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清之际士人领袖钱谦益与新安商人汪汝谦因柳如是而相识相交,但二人关系十分微妙,有待发覆。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的战乱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动荡,给江南社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女性的生存状况急剧恶化。面对这种灾难,江南女性以殉节表明自己的人生抉择。通过对明清之际江南社会环境的恶化、明代贞节观的强化以及江南地区女性的特殊性等方面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妇女殉节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涵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1,(2):16-17
本期提问的依然是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镇一中八年级七班的同学们,面对面回答同学们问题的也依然是著名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老师。我们鼓掌请凌老师和汲长梅等同学登场。  相似文献   

4.
作为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坛宗主,钱谦益倡导“灵心”、“世运”、“学问”,力救明季斯文之弊,开有清一代宗宋之风。形成这一诗学体系的原因,在于其面对政治的危机及学术的衰颓所产生的强烈的史官意识及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江南文士掀起了一阵陶渊明接受热潮,他们追和陶诗、刊行陶集、题咏“桃源”,究其原由,与当地盛行的隐士遗民心态相关.由陶诗接受开启了不同于七子派的“性灵”“神韵”诗风,成为明清之际诗学流变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文坛出现了巾帼群体,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繁荣。素有满清第一女词人之誉的顾春与一代名妓柳如是的诗词创作,为后人称赞不已。一为满族贵妇,一为风尘乐妓,她们的诗词创作必然呈现不同的风格特色:顾多平淡,柳喜用典;顾多柔慈,柳呈侠义;顾真淳于本色,柳哀婉于豪爽。两人的诗词创作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独立自由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表达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1,(5):12-13
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镇一中八年级七班的同学们非常活跃,本期由他们继续提问。面对面回答同学们问题的也依然是著名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老师。我们有请凌老师和孙晓利等同学登场。  相似文献   

8.
邓婧琦 《新读写》2010,(9):35-35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个行走在明清之间的女子,因稼轩的这句诗而自号“如是”。我想,不仅是青山,恐怕世人亦会为你倾倒。那年初冬,你与钱谦益在西子湖畔相逢。你活泼可爱的神情,排走了钱谦益久积心头的悒郁;你满腹的锦绣诗情,顷刻打动了文坛宗师的心。  相似文献   

9.
从少年疏放、青年才俊到壮而悔之,"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历尽易代风云中的起伏跌宕.他兼具政治豪情和才子之风流倜傥,深得明末清初的江南士风和艺术文化的熏染,从明末清初的社会风气谈起,透过一个侧面来解读侯方域与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  相似文献   

10.
考查清初著名古文家魏禧在江西的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魏禧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人格精神的形成,把握清初江西文坛的创作情况及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文人群的思想活动与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之际徽州妇女节烈之风盛行,然而对贞节烈妇的研究多停留在普通徽州女子身上,而忽略了徽州才媛这一特殊群体.徽州才媛虽如一支寒梅傲然挺立于清代妇女文坛,但由于受到新安理学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她们亦未能走出节烈这个封建羁绊.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据钱谦益、吴伟业等人的《定山堂诗集》序文,评述了合肥诗人龚鼎孳的地负海涵、天鸿藻的才气,体恤穷交、弘奖英俊的性情和笼挫今古、博物洽闻的学识。龚鼎孳在明清易代之际因迎降和仕清而被称为"贰臣",其文学成就也一直为评论者所贬抑。文章通过分析论述龚鼎孳的生平、仕宦经历与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认为应对才华横溢并在明清皇朝政坛和文坛均有所贡献的龚鼎孳予以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柳如是、吴藻作为明清时期较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们的创作具有相似点,其中隐含的女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反映出了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凌鼎年是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微型小说题材丰富,作品有着深刻的内涵,富有启发性。作家善于采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精心构思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隐寓着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对教育的沉思。语言典雅流畅,行文用词富有新意,略带调侃意味,颇具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凌鼎年的微型小说大致可以代表当今中国大陆微型小说创作的艺术水准,其多样的题材、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对当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反映与反思都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0,(35)
本期向名家提问的是来自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镇第一中学八年级七班的李倩、王梦云、孙洋同学,而与同学们面对面、释疑解惑的,是著名微型小说家凌鼎年老师。凌老师来头可不小哦,他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德、韩、泰、维吾尔文等9种文字,有16篇收入日、韩、美、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学教材和汉语培训教材。下面,我们看凌老师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不同时期“凌犯”的定义及标准的差异,认为随着观测及推算精度的提高,凌犯的标准开始不断细化。在回回历法之前,中国传统历法无法预报凌犯,所以凌犯主要依据实际观测。因星占上的迫切需求,使得古代天象记录中存有数量庞大的凌犯观测记录。随着回回历法被用于凌犯推算,外来的新知识得以与旧有的中国传统星占相结合,成为重要的占验手段。明清之际,凌犯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仅次于日月食的重要天象,还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检验历法疏密。与此同时,随着西方天文学知识的传入,人们对凌犯认识和理解不断地深入,开始逐步质疑其在星占中的地位,新的天文知识也对旧的星占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是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点。该时期实学思想具有经世致用、中西交融的特点。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以“明体达用”作为知识选择标准,建构出以经史考据、民生日用、格物穷理为特征的课程知识体系,课程知识强调人文与科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对当今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明七子系产生于北方的文学流派,具有鲜明的北方地域文化属性.以王铎、薛所蕴、刘正宗"京师三大家"为代表的清初北方诗人,在传承七子诗风时,强调北方地域文化特征,抗拒江南文化的影响,更具正统色彩.而明清之际兴起于江南的云间派,则大量引入江南地域文化,实系七子的变体.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的柳如是不同于一般的深闺女子,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仅文采风流,而且极富爱国主义精神。她伤世感怀之诗作,可见其乐观独立之品性;她与名士的爱情之诗,可见其颇具现代意味的爱情观;她所作爱国诗文,拳拳爱国之心显而易见。读其诗文,确有惊人之处。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的江南之行(插图:郑初阳)作为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实力的作家之一,贾平凹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文学评论家、作家以及一般读者的普遍关注。今年43岁的贾平凹在度过不惑之年后的3年里,完成的两部长篇小说曾引来文坛内外的广泛议论,不满批评者有之,理解认可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