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鸩止渴的"中日火柴统制" "九一八"事变,日本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1933年之后,整个民族火柴工业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日本火柴商加紧输入中国,走私火柴恣肆华北、华南,国产火柴业同室操戈,竞相压价.面对危局,刘鸿生领导的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曾向国民党税务署请求予以制止,但该署口头答复:除了同日本打一仗之外,别无其他办法可以制止.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对南京文献资源之掠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者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于1937年12月13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我国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让"读者至上"从口号变为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者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于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我国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5.
泊头火柴厂,作为中国最早最大的火柴企业之一,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火柴厂”,建成于1912年,原名永华火柴公司,是由河间盐商白聘三等四人兴建的,后力邀直系军阀冯国璋(河北河间人)出资入股,使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解放以前曾先后推出“双人”、“飞艇”、“火车”、“骏马”、“第一”等品牌的火柴,在当时作为民族工业的骄傲,为中国人民摆脱“洋火”的命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泊头解放后通过公私合营更名为泊头火柴厂,一直以来,泊头火柴已经成为了泊头古城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第一座近代化大型矿井——本溪彩屯竖井,于1954年12月15日正式投入生产。这是继阜新海州露天矿建成后,我国煤矿工业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彩屯竖井是日本侵占东北时期,为大肆掠夺本溪的优质炼焦煤,于1938年2月开凿的,1945年日本投降时烧毁了所有的设计图纸和资料。1946年国  相似文献   

7.
1932年"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为了加快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开始实施"林业移民"政策。日本"林业移民"是近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移民,日本通过在伪满洲国时期的"林业移民",疯狂掠夺东北林业资源,严重破坏了东北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4,(S6):80-81
<正>1905年9月,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将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大连地区变为日本殖民地。从此,开始长达四十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大连的殖民统治时期,在经济上进行疯狂的掠夺,并且以殖民金融作为掠夺手段。日本为取得对大连金融界的绝对控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日本在大连地区所设置的三大金融机构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旧址位于中山区中山广场9号,1909年始建,1910年竣  相似文献   

9.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东北农业经济的掠夺,主要手段包括移民侵略、掠夺土地、殖民地性质的农业经营、掠夺农产品、军事破坏与征发等.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政策下,东北农业经营亏损,生产萎缩,地价下落,农业经济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抚顺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抚顺大肆开矿设厂,疯狂掠夺资源。抚顺以畸形的殖民化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日本掠夺资源,屠杀与奴役中国人民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寸轨个碧石铁路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燕玲 《云南档案》2014,(10):38-41
<正>个旧金湖西路,有一个著名的餐饮区——火车站。每天傍晚,这里都会十分热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若大的餐饮区内,一段段轨距仅为0.6米的铁路路基隐约可见。这就承载着中华民族工业希望,见证了中华民族工商业者抗争殖民掠夺、自强不息历史的个碧石铁路。个碧石铁路于1915年开工兴建,到明年整整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这条铁路承载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沧桑和荣辱。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的筹修  相似文献   

13.
1868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此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发展,日本制定了“拓万里波涛,布圈威于四方”的对外侵略政策,它利用与中国地理接近的自然条件,向中国伸出了侵略的魔爪。中国东北资源丰富,“满州森林之广大.令人惊愕”,早已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垂涎三尺。1905年日俄战争后.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这40余年里,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鸭绿江流域森林资源的掠夺,来揭露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日本对我国文献资源之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及民国初年,日本利用发动侵华战争之机和采取盗购盗运等方式,大肆掠夺我国文献资源.利用发动战争之机掠夺文化遗产严重违反有关国际法准则,对中国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文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在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舍及藏书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我国文化事业遭到又一次重大浩劫。日军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摧残与掠夺的事实,罄竹难书。馆藏文献遭受劫难的情形大致有三种情形:(1)遭日军炮火摧毁;(2)在辗转迁徙途中受损;(3)沦陷后遭日军劫掠。这里,笔者着重…  相似文献   

16.
郑瑞峰 《兰台世界》2016,(4):109-111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控制中国东北的工业、农业、金融等重要经济部门,建立了伪满洲兴业银行,对资金进行掠夺,以建立起殖民地经济,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本文就伪满洲兴业银行的产生背景、建立、发展以及消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华北北部敌占区1943年的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运 《历史档案》2005,(4):94-101
1943年华北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大饥荒,特别是在敌占区尤为严重。日伪曾以天旱、农业歉收为由,掩盖其疯狂的掠夺政策。事实上饥荒正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整个敌占区惨遭战祸,广大田园尽成战场,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破坏殆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更以华北为其兵站基地,对华北的掠夺愈加野蛮,对占领区人民的奴役和统治愈加残酷。本文拟对此进行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8.
2017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为铭记这一历史时刻,我们对首钢档案馆馆藏的日伪档案进行深入发掘、研究,新发现一批日本侵略者占领石景山钢铁厂的档案材料和玻璃底片.这些材料是日本军国主义疯狂掠夺,穷兵黩武,走向失败的铁证;同时也深刻印证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如果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就不可能通过工业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通过这次对日伪时期档案的梳理,也引发了我们对于首钢百年历史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个多月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位于卢沟桥以北约9公里的石景山炼厂,实施"军管理",开始了长达8年的残暴殖民统治,使之成为疯狂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基地,其生产的大部分生铁都运回日本.  相似文献   

20.
<正>对东北农产品的掠夺,是日本侵华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侵略战争的持久与扩大,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对粮食的掠夺,以保证侵略战争需要。为实现变东北为"大东亚粮谷兵站基地"的目的,将粮食购销由严格的"统制"变为强制购销,推行"粮谷出荷"政策,强迫农民售粮[1]372,对中国东北农产品的掠夺变本加厉,广大人民深受其殖民奴役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