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释"苴却"     
“直却”是彝语的音译,其舍义为“英雄、义士、死士、勇敢者”而不是“左脚神”或“土地神”。  相似文献   

2.
要了解《灵山》的叙事特点,首先要了解高行健在小说中围绕“你”、“我”、“他”讲了些什么。整部小说共八十一章,其中“你”出现了三十八章,“我”占了四十章,“他”有三章。“你”、“我”、“他”犹如行者,在小说中一直是处于“在路上”的状态。因此,要弄清小说的叙事结构、技巧、目的及效果,就要首先弄清这三者在小说中各自的行踪,然后才能对小说的其他因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说周瑜提起这位江东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气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以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可惜那是小说,不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曾气过周瑜。就算气过,怕也气不死。为什么呢?因为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周瑜也是一个漂亮之极的英雄。他的“帅”,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三国志》说他“长壮有姿貌”,还说“吴中皆呼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为郎,…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塑造了著名的“准则英雄”来对抗一个“异我”,传统价值观丧失,混乱不堪的世界。评论家大多认为“准则英雄”体现了坚强,无畏,充满勇气等性格特点。但实际上,海明威式英雄的共性并非性格特点,而是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的遭遇使他们意识到生存的荒谬和虚无,但他们坚信“要在重压之下保持优雅风度”为基准的律令,不屈不挠地和虚无作斗争,寻找人生的坐标和意义。文章通过对海明威四部长篇小说的文本分析,力求证实“准则英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揭示“准则英雄”的抗争对现代人生存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革命的力作,歌颂了众家好汉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的英雄行为,是一曲当之无愧的英雄颂歌。然而“‘天下无无妇人之小说。此乃小说家之言,然亦小说之公例也。”(曼殊《小说从话》)冈此虽说以塑造草莽英雄闻名于世,《水浒传》却也毫不例外地描写了众多女性形象。但是,小说毫不掩饰对女性的歧视,在这赞歌背后,奏响的却是一首关于女性的毁谤怨曲。  相似文献   

6.
出生于酒仙桥、生长于大山子,工作于798、混迹于三里屯,北京文艺圈里一个挺“神”的人物。他采访,因为他的本职工作是记者;他写小说、电视剧,并且开创了中国体育评论的“大仙体”;他常年混迹于北京的夜店之中,被誉为中国夜店小说之父,他不是“大神”,他是大仙。诗集《再度辉煌》,体育评论集《休等英雄迟暮》,随笔集《一刀不能瞬断》、《20不着46》,小说《先拿自己开涮》,电视剧《有人爱没人疼》……这些都出自大仙笔下。  相似文献   

7.
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背叛和消解,他以怪诞、夸张、超现实等叙事手法和话语方式,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以及带给人的惶恐与无奈。它对传统文学艺术的超越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反英雄”的主人公,“反小说”的叙事框架和以喜写悲,语言夸张荒谬。  相似文献   

8.
我班有四大“神仙”。“笑神”于秋雨,不知愁是啥滋味,整天嘻嘻哈哈的,立志要当滑稽大师或小品演员;“动神”许鹏程,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可谓动感十足;“痴神”刘正杰,你和他说事他老是走神儿发呆,似乎总在琢磨着什么,想要发明什么;“歪神”嘛,就是鄙人啦!我喜欢对别人、对各种事情作出评论,我的理论总是很独到,但他们总认为是“歪...  相似文献   

9.
边缘叙事——论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小说在新时期里独树一帜,他的小说的特殊性在于以边缘心态选择“远视角”,描写边缘化的民间人事,建构象征意味的情调模式,以平和冲淡的叙事语调,形做神聚的情绪结构,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边缘叙事”。同时也可看出汪曾祺在民间这个图腾式象征里曲折表达了作为知识分子“精英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有许多的中学生朋友来信询问,“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鲁迅小说中的“我”有些有他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但无论哪类作品,鲁迅的小说都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下面就从叙述、故事、“意思”(鲁迅语)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天,妈妈忽然头痛得厉害,迷信的奶奶立即叫来了我们村号称“再世观音”的一个神婆来驱鬼。这个神婆来到我妈妈的床边,口中念念有词。随后从口袋里拿出一只“神碗”,在我家米袋里舀了一碗米,装模作样地在桌子上使劲摇摆了一阵,随手又从那只“神袋”中取出一双“神筷”,狠狠地刺进米中……她尖着嗓子叫道“:鬼就躲在米里,现在我把它刺中了!”说着提起筷子。奇怪的是,这碗米真的被那“神婆”提起来了!吓得奶奶一个劲地念“‘:观音菩萨’保佑……”可是,神婆驱“鬼”并没有治好妈妈的病,最终,妈妈还是吃了医生开的药才得以痊愈。但神婆“驱鬼”…  相似文献   

12.
“虚”即艺术空白 ,在文中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一是“无”,二是“神”。“无”是与“有”相对而言的 ,即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内容与情感。如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写到 ,柔石遇害的噩耗突然传来 ,“我”被震惊了 :“原来如此 !……”短短四个字 ,单独成段 ,蕴含了多少未尽之意 !简短有力 ,耐人寻味……“神”是相对于“形”而言的 ,即通过绘“形”而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传神 ,境界全出。又如《祝福》中描写“我”最后一次见到的祥林嫂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传神地刻画出…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中,“做”“干”“搞”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动词,它们都具有表达动作和行为的意义,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常常译为日语中的动词「する 」或「やる」.以中国作家莫言小说《蛙》中的例句为例,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并讨论译为日语动词「する」和「やる」的两种情况,以期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的日语译法,更加准确地掌握日语动词「す为」「やる」的区别与用法.  相似文献   

14.
“AA神”式在宜城话使用得非常广泛,老少皆用,本文将从结构特征、语法功能、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AA神”式中的“AA”可以是动词和象声词,可作补语、谓语和补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怎样写好作文?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情感”上给予指导。情感是作文的命脉。写文章有了情,下笔就有神,学生们怕写作文,哪来的“情”?只好绞尽脑汁,东拼西凑。为此,我在布置作文构思之前、在写作和讲评之中,千方百计地广开视野,创设和利用有关情境,同题对比,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吉檀迦利》作为泰戈尔后期“献神诗”的代表作,不仅具有极其灼目的艺术成就,而且包含了深邃的宗教意蕴。它上承奥义书关于“梵我合一”和虔诚派关于“神人之爱”的宗教哲学,运用丰富、灵动的艺术手法,显示神意就活生生地隐含在天地万象之中,表达诗人对于终极神性的无限追慕。  相似文献   

17.
张箭飞博士在《词语细读:论鲁迅小说中的“我”》一文中,通过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关键词语“我”,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除了那些“无我性”的病态人格和“空心人”之外,“的确找不到一个理想的人格”。其实不然,鲁迅小说中,除了那些病态人格的“我”之外,同时也塑造了如“狂人”、“疯子”和《一件小事》中的“我”这样一些自我完整、人格独立、个性鲜明的健全人格的典型,他们是鲁迅笔下另一类中国国民的魂灵。  相似文献   

18.
孙犁诗化小说的特色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诗意自然风光与战争之残酷、丑陋的对比,有力回应了“抗战”的时代主题;二是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史传小说中较常见的“正邪对比”原则和“夫唱妇随”的母题。从而使其诗化小说既具诗骚神韵,又兼备传奇风骨。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间为什么加了句“小乔初嫁了”,“小乔初嫁”该作何解?历来“教参”都说这是“美人衬英雄”,落脚点是为了突出周瑜的“雄姿英发”。这种说法有道理,但只说对了一半。“小乔初嫁”与“当年”公瑾指  相似文献   

20.
“体”即风格特征。稼轩体即稼轩词之风格特征。“形神兼备”谓之体,稼轩体正可作如是观。或日“形神兼备”乃艺术之普遍特征,但稼轩体自有其独特之形与神。就其“形”而言,稼轩体既能在词域内博观约取,集众成一,又能以古诗文为词,大量用典使事,还能把目光转注于民间俗语;观其“神”则是:稼轩体之英雄语豪而不放,妩媚语婉而不浮,闲适语闲而不适。总之,稼轩体之构成是其表层之表现形式美与深层曲折含蕴美的结合;是直觉印象之“面”和深层印象之“味”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