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徐欣 《中国档案》2007,(12):26-28
我国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过程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档案管理工作经历着从传统的纸质档案手工整理阶段,到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并存阶段,再到"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二元实践阶段,档案整理原则也因此经历着从来源原则到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并存再到历史主义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档案界积极探索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其实目的在于促进档案内容信息的传播与多角度社会利用服务.而"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使档案内容信息开发利用有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坚持依法治档,努力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由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管理为主转变,是我国档案工作“十五”期间的重要思路。要实现这个历史性的转变,有必要对依法治档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刻的思考。一、档案事业体制的演变随着时代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承担着“社会记忆”伟大历史使命的档案工作,经历了管理体制从不健全到逐渐完善的革新。纵观档案事业的发展,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党管档案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5年,档案工作的管理职能设在党委部门,是党委工作的一部分。档案工作从文书工作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管理,主要就是对档案的纸质原件进行集中、有序、质量和安全进行管理,这个阶段档案管理的核心都是围绕着实体的纸质档案,对档案管理的理论也都是以纸质档案的管理为中心. 一、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特点 1.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内容.这一阶段档案的内容都是写在纸上,因此,对档案的实际管理中都是对静态的纸质档案进行管理,纵观我国的历史可以发现,历朝历代都有对档案进行专门存放的场所和机构,对档案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对档案进行保存,在对档案进行保存的基础上,在进行简单的整理,新中国成立之后,档案的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发展到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六个环节,当时就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对档案中的内容利用应该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内容,但是当时的档案管理部门认为,对档案中内容中的利用离不开纸质档案的支撑,所以当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还是纸质实体档案的管理,而对于档案中内容的开发和利用有限,对档案中内容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历史的研究和政治等工作中,在档案中内容的开发和利用中,对历史档案的研究投入过多,对与现代档案中的信息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6.
日前。武陵源区档案局举办了全区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全区各乡镇(处)、区直各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片4个行政村及各企事业单位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近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分理论集中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进行。集中学习的内容包括档案法律法规、档案信息化的探索与创新、档案整理和数字化服务外包中的保密管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归档文件整理的步骤与要求及档案整理等。为期两天的实践操作培训由业务骨干与学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与指导。通过理论集中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该区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实体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档案实体管理是指针对处于实体状态的档案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等.档案信息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web2.0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等.知识管理是一种获取、创造、整合、应用知识的系统化过程,是对信息、技术和对人管理的统一,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档案室实行的都是档案实体管理基础上的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8.
档案全宗理论的发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宗理论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在我国国家规模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此理论,准确地把握档案事物的本质规律。积极运用到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去,促进该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更好地指导档案管理实践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档案资产理论经历了提出—争执—默认三个发展阶段。在理论转变的背后,是档案资产这一核心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档案管理实践、学科研究视角以及学者群体三个维度下实现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性是这些维度背后的本质,其核心是对档案内涵与外延认识的不断深入。档案资产理论核心概念的发展演变对档案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电子文件的大量涌现,如何搞好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显得追在眉睫。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1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档案理论与实践,以档案资源信息化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理论和  相似文献   

11.
1938年,何鲁成编撰的<档案管理与整理>这部有关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论著的出版(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以机关档案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我国近代档案学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该书的内容较丰富,体系较完整.全书共分十章:概论、行政、文书档案连锁法之理论与实施、点收与登记、分类、编目、归卷与调查,庋藏、归卷之整理、行政参考资料.该书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宗旨与目的,以机关政务档案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有关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以及档案行政、管理技术诸问题.该书论述的各部分,初步构成了我国近代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的理论体系,是我国近代档案学史上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档案整理工作是档案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保证其他环节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前提.正确认识档案整理理论是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然而档案整理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科学规则,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直接影响着档案整理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档案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档案管理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看,可以将其划分为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和档案知识管理阶段。不同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侧重点、理论研究内容及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都有所不同。本文将全面分析档案管理不同发展阶段特点。  相似文献   

14.
档案知识工程作为档案管理实践的重要方向,实践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档案管理的角度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与目标,能够推动档案知识工程应用的推广,加快档案知识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观念的变革,我国的企业档案工作会经历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知识化管理.档案管理阶段以档案实体为管理对象,重在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整理档案这项工作有助于实现档案的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也有利于查找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不科学的档案整理工作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本文将针对档案整理科学化的意义以及实现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方式进行探析。一、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手段对档案进行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反馈资源,对于  相似文献   

17.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近年来档案界出现频率较高的一词,但时至今日,档案管理工作似乎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由“档案管理”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不仅是个提法,而且是跨越两个不同层次的管理阶段,“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其不同于“档案管理”的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说明,我们还远没有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尚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一、档案、档案信息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档案管理也在不断与国际接轨。高校作为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领军,其档案管理也应走在各行业档案管理的前沿。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管理对象的阶段;二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存的档案整合管理阶段;三是以无纸化办公为特征的主要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黄斌 《档案》2011,(6):64-64
今年以来,张掖市烟草专卖局为规范声像档案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照片档案信息资源,集中开展照片档案整理工作,提高了照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根据档案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了市局声像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责任,并将照片档案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规范化管理;二是全面收集照片资料。  相似文献   

20.
档案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发展为企业档案管理创造了新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客观导致企业档案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操作理念的嬗变.传统企业档案管理理念嬗变在实践中表现为档案管理对象由实质载体向虚拟信息转变、管理方式由手工作坊式向电子智能化转变、管理流程由事后整理向全程控制转变等.企业档案信息集成是兑现这种理念嬗变和实践需求而提出的新型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