体积较大的小行星对地球不仅仅是潜在的威胁,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十亿年中,每隔一段时间小行星就要撞击地球一次。如何避免小行星的撞击呢?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尝试。由第一位美籍华裔宇航员张福林等专家研制出的等离子体发动机,就是为了解决小行星问题而研制的不久后,…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媒体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目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5.
《中学科技》2008,(2):18-18
据《现代快报》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日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波尔纳却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龙事实上却是被带有病菌的吸血昆虫灭绝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最初的几年里,在经历了印度洋大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地球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劫难呢?美国科学家认为,下一个威胁地球的就是小行星“阿波菲斯”。科学家们在计“算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更可怕的破坏。“阿波菲斯”小行星是一颗绕太阳运行的近地小行星,其形状不规则,直径仅320米左右,质量约4200万吨。“当阿波菲斯”接近地球时,其运行速度为每秒5.9千米。如果击中地球,将产生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等同于整个纽约市及其周围区域…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步虽然地球被小行星撞击是概率极小的事件,但一旦发生,就会带来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存续,因此小行星防御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共同课题。小行星防御的第一步是发现有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2022年暑期热映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就以小行星威胁地球为背景——在电影一开始,科学家发现了飞向地球的小行星π,引发了后续防御小行星的一系列故事。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以每小时3.7万千米的速度,在距地球约1.3亿千米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科学家猜测,彗星上很可能存在最早的生命物质。这次撞击的目的是探究太阳系的诞生和地球生命的起源,同时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了一次演习。“焰火”在太空绽放@刘青红  相似文献   

9.
百科文摘     
100年前的6月30日,一颗火球从天而降,造成著名的“通古斯大爆炸”。这次事件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尽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微乎其微,但由于其危害性大,科学家已经着手建立一个监测网。俄罗斯研制的“RT-70”雷达功能强大.美俄有意借助它来探测可能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大约2.5万颗小行星。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科学家计算,到2029年,直径近300米的“阿波菲斯”将与地球距离不到4万千米。2036年,受地球引力影响,“阿波菲斯”的运动轨迹有可能发生改变,与地球“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0.
正假如月亮不见了,假如地球没有月亮陪伴,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还是先说说月亮是如何产生的吧。科学对于月亮的产生没有定论,目前大致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碎块慢慢聚拢,一部分成为地球,另一部分成为月亮。第二种说法是:地球先形成,然后捕获、绑架了一个小行星,成为月亮。第三种说法是:地球早期旋转很快,一块很大的地球"身体"从赤道附近脱离地球,被抛到太空,最终形成了月亮。而最新的一种说法是:一个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撞击后就形成了月亮。科学家现在越来越喜欢采用小行星撞击假设来解释地球上的很多事情,例如恐龙灭绝。赞成撞击说的人,还  相似文献   

11.
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这在十几年前还被认为是荒唐的想法,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在认真地看待这一问题,相信这一危险是确实存在的。尽管发生一次天地大碰撞的可能性极小,但如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直奔地球而来,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人类能够防止这种飞来横祸吗?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3,(7)
科学家做出一项估计,约有50万颗小行星正在我们的太阳系中飞行.太空中有如此多的物体飞行,难怪我们太阳系的行星和月亮布满了陨石坑.我们知道地球拥有小行星撞击留下的痕迹,地球上的一些陨石坑有数百万年甚至数十亿年的历史.这些撞击无疑已经改变了我们地球的进化和地质轨迹.  相似文献   

13.
专家称一旦撞击地球迹象出现,科学家会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干掉”。有消息称,一颗体积较大的行星正向地球飞来,“有可能”于2014年撞击地球。这究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危险警报,还是又一次杞人忧天的推断?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厚任表示:即使小行星等飞行天体的运行轨道真的“有可能”与地球交会,类似地球毁灭之类的“可能”悲剧也不会发生。长期以来,有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传闻总会在不经意间“风生水起”,那是因为在火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之间活跃着几十到一两百颗近地小行星。潘厚任说,由于这些小行星的体积较小,所受…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对6500万年以前造成恐龙突然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1980年,路易斯和沃尔特·阿尔瓦雷斯提出,恐龙灭绝可能是由于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的。由于缺少令人信服的证据,这种假说提出后曾经引起很多争论。直到1990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一支石油勘探队偶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这个陨石坑的绝大部分淹没在尤卡坦半岛附近的海底,宽度大约为  相似文献   

15.
按现在的主流解释,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了。不过,最新的证据表明,一块更大的陨石从太空撞向地球,导致了恐龙的最初诞生。科学家在南极的冰原探明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这个直径480公里的大坑是由2.5亿年前一  相似文献   

16.
[生命起源]美航天航空局“深度撞击”计划成果提示彗星有可能是地球上最早有机物的来源据2005年9月5日《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航天航空局“深度撞击”计划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表示,利用航天器对“坦普尔1号”慧星的撞击所得资料表明,在彗星和小行星撞击频繁的地球早期阶段,彗  相似文献   

17.
地球防撞是指防止太空中的小行星对地球撞击。小行星由岩石和金属块组成,这些小行星结合得并不紧密,大部分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漫无目的地游荡,它们虽体积不大但数量庞杂,有100万~200万颗之多,而且其中很多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距地球均不足48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4日,当“深度撞击”彗星成功时,我想到:近年来,一些媒体不断传出有关小行星将要撞击地球,将给人类带来毁灭之类的报道,使一些人感到惶惶不安。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有过天外来客与地球相撞的事实,但问题是小行星自然撞击地球的几率究竟有多大?假若小行星真的向地球飞来  相似文献   

19.
宇宙中有好多水 2000年,英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形成后200万年产生的陨石内部,发现了含水的晶体盐。科学家认为,当地球诞生仅几百万年时,陨石曾剧烈撞击地表,留下的水占目前储量的30%。此外,主要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也为地球送来了水。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对6500万年以前造成恐龙突然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1980年,路易斯和沃尔特·阿尔瓦雷斯提出,恐龙灭绝可能是由于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的。由于缺少令人信服的证据,这种假说提出后曾经引起很多争论。直到1990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