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后,主要从事水田的耕作和经营。朝鲜移民在迁入我国东北时,大多属于十分贫穷的农民。他们为了获得一份耕种水田的工作,就必须从当地中国地主手里承租土地,与中国地主之间形成了一种租佃关系,因此朝鲜移民的水田经营大多属于租佃经营。在这种经营方式下,承租土地的朝鲜移民遭受沉重的经济剥削,生活长期摆脱不了贫困的处境。  相似文献   

2.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有计划、有目的的向东北移植朝鲜人,实行"日人植鲜、鲜人植满"的政策。从朝鲜向东北排出过剩人口开发水田,把东北作为其军事和粮食基地,建设"农业国防",借助朝鲜人扩大其在东北的侵略权益。  相似文献   

3.
日本侵略东北后,对生活在东北的朝鲜移民采取“统制”与“安定”政策,朝鲜总督府通过“满铁”代理机构“东亚劝业株式会社”(东劝),资助建立了5个“安全农村”。“安全农村”表面上看是为“保护”和“救济”九一八事变后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及受水灾影响的朝鲜难民而设的“救助机构”,但实际上,日伪当局设立“安全农村”的险恶用心是为了严格控制朝鲜移民,对其实施集中统治,防范朝鲜农民投身反满抗日运动,同时达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目的。朝鲜移民“安全农村”被日伪当局作为殖民统治的“范本”,广泛推广到各“集团部落”中,是日本殖民统制东北农村的历史铁证。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7,(2):60-66
奉天地区的稻作历史已有3000多年,是中国主要的优质水稻生产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其大面积种植提供了基础,清廷和奉系军阀相继出台了支持水稻生产的政策,水稻种植范围逐年递增。朝鲜移民为奉天地区水田稻作农业的主力军,水稻的空间分布也大致与朝鲜移民的迁入路径相吻合,即自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拓展。开发水田,进行稻作生产,既提高了低湿地的利用效率,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5.
关内各省向东北移民,在"民国"时期形成了空前的高潮,大多属于自主性的人口流动,一方面由人民自发形成,另一方面则由政府提倡促成。这些移民多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他们通过海路、铁路、陆路进入东北,而且大多北上,寻求生存。"民国"时期东北的移民分为三个阶段,1927年—1930年是东北移民高潮兴起阶段,每年约百万人。移民进入东北后,在南满地区留居的很少,大多数移民则沿中东铁路继续北进,散布于吉、黑各县及鸭绿江流域带。在"民国"时期的移民高潮中,移入东北的居民还有外国人,如朝鲜人等。这种大规模的移民现象,不但促进了东北人口的迅猛增涨,加速了东北各民族的融合,而且也加速了东北各地特别是东北北部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苏联红军完全彻底地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朝鲜北部等广大地区,从而大大巩固了它在远东的安全,并使它有了在东方同美国抗衡的资本。后来,苏联同美国争霸,片面发展军备,终于步入死胡同。日本关东军的覆灭,是它长期霸占我国东北的必然下场。日本因发动侵略战争而导致亡国亡军的境地,而数十年后的发达兴旺则是得益于军备的限制。对于我们来说,苏日之战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与灾难,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对外来侵略势力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 2 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时 4 0年 ,约移民 32万。为了给移民提供所谓的“生存”基础和条件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疯狂的土地掠夺 ,多数移民成为食利地主。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的险恶目的是改变中国东北的民族构成和土地占有关系 ,最终使中国东北日本化。  相似文献   

8.
为追求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独有的排他性垄断权利和利益”,日本自日俄战争前后始,先后与英、法、俄、美,尤其是俄国签订划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利益范围”的条约,形式上获得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拥有所谓“满蒙特殊利益”的承认。九一八事变前后,以信夫淳平为首的日本御用学者将“特殊利益”与“特殊权利”合称,“制造”出“满蒙特殊权益”一词,以此渲染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不同于一般或共同“条约特权”的特权。将“特殊权益”所在地等同于“特殊利害关系地域”,再等同势力范围(利益范围),就是信夫淳平自洽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日本移民侵略中国东北,虽说是其既定国策,但其间某些人物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东宫铁男就是这样的人物。1932年6月,东宫向关东军司令部提出"吉林屯垦基干队编成意见书",提出在吉东10县,以日本在乡军人为基干,组建吉林"屯垦军",代替关东军维持治安,从而拉开了武装移民侵略的帷幕。1934年9月将14名日本青少年送入三江区域的饶河,开启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这一新的移民形式。之后,又鼓吹"家庭移民"和青年女子移民,以解移民的后顾之忧。一系列移民侵略计划不但使中国东北民众失去土地、家园甚至生命,日本移民命运也同样悲惨。  相似文献   

10.
三 朝鲜移民与古风和食 在朝日两国长期频繁的往来中,经常有朝鲜人移居日本,他们不仅将朝鲜的宗教、哲学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日本,而且同时将朝鲜古代饮食文化传入日本,并对日本古代饮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须须许里与日本酒文化 日本人素以豪饮著称于世。毫无疑问,酒文化自然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迄今尚存于  相似文献   

11.
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朝鲜人统治权的干涉,中国东北地方当局对朝鲜人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中国以恢复国权为背景,开始实施针对东北朝鲜人的排斥和驱逐政策。中国和东北地方当局这种对东北朝鲜人的排斥、驱逐政策虽然伤害了朝鲜人的生存权益,但它是作为阻止和抵御日本侵略所做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加以实施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武装移民就是向我国东北移民。早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就有人鼓吹向我东北移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我国东北。为镇压东北人民,巩固其殖民统治,同时通过农业移民加强经济掠夺,日本关东军制定各种移民政策,实施向东北移民。从1932年开始到1936年上半年,先后五次向我东北永丰镇、依兰县的七虎力、绥棱县的北大沟、密山县的城子河和哈达河地区、永安屯、朝阳屯、黑台、黑台信浓村等地移民。这一阶段称为“试验移民期”。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东部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历史原因,内蒙古东部区土地问题比较复杂,土地关系中交织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内蒙古党委和内蒙古自治政府,根据东部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于当地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土改政策,并且认真贯彻实施。同时采取积极措施纠正了许多地方出现的错误和偏差,保证了土地改革的彻底胜利。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摧毁了农村中的封建统治,各族农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加强了民族团结,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4.
土地政策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政策,对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其重要性更为突出。邦联制定土地政策受到政府内的政治派别、东部移民、土地投机公司,甚至外部势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土地销售有所侧重。这一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也为以后美国土地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日本以武力强占我国东北,为了变东北为其永久的殖民地,日本把移民侵略作为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齐哈尔是日本移民侵略的重点地区,移民侵略使日本的殖民统治直接深入到广大农村,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日本拓务省批准了移民案,在关东军策划、操纵下“吉林屯垦第一大队”、“吉林屯垦第二大队”先后集团移民中国东北佳木斯地区。这两批具有试验性质的“特别农业移民”,明确和加强了政治、军事上的四项作用,据此拓务省调整和完善了移民方案,拉开了向中国东北移民百万户、五百万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末年,朝鲜人民开始大批移民至我国东北部的通化地区,同时也带来了朝鲜族音乐文化。在两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共同的传播媒介和相互影响的教育体系使得朝鲜族音乐风格逐渐融入该地区的汉族音乐创作中。当地汉族音乐文化吸收了朝鲜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使两民族文化能够相互融合、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8.
1882年于朝鲜爆发的"壬午兵变",是当时东亚世界中各种矛盾积聚的产物。事变后,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清政府果断出兵,使得之前已在朝鲜经营多年的日本势力遭受了重创,半岛局势由日本"一家独大"迅速转变为中日两国的直接军事对峙。日本政府意识到,需要推行更为积极的扩军备战政策,这对于后来日本近代"大陆政策"的形成及军国主义之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我国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的。19世纪中叶以后,朝鲜的贫苦边民不堪忍受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和灾荒饥馑之苦,不断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朝鲜人为寻找生路,更是不顾清政府禁令,纷纷迁入我国东北各地,与汉、满等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了东北边疆,并在长期的共同斗争中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民族。据不完全统计,1918年我国东北朝鲜族人口约有36万人,1931年66.5万人,1945年80万人。光复前朝鲜族教育,伴随历史的发展,经历了错综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东北地区,朝鲜族移民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影响深远,本文将简单地展现这一过程的基本脉胳,以揭示其各阶段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一、清末朝鲜族移民东北史的考察 朝鲜族移民进入东北的早期历史,已经无据可考。这种情况,一直到明代才有了改变。1392年,李成桂废高丽王瑶,自立为王,向明朝遣使朝贡,上表请封,主动要求废除高丽国名,恢复朝鲜国名。从此,高丽族更名朝鲜族,并不断移民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