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驱力”与语文学习天长市城南小学嵇启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内驱力,使他们“好学”、“乐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形...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亦是如此。一旦学生“好之”、“乐之”,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有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说明了学习者的情绪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对学习感到愉快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语文愉快教学十分重要,也是近年来趋于成熟的语文课改成果之一。下面简单谈谈笔者对愉快教学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4.
戴莉丹 《学苑教育》2012,(14):94-9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愉悦、自主地学习语文?我认为,新课改给我们点亮了明灯:语文教学应激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的疑惑难点为起点,以学定教,为解惑而教;语文教学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一以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主调,以学定教,为喜欢而教;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以...  相似文献   

5.
李琛 《中学文科》2005,(5):11-12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发展程度和参与程度如何,都是评价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尺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中成功的欢乐,这是任何外加的奖赏所不能替代的,是语文课程情趣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愿学、乐学,首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以“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么,到底怎样使学生“乐学”呢 ?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展露才华的舞台,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本领在众人面前展露,得到他人的赞美和鼓舞,激励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自己;同时也唤醒和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一次,某位同…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是对乐学兴趣作用的很好概括。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使他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精神饱满地接受,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情境创设,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0.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1.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知识的探索与追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和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之乐学乐写。奈美纽斯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必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愉快作文就是让孩子们在欢乐和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融观察思维和表达于一体,将儿童的好奇与好动结合起来。从“乐”和“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使作文课上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从而创造出一个愉快的写作环境。以下谈谈笔者对愉快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母庸讳言,不少学生对语文缺乏浓厚的兴趣,这种现象尤以职中生为甚。原因何在?这固然与语文教材的篇幅艮,内容纷繁复杂有关,但教师陈旧、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也不可忽视。我认为,语文教学,特别是散文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形象优美、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特点,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巧用图画,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美的鉴赏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抓好画图这一环节,学生就会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在美的熏陶和享受中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作文教学的生命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与冲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作文教学的生命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与冲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5.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课堂饱含趣味,深深地吸引学生,以趣激趣,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那么,怎样让语文课趣味盎然呢?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行,这种认识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很多知识点只是死记硬背下来,并未真正理解;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语文很无趣,要背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7.
周为 《学语文》2006,(5):15-15
语文这门功课是学好其他各科的基础,但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课的学习,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到底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好之”“乐之”呢?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将培养兴趣融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乐趣。培养兴趣的重点在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如果能够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那么他们就可以舒心地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殿堂中。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快乐地走进作家作品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好比是一项课余生活中的一次野炊、一次旅游等,那么教学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20.
钟志军 《成才之路》2013,(32):80-80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然语文课本中充满了知识和趣味,我们不妨向学生传递一种“快乐语文”的理念,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淡不上兴趣和动力。在当今教改的浪潮中,值得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探讨,让语文学习在快乐中进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