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意象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且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先秦"诗骚"中的风意象不仅时代早、数量多,而且特色鲜明,同中有异,分别以其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诗歌中的风意象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国春  胡玢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1):50-54,63
中国文学史上,悲怨诗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一些悲怨诗中,诗人运用"坟"的意象对社会、人生进行独特的思考,对生命存在进行不懈的追问,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折射出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坟"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意象中,草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意象。草意象自形成以来逐渐发展定型为离别相思的审美符号,为历代文人所使用。由于草意象意蕴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以及表达方式的多样、审美情感的积淀,草意象的审美效果不断增强。了解草意象的审美符号功能及其表达方式,可为解读古代诗歌作品提供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向来就有"诗国"的美誉,从古至今的诗词作品可谓浩如烟海,而其抒发的情感类型也丰富多彩。这些诗词作品之美,或美在诗人卓然高标的精神品格上;或美在具有丰富意蕴与文化内涵的意象上;或美在独具匠心、新颖传神的炼句上。这些"作品之美"都可作为诗歌教学的"赏点"。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考量,本文围绕"古代诗歌赏点"这一论题,分别从诗人品格、意象、佳句等三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赋予古代诗歌课文一种个性化、语文化、人文化的审美解读。  相似文献   

5.
“清”是集中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并在某种度上与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诗美概念。它作为古典诗歌美学的核心概念,具有由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基本内涵。施氏诗“清”的形成,主要借助于澄清而灵动的“流水”意象去表现其清淡、静和的心境,从而形成“清”之意境。  相似文献   

6.
沙鸥诗论的意象观念形成于1985年创作“新体”诗以后,主要体现在诗的意象与诗的形象内涵认定的区别辨析上:意象本质不是其“外观之象”及其变形幅度,而是在于它的内心观照的审美创造功能,对诗歌形象审美内涵的丰富。其意象的“规定性界说”主要不在于可感性、美感性等与诗的形象共同的创作规则方面,而是意象的可塑性、多义性与体验性,这些功能最能显示作为创伤方法的意象的创造本质,沙说丰富了当代诗歌的意象理论。  相似文献   

7.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歌中情趣饱和的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思,但要开拓出更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还需通过意象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诗美"的衍生性、传承性与沉积性特征是汉语诗歌的审美构成因素。在汉语诗歌发展演变过程中,决定历代汉语"诗美"结构变化。汉语"诗美"之衍生性、传承性与沉积性,不但是中国古代诗人诗歌审美经验形成的基本途径及其诗歌创作之根基,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递嬗演变之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大历诗风的代表诗人刘长卿的诗,其意象的营构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他的诗歌中,共有30多处写到了"闭门"这一意象,因此,他可以堪称是一位"闭门"诗人。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形成原因及其所构成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
钟艳萍 《中学文科》2009,(18):10-10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有一种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让人在灵魂深处产生震颤的意象,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西楼”。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有一种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让人在灵魂深处产生震颤的意象,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西楼”。  相似文献   

12.
余菲 《文教资料》2009,(2):10-12
李商隐是唐代有独特成就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吸收了前人的多种写作手法,诗歌意象丰富。蜡烛意象在李商隐诗中多次出现,它正体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本文从其诗歌中“蜡烛”的几种意象:爱情思念、宴饮离别、闲淡释然等方面着手对其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诗歌的意境     
李斌  游秋琼 《现代语文》2006,(3):104-104
解读诗歌,不得其意境是未读懂诗。“意境”一词,从古至今,对它的诠释,各抒己见,难计其数。但作为诗歌的意境,它是诗歌的高级形态,是通过意象营造出来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诗歌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其精粹的语言、多样的表现手法、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思想感情,都是教学诗歌的审美之源。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引领学生读诗、品诗,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里,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一、赏析标题,把握诗歌的重要线索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解读诗的钥匙。有些诗的题目会直白地透露出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为此,本文通过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全面考察,较全面具体地探讨了闻一多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作者认为在诗人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以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闻一多诗中意象明显呈现出了新颖独特、"浓丽繁密"、饱含童趣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黄立 《现代语文》2011,(7):89-90
一、设计思路 理解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钥匙。本课的教学设计紧抓意象,通过对诗歌中主体意象和群体意象的深入解析来品鉴《致橡树》。赏析诗歌后,设计了能力训练环节,让学生比较阅读多首以"树"为主要意象的诗歌,  相似文献   

17.
《诗经·月出》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以月为意象来喻美人、寄情思的传统,在诗歌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对后世的“月”意象的丰富与深化有着开拓意义,从而使古代诗歌中的“月”意象有着不同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意念"与"物象"的结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概念。用意象鉴赏诗作能够深入地揭示出古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得出的内涵也能给鉴赏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蜡烛意象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经典意象,而其独特的形态往往使许多诗人寄情于它,以它为精神载体,并赋予其更深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理所当然地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谁能想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定一首诗的艺术价值品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诗人与诗论家无不关注诗歌意象。闻一多作为一个探索性诗人,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形象与世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是决定一首诗的艺术价值品味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