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架阁库是宋代贮存档案的场所,相当于今天的机关档案室,主要用于保存现行档案史料。它的设立,奠定了宋代档案工作在档案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在档案分类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巨大进步。按照规定,宋代中枢二府、三省,都分别建立制敕架阁库,收藏本身政务、军事活动等方面的诏令档案;北宋真宗年间,还在尚书省别置“金耀门文书库”,收藏三司的财政档案,南宋时发展为中央“架阁总库”,收藏全国重要档案史料,类似今天的中央档案馆。架阁库和总库分别搜集、保存各种各样的档案史料。宋代规定,中央六部百司现行公文保存两年后,交本官署架阁库,经…  相似文献   

2.
宋代架阁官考索王金玉中国宋代有专门的档案工作机构,也设有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著名的金耀门文书库是国家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南宋设立的尚书省六部架阁库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库是中央机关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六部架阁官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官是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考察架阁官...  相似文献   

3.
郑鸥 《新上海档案》2005,(11):26-27
据史料研究,中国档案史自宋代建立架阁库开始,逐步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权机关的档案保管专门机构,实现了我国档案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从唐代的“史馆”发展到宋代“架阁库”的建立,是我国档案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宋代架阁库的建立,是我国档案事业史上一项壮举,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档案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架阁库制度被后代所沿袭,也是我国近现代机关档案室的主要雏形。它的设立,是宋代档案工作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也为后来档案工作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架阁库是自宋代开始以架阁的形式保管文书档案的机构,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50多年来,档案界的学者对架阁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涉及架阁库自身含义,还包括架阁库的产生与发展、架阁库的建筑、管理制度、官员等。  相似文献   

6.
后湖黄册库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建立于南京后湖小岛之上的专门用来贮藏全国黄册和鱼鳞图册等赋役档案的中央专用档案库房,后湖黄册库各库房册架使用《千字文》编号,但其藏册的编号并未使用宋代以后常用的“千文架阁法”,本文拟从中探寻其原因,以期对今日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三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宋代架阁库及其相应的法规设置的研究趋势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此问题在我国档案学界研究情况,在分析研究内容结构的同时,指出今后我国在宋代架阁库问题以及档案史学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架阁”,顾名思义,就是贮存档案文书的木架,架阁库即以架阁的形式保存档案文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作为南宋的帝都,临安的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市民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本文从南宋时期临安城的市民生活文化特点入手,通过对南宋临安城的市民文化生活探讨分析,以此呈现我国宋代一个繁荣都市下市民丰富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0.
姜家松  钟文荣 《兰台世界》2017,(13):110-112
宋太祖时期,州县广泛建立敕书楼(库),用以保管朝廷所下发的制敕文书;宋太宗时期,敕书楼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北宋末年,敕书楼保管的制敕文书开始转为地方架阁库保存;南宋时期,敕书楼保存制敕文书的功能弱化,制敕文书统一由地方架阁库进行保管。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先后从宋人周紫芝的文集《太仓(禾弟)米集》(下简称《集》)中发现了一篇《尚书六部架阁(记)》,从清人张英等辑《渊鉴类函》(下简称《类函》)中发现了一篇节录的宋人李大异《六部架阁库题名记》,从宋人潜说友纂《成淳临安志》(下简称《志》)中发现了包括上述两篇文献在内的宋代档案学文献共四篇,其另两篇是:綦更生撰《三省枢密院架阁库题名记》,陈晦撰《六部架阁库续题名记》。本文先将有关六部架阁库的三篇题记介绍于此,以飨读者。关于三省枢密院架阁库的一篇,拟另撰文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档案工作自古以来都特别强调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安全利用。从周代的天府、宋代的架阁库到明清的皇史成,无不追求库房建筑的坚固耐久、防水防潮和防火防盗。  相似文献   

13.
架阁库制度于宋代正式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具备了现代档案管理室的运作与管理模式,本文就将对宋代架阁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陈心蓉 《兰台世界》2007,(24):52-53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浙江书院概况,以及宋代迁都临安大背景下,浙江书院的发展状况.指出宋代迁都所造成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促成了南宋时期浙江书院达到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5.
文章收集并整理宋代至现代以来有关临安城的相关文献,参照传世舆图、近现代大比例尺地图等资料,查找记载南宋临安陈氏书籍铺的条记内容,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在复原其附近街道水系的基础上,对临安城内陈氏书籍铺的具体位置进行分析和复原。  相似文献   

16.
六年前,《档案工作》(现名《中国档案》)第七期刊登了郑州大学王金玉教授与人合写的《"千文架阁法"非"千丈架阁法"》.文章从多个角度详细考证了出自南宋人吴曾的笔记《能改斋漫录》的"千丈架阁法"系"千文架阁法"之讹误,解开了困扰档案界多年的"千丈架阁法"之谜,在档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7.
高东方 《档案时空》2003,(10):28-29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档案遗产十分丰富。纵观我国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史,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档案馆库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官府都十分注意对档案的收藏,并建立了名称各异的档案馆机构,如商代有“窖穴”,周代有“天府”,两汉设有石渠、兰台、东观,隋唐设立史馆、甲库,宋元设有架阁库,明清设有黄册库、皇史、内阁大库等。这些机构都收藏管理大量档案。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档案馆工作都十分重视与支持,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国各省、地、市、县都相继建立了各…  相似文献   

18.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9.
新见元代三篇档案学文献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笔者曾撰文介绍了新发现的元人文集中的一份元代档案学文献——陈旅《嘉兴路总管府架阁库记》(见《档案工作》1989年第8期),最近,笔者又从元代地方志中发现了同属于元代的一组档案学文献共三篇,即归旸《中书省〈六政条要〉题名记》、毛文庆《中书省架阁库题名记》、张以宁《中书省架阁库题名记》。这组文献,较为详细、具体地记载了元代的总理府——中书省档案机构、人员的设置情况与档案的保管、整理、编辑情况,并提出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关于档案的见解,是我们了解元代中央政权机构档案工作一般情况和研究古代档案学理论的难得素材。现将它们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0.
徐琴 《兰台世界》2012,(9):17-18
宋朝将架阁作为一种档案管理的器具,并将其发展成一种管理档案机构的代名词,进而演变成一种井然有序的制度,是亘古未有的。本文将对宋朝架阁库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并对其为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可能带来的启示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