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方高校应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研结合实践,培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要创新重点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学生科研与工程实践的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以提高和加强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SRTP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考试周刊》2009,(1):176-177
高校本科生科技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直接载体和平台.已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同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本文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开展与实施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创新能力和方法,是目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本科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本科生具有专业知识不足,科研道德尚未健全等特点,致使当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有限。高校需要以规范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方式为出发点,明确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健全相关课程培养体系,改革成果考核方式、科创活动普及方式,以求建设本科生电子信息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师生共建科研团队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师生科研团队为核心,注重发挥本科生科研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开放式"团队的运行机制及氛围,强调科研的工程实践背景.在以科研项目、科技竞赛、创新基金申请为突破点的基础上,结合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区域优势,高起点地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在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空间同时,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跨校区办学条件下对海洋科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引领低年级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活动,举办"海洋大讲堂"活动,在二三年级学生中推进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工作和科研兴趣小组活动,促进本科生深化理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体系;高年级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实验室,开展个性化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入门训练,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较为欠缺的一个方面.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能够显著地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具体案例,从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开展和实验结果与讨论等方面探讨了科研项目提升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具体实践过程.结果表明,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大有裨益,是当代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缺乏和科研思维能力不足,应从培养大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科研选题以及指导学生完成科研成果等方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根本目标,将TRIZ理论引入本科生培养体系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本文提出基于TRIZ理论的"一线三段"式本科生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贯穿创新主线,通过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专业课、创新大赛和科研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课、毕业设计、科研立项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层次上构建新型的面向机械产品设计全过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邝海  吴彬瑛 《职业技术》2023,(12):16-21
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变革。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规划高度,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本科生就业,更将为他们攻读研究生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特色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针对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相关课程少、训练不系统、学生不够重视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应对举措。通过介绍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政策,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宽口径、非均衡性培养的重点和难点,总结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宽口径、非均衡性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加强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浙江大学从制度建设、硬件建设、项目途径、活动方式、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逐步构建了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体系,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本科生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开放项目对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有重大作用。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验室开放实验,使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设计了柔性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的综合性开放实验,包括实验设计思路、内容及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选题新颖、操作简单、学生自主参与度高,适合本科生完成。在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巩固了学生理论知识,激发了自主设计新型柔性电极的科研意识,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带教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强调了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青岛大学医学院人体机能学实验室优选部分曾参加创新性实验的高年级本科生担任带教导师,指导低年级本科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的进行,从细胞培养、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到各种凋亡指标的检测,进一步完善了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以更好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通过本科生走进科研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研究,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以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独立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整合科研和实验室资源,采用分层指导、因材施教、有效沟通、多方激励,建立导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教、辅、研三位一体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即由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研究生组成指导团队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工程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本科生,又使参与指导的教师、教辅人员和研究生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让参加研究性课程的学生把发明创造技法应用于研学中,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克隆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促进了研学的顺利进行,仅不到5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发表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82篇等多项成果,并且通过发明创造技法在研学中的应用,也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以课程学习及跟随导师团队完成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为主。由于激励措施不足等原因,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兼顾导师培养、学院创新训练以及创新成果激励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多级联动培养机制,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力军,为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根据目前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影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有:缺乏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教学任务重,开展科研的精力和时间不足;缺乏合作意识,组织实施能力差;总结并提出了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何兴兵  林永慧 《高教论坛》2012,(4):66-67,70
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需专业教师带动;专业知识较少,专业方向尚不了解,需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的主体能动性,大大提高指导老师的工作效果,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有利于创新团队的更好合作,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创建并实施创新型城市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激励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管理的科学性、自觉性和高效性,科学地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加快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20.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尝试建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恭科生能力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设专家型师资队伍来保障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过程;通过建设高水平课程、出版高水平教材,为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学术养分;通过改革实践教学,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实践机会;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热情;通过广泛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展本科生的学术视野;通过师徒制的科研能力训练方式,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在行动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实施上述措施后,本科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