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①至此回②。两岸青山③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④。注释:1.碧水东流:绿水荡漾向东而来。,2.至此回:一作“直北回”,即转向正北。3.两岸青山:即天门山。4.“孤帆”句:意思是说,早晨日出东方,孤  相似文献   

2.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指今安徽省当涂县、和县的东西两梁山,两山夹江对峙。 ②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出生 于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青莲乡。唐朝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③楚江,安徽古属楚国,因而也称流经这个地方的长江为楚江。这句的意思是说,两山隔  相似文献   

3.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一首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诗歌的前两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了回旋,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后两句传神地描绘出作者望着远处的天门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的喜悦之情。望天门山@李白!唐 @叶兰  相似文献   

4.
雪莱认为:"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人运用想象,创造境界,将深意和情感熔铸于其中.读者体味诗歌时,把握其语言,运用想象,再造形象,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妙悟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情思.巴尔扎克指出:"真心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谈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士?论诗:"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我们则要通过"一爪一鳞"想象出那个"全龙".这些经验之谈告诉人们赏析诗歌也要运用想象.《望天门山》共四句,句句写景,似纯粹写景之作,别无深意,但反复体验玩味,又觉别有天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楚江中断天门,天门开,碧蓝的江水浩浩荡荡由西向东流到灭门又折转向北.这两句状远眺天门的悠远之景,巧妙入题——"望天门山".开篇就揭出"望",情萌其中.首句天门之景,侧重写山.交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诗歌十分重视押韵,俗语说“十诗九韵”、“无韵不成诗”,就指出了这个情况。但是,究竟什么是押韵呢?且看以下几个定义:①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也作“压韵”(《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18页。)②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③诗的押韵就是双句的最后一个字都用同一个韵母的字。(…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字典>对<诅楚文>"将欲復其(貝兇)迹"一句中的"(貝兇)"的解释不确切,在考察前人对<诅楚文>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对"(貝兇)迹"二字的解释之后,认为<诅楚文>中的"(貝兇)"应为"凶"的通假,乃"凶恶"义.  相似文献   

7.
顾炎武《诗本音》以"无韵"对待的诗句,段玉裁当作"合韵"。"无韵"与"合韵"的对立不是段氏有意放宽了押韵的原则。段玉裁用"读如"或异文标示实际押韵音的例子揭示出合韵的本质,即韵脚字在古音系统中的读音与其实际押韵音异部。"无韵"与"合韵"对立的原因是,顾炎武不知某些字有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归部音(本音)之别,遇有韵脚字异部者,按"无韵"对待;段玉裁严格区别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之归部音,将韵脚字未按本音押韵的情况视作"合韵"。  相似文献   

8.
绝句、律诗、排律都属于讲究格律的诗体。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且律诗的中间两联要对仗。在诗中,一联的出句(上句),和对句(下句)成为对偶的,叫对仗句。对仗句必须符合五点要求:(1)字数相等;(2)词性对应相同;(3)语法结构相当;(4)平仄对应相等;(5)意义相关或相反(忌相同)。  相似文献   

9.
一、书法能力考查(4分)1.请将下面一首七言绝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综合评分,以下全卷答题都要认真书写。)(4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相似文献   

10.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相似文献   

11.
望天门山     
李白 《初中生辅导》2010,(29):F0004-F0004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的"(N) V得 NP 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 V得 NP 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 V得 NP 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 V得 NP 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韵一般是指一个字音中的主要元音或主要元音加韵尾。它是一个字音中最响亮最悦耳的部分。诗词等文学形式要求有音乐性,即要求有音响和节奏等方面的音乐效果。因此,诗词一般都是押韵的。所谓押韵是指诗词句末用同韵或相近韵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这些用在句尾的字称“押韵字”或简称“韵字”。韵不只一种,押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诗  相似文献   

14.
诗"合韵"是甲部字在个别情况下以其另外一个音与乙部字押韵的情况。"合韵"并非异部音近押韵。由于合韵字在个别诗句中的实际押韵音与本音异部,导致出现合韵字与所协字在韵部系统中是异部的现象。合韵之"分""合"有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吃"诗: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诗,如痴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此不正是"吃"诗吗?  相似文献   

16.
诗歌向来是诗的“别名”。诗与歌血肉相连。民歌、戏曲和歌曲的唱词、快板、评弹,大鼓书,未尝不同时又是诗呢?好诗可以谱曲唱,唱诗无疑是音乐。押韵是增强诗的音乐性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性主要是节奏感和韵律感。旧体诗除押韵外,对平仄也有严格规定。新诗若能略顾平仄,自然难能可贵;但并不苛求。然押韵总是有胜于无。什么叫押韵?无非是写作各种韵文时,力求至少是相邻的偶句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首句起韵后,每逢偶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贺敬之的《回延  相似文献   

17.
识字与写字 一、蒙学教材在识字教学中的经验 提起蒙学教材,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下简称"三、百、千")影响最大.它们编写的方式是:将所有的句子编成三字句、四字句,对称、押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字重复率极低.据统计,"三、百、千"的用字,总字数为2708个.其中,有84.27%的字在3500个常用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新高考》2008,(4):19-19
怎样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运用炼字。即寻求切合语境的动词、形容词描摹事物,凸显事物特征,达到一字传神。如我们学过的课文《孔乙己》中:"(孔乙己)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写出了  相似文献   

19.
山东人民出版社选修教材《唐诗宋词》第51页注释①中有这么一句:"(柳永)其词多写歌妓愁苦和城市风光……"而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有关柳永的介绍又是这样的:"(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为乐工伎女撰作歌辞,屡举不第."对于同一身份的歌女,《唐诗宋词》用的是"妓"字,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用的是"伎"字,到底是"妓"还是"伎"呢?  相似文献   

20.
关于"欣赏"     
[创新话题]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 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阅读以上名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文意自定。2.文体自选。3.文题自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