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景德镇市珠山区教研室):课堂冷场的表现有以下两种主要情形:教师讲兴正浓,突遇学生的某个提问而无法应对,出现一时的课堂中断;或者原本师生对话还兴味盎然、气氛热烈,但当一个新的问题和任务提出时,学生一时回应不上,出现思维卡壳。在课堂上,几乎每个教师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有效课堂上容易出现“倾听”一时失效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面对学生倾听能力正在缺失的现状,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态度、听课习惯和听课效果,以此改变倾听在课堂教学上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样,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谓之"点拨".有效的"点拨"必须做到适时、适度、灵活且富有启迪.如何实行有效"点拨"呢?笔者的思考是点拨难点,引导学生攻克疑难;点拨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点拨思路,引导学生反思探究,由此启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生成智慧.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主体”成为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一时成为衡量教学是否与时俱进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课堂上出现的“满堂问”、对学生的量化考核、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等等,使得“以学生为主体”背离了它的初衷。现代教育追求的是保持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全面社会化,而只有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由于习惯的影响以及陈旧的教学模式的作用,许多教师一时难以"转型",课堂上"夸夸其谈"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此,有些学校硬性规定教师的讲课时间,甚至出现让教师"闭嘴"的做法.对此,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前一时段所学进行反思性、小结性回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认同,增进数学发现,丰富学习体会,厚实数学积累,优化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数学课堂学习回顾不应是一个强加的按钮,而应是切合课堂教学需要、合乎课堂学习变化和发展规律地出现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的脚印,使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数学。根据教学实际中回顾的时机和作用等,我认为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7.
春天 《湖南教育》2004,(7):28-28
张积砝老师来信: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将教师所提的问题答错,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有时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处理,课堂里出现尴尬局面。是否有一套处理学生答错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前一时段所学进行反思性、小结性回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认同”,增进数学发现,丰富学习体会,厚实数学积累,优化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数学课堂学习回顾不应是一个强加的“按钮”,而应是切合课堂教学需要、合乎课堂学习变化和发展规律地出现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的“脚印”,使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数...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课前,教师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然而课堂中遇到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常常会出现突发情况,而这些突发情况很有可能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学生或者教者的情绪以及课堂效率。英语作为外语,它不像汉语有着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语言环境,一时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其中。加之有些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点,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上不认真听讲。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1919年新教育)"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语文的意识."语文老师不必追求热闹繁华的语文课堂,也不必追求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更不必追求标新立异的课堂,那样的课堂固然一时让人迷醉,但更让人迷惑,而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只会茫然失措.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课堂必然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发生变革。绘本资源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否会给我们的课堂添加一些色彩与营养呢?绘本,英文叫作Picture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特别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更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点睛之笔"。这样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在学生困惑时"点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思维一时出现阻塞,对某些知识点出现困惑。这时,教师有必要从课外引入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以激活其思维,释化教学疑难点,让课堂教学得以  相似文献   

13.
课堂沉默是中学生课堂中容易出现的状况.课堂沉默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鸦雀无声,有些学生甚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出现该现象主要源自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这种现象将影响初中语文课程的正常开展,为教学带来难题.基于此,教师应该及时解决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班风,转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4.
一节语文教研课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镜头:年轻的执教者让一位早已发过言的小朋友坐下。那位小朋友气鼓鼓地说:“老师,你还没有表扬我呢?”话音刚落,课堂上便哄笑起来,议论纷纷。执教者一时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的影响下,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确,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情味了,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表演、活动,学生积极活跃,的确得到的不同程度的发展与锻炼。可是,一味热热闹闹的课堂真的就是那么完美吗?整整一节课学生都处在激情澎湃的活动中真的就十分有效吗?课堂上出现一时的"沉默"真的就是令人尴尬的冷场吗?其实不然。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宁静而致远",我始终认为课堂上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适度的"沉默"是不可缺少的。在沉默中学生有了更  相似文献   

16.
民主平等走进课堂是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一大突破,也是针对这一时代学生的特点实施的教学对策。教师必须从高高的"帝王座"上下来,走进学生之间,融入学生,达到与学生心灵上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教师预设的课堂,也是学生动态生成的课堂。在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精心预设之外的各种意外——课堂即时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  相似文献   

18.
<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一个学生对某个学习发生兴趣时,学生心情愉快,学习效率极高。这一时刻被称为"兴奋点"。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但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里不可能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郭艳芳 《考试周刊》2012,(85):72-73
本文所谈的仅限于教师在日常上课中遇到的问题行为学生。这个行为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课堂行为准则与行为规范的并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的各种内外部行为。问题行为并不等于问题学生,因为问题行为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对行为发出者做出的整体评价。正常学生也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问题行为,因此不能把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称为问题学生。只有有严重的问题行为.且已经泛化、很难改变的学生才能称之为“问题学生”。希望广大教师不要轻易叫他们“问题学生”。下面就谈谈这些学生在我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及其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在生物课堂上也同样要求培养学生这一素养,生物教学就应该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