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青自然保护区鞣料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鞣料植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经调查鉴别, 长青自然保护区的鞣料植物有28 科43 属60 种. 文章对其利用部位、分布地区进行描述, 并提出开发利用鞣料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洛地区鞣料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商洛地区鞣料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现有鞣料植物34科72种.分析了该区鞣料植物的类别,有效成份,总结了采收及加工方法,首次对商洛地区鞣料植物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对商洛地区鞣料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现有揉料植物34科72种.分析了该区鞣料植物的类别,有效成份,总结了采收及加工方法.首次对商洛地区鞣料植物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马峦山郊野公园的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峦山郊野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61科561属1048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53科517属967种,包括蕨类植物22科35属60种;裸子植物4科4属6种;被子植物127科478属901种。对资源植物的分析表明,材用、食用、药用、淀粉、油脂、芳香、鞣料、纤维、观赏、染料、饲料等均十分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5.
晋东南山地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东南山地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有种子植物125科,512属,1090种(含变种)。按照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2类,其中1.纤维植物98种;2.油脂植物147种;3.芳香植物66种;4.鞣料植物65种;5.淀粉植物63种;6.果树植物82种:8.蜜源植物59种;8.饲料植物130种;9.药用植物312种;10.农药植物46种;11、野菜植物56种;12.观赏植物159种。此外,对中条山东部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晋东南山地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东南山地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据调查有种子植物125科 ,512属 ,1090种(含变种)。按照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2类 ,其中1.纤维植物98种 ;2.油脂植物147种 ;3.芳香植物66种 ;4.鞣料植物65种 ;5.淀粉植物63种 ;6.果树植物82种 ;8.蜜源植物59种 ;8.饲料植物130种 ;9.药用植物312种 ;10.农药植物46种 ;11.野菜植物56种 ;12.观赏植物159种。此外 ,对中条山东部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莽山有木本植物103科,678种,隶属于259个属。本文划分了各属分布区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野生植物的经济价值将莽山野生木本植物分成七个大类:油脂植物,用材植物,果类植物(包括糖类,淀粉类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观尝植物,药用植物。并提出了开发利用保护莽山植物资源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子午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整理了子午岭林区的植物种类,共计蕨类植物6种,种子植物653种,隶属128科372属,草本植物432种.该林区有经济植物523种,其中苹本植物251种,木本植物272种,包括药用植物,淀粉,糖类及脂类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土农药植物.保健性野菜类植物,饲用及绿肥植物,庭园绿化植物,野生果树植物.  相似文献   

9.
壶关山区有丰富的野生材植物资源,据调查有野生维管植物96科,305属,526种,按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2类,其中:1纤维植物63种,2芳香植物42种,3油脂植物96种,4鞣料植物40种;5淀粉植物52种,6果树植物67种,7蜜源植物43种,8饲用植物120种,9药用植物296种,10农药植物42种;11野菜植物35种,12观赏植物159种,此外,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秦岭植物区系组成相当丰富,有种子植物175科,1005属,3451种,本区含10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碟形花科、毛莨科、莎草科、唇形科、百合科和伞形科等9科,50-100种的有7科,这些科届大多为温带性质。本区有单型科6个,单型庆、少型属238个,形态上原始的类型及第三纪残遍植物多,加之复杂丰富的间断分布类型,一些中国古特有属以及古植物化石等证据,说明秦岭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主要成分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后裔或残道。  相似文献   

11.
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生活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心理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性与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人所拥有和创造的生活。二是自我与心理生活。这涉及到人格与自我,主我与客我,大我与小我。三是认知与心理生活。这包括认知的性质:对象的认知和生存的认知。四是意向与心理生活。意向决定了心理生活的一体性和自主性。五是观念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对意义的追求,意义的基本心理单元就是观念。六是体验与心理生活。心理体验是指感受、感悟、觉解、觉悟、思想、思念、体察、体会等。七是超越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有价值的评判、有追求的目标和有超越的品性。八是创造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双重的创造功能,包括对外部生活世界和对自身心理行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1月,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领域的首次学术性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其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多、影响大、意义远,其宗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通过对本次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会议专题讨论的五个主题和相关内容,包括论文专题划分、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并对整个论文和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概述。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深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之路.探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研制一产业发展一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新模式,构筑一个“全”学习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中西方美学体系形成之展开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巡察整改决定着巡察的实际效果。从近年来全国巡察整改的实践看,影响巡察整改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原则性,二者密不可分且巡察整改的原则性与实效性呈正相关态势,即被巡察党组织自我革命精神强,整改的原则性就强,整改实效性也强,反之则弱。分析原则性与实效性的内在关系,探究巡察整改的基本原则,可以从立足实际、立足长远、立足公平、立足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巡察整改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学科和课程分化与综合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学科是课程的基础,科学和学科内容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展走势。科学、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是辩证的。分化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化的结果。没有分化就没有综合,只是混沌。在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和在综合基础上的分化既是近现代科学、学科和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也应该是未来科学发展、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从执政兴国的长远大计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规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决策,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结合新的形势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发展党的反腐倡廉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基本内容的形成,都通过党代会报告和党章修订中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 ,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初步概括并分析怪诞的审美特征 :反常的构成原则 ;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 ;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 ,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8.
Joseph Wagner 《Interchange》1998,29(3):351-357
Discord in the academy currently manifests in divisions over political correctness, the content of the canon and the defects of modernity. As scholarly and intellectual matters these concerns arise exclusively from the domain of the liberal arts. At their core, these controversies arguably develop from deep epistemic roots reflecting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concerning the nature, purpose and value of the liberal arts. At issue is the integrity of the liberal arts and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purpose and value of these fields depends upon appreciat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and moral studies. One can begin to understand these distinctions by considering the contrast in ordinary language between knowledge and wisdom. For it is arguable that while the notion of wisdom is presumably irrelevant to production or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in all other disciplines, it is demonstrably central to the purpose and value of both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each and every liberal art. If this can be shown then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why emphasis on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ism, on knowledge for its own sake undermines commitment to common purposes and concerns. By institutionalizing new patterns of behavior, stress on professionalism changes the nature and conception of liberal arts scholarship in ways that produce deep confusions about meaning and value in these fields. The o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ow that unlike other disciplines the liberal arts depend upon shared purposes and concerns such that participation of in a common moral discourse is essential to the integrity and worth of each field.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美国国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国会与总统权力的较量、党派斗争、意识形态的不同、利益集团的活动是国会起消极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则是其作用的主要手段。为发展积极的中美关系,就要加强双方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会的交流与对话、加强对各有关利益集团的工作以及两国领导人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对话等。  相似文献   

20.
受传统考试文化、现代消费享乐文化的影响与侵蚀,劳动及其教育观念萎缩的趋势不减,而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和控制了人的身体,加剧了这种趋势与危机。这些问题的重要认识论根源是身心二元论,劳心者高于劳力者,且认为心的发展与身体无关。其实割裂的机械劳动训练与精神德育灌输,既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又逆时代发展。未来,以纯粹体力劳动为生的职业将不复存在,但劳动并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它不仅是人类大脑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活动,而且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方式,还将是人们生活和娱乐的一部分。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该回归身心融合的本源,发展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和综合性的劳动学习,开发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创生性和融合性劳动课程,让学生的身体、心智与情感等"整全的人"参与到劳动学习与创造中,进而实现劳动意识与习惯以及相关知能意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