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波 《钓鱼》2009,(10):57-57
小里哲也,1940年出生在日本德岛,是阿波钓法的代表人物,同时对钓鱼运动的演变、发展有着全面而独到的认识。曾经荣获禧玛诺矶钓赛第三届、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六届冠军。著有《与小里哲也一同海钓》、《解析阿波钓法》等多本作品。是德岛县钓联盟第一代名手。  相似文献   

2.
快活林 《垂钓》2012,(10):42-44
目前,在浮游矶钓中,山东威海的钓友多使用阿波钓法,立标钓法等正逐渐被埋没。其实,在威海周边海域,尤其是流水不急的钓场,立标钓法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浮游矶钓是指在海边突出的石头、石滩、人工码头或防波堤等钓场,借助浮标的承载力钿海水的潮流,使钓组悬浮于海水中并随流运动,将钓饵送到标点,主动引诱对象鱼的一种钓鱼方法。目前,在浮游矶钓中,山东威海的钓友多使用阿波钓法,立标钓法等正逐渐被埋没。其实,在威海周边海域,尤其是流水不急的钓场,立标钓法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谢葵  黄邦凡 《钓鱼》2007,(8X):30-33
夏夜一到,黄颡们全体出动了,活泼得很,那些相应的钓技钓法也紧跟着浮出水面,从近期的《钓鱼》杂志里跑了出来,第10期河南李懿老师的《长江钓黄颡方法》、广东罗爱田老师的《夏夜溪河钓黄颡》,第13期重庆张世才老师的《钓黄颡鱼攻略》。三位老师的文章各有千秋,浓郁的地方特色,娴熟的技法,  相似文献   

4.
袁敏 《中国钓鱼》2003,(10):13-13
2000年《中国钓鱼》第四期何其钧钓友发表《溪潭钓柴鱼》一文,一介绍了“水面草间钓”、“半水层诱钓”、“潭底钓”的经验,觉得都是可取的。笔者爱好手竿钓黑鱼,并有30多年的历史。有些体会,愿与何君及钓黑鱼爱好者交流。 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有多种钓法,如手竿游钓、发竿钓、抛竿守钩等等。我认为,就手竿钓黑鱼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钓法: 一、窝钓(定点钓) 从初夏至仲秋这段时间,是黑  相似文献   

5.
苏群 《中国钓鱼》2006,(3):18-19
近几年来,牡丹江地区的传统钓手在钓跑漂的基础上演变出一种传统与台钓相结合的全新钓法(见《中国钓龟》2004年第十一期《张师傅的江钓高招》一文,作者牡丹江那铁华)。新的跑漂垂钓方法突破了旧的钓法中的随意性,它是以蝇蛆为诱、钓饵,在小溪或江河中走钓的钓鱼方法。这里,向大家介绍溪河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张铨 《钓鱼》2005,(15):31-31
对于传统钓法,如何认识、如何对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一种倾向,把传统钓视为观念陈旧技术落后,指为颠覆对象。《钓鱼》第7期一篇《再现悬坠钓法的魅力》的文章,用对比的手法,用”事实”说明传统钓法钓不到鱼(悬坠钓法钓获375千克,传统钓法只获两尾鲫鱼)。”用悬坠钓法能反映出鲫鱼食饵漂讯,而用七星漂传统钓法根本反映不出来,抓不住这微弱的信号,即使是水平再高的传统野钓钓手,肯定也收获甚微。”  相似文献   

7.
姚兵 《钓鱼》2009,(19):55-55
一、浮游矶钓:不同于沉底钓法,钓组为悬浮未触底。采用浮标包括阿波、阿达力、直立式浮标、乒乓浮标等等,对象为黑毛、白毛、黄鸡、黑鲷、水针、白达仔、黑达仔、臭肚等等浮游性鱼类,夜钓则目标主要为白带鱼。钓法种类多样且多变,钓场为矶岩海岸或防波堤甚至蚵棚。一般矶钓竿在钓场大约从0号竿到2号竿左右,离岛钓场用到3号或4号,卷线器选用1000型到3000型左右,母线一般采用3号到6号浮水线,子线用1号到59碳纤线。另外购置太空豆、转环、水中浮标、夜光珠等等小配件。浮游矶钓可再细分成多种钓法,一般矶岩、防波堤、船矶、筏钓都有相当的差异,是一种钓法最多样的钓游方式。  相似文献   

8.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9.
沈耀 《钓鱼》2006,(8):20-21
看了《钓鱼》杂志第2期 ̄第6期上关于《悬坠钓鲤鱼》的文章后,也是感触颇多,以本人经验证明以悬坠钓法钓鲤鱼还是上钩率蛮高的。我接触悬坠钓也有3年的时间了,当初是从半水钓鲢、鳙,底钓鲤、草、鲫,正巧又遇上一位好老师,后来在一些地区垂钓比赛中也取得一些成绩。如果说在自然水域钓鲤鱼都这么难,那么在竞技比赛的池塘里,那些钓放过的鲤鱼不就更加狡猾,更难钓得了吗?下面我就拿自己在一些比赛中针对悬坠钓鲤鱼时发生的一些事,说说本人的经历吧。2005年10月的一天,一场比赛在南京胜利圩养殖场开竿,有300多人参加了这场赛事。当天抽签,我是上…  相似文献   

10.
康世勇 《钓鱼》2005,(6):18-18
我在2005年第4期上的一篇《悬坠钓法在长竿上的运用》文章中所谈到的只是悬坠钓法在长竿上的基本运用,但要取得好的效果,那还要从钓组谈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钓鱼》2004年第六期刊载了《色山列岛褐菖蚰的习性及钓法》一文,读后觉得其文有如下不准确之处。  相似文献   

12.
拉小米     
张炎冰 《钓鱼》2013,(10):23-23
拉饵的出现是因为钓快鱼,减少手上饵时间,可是它有个缺点——鲫鱼往上跑。本来不管大鲫、小鲫都是沉底咬钩,但钓着钓着小鲫离底了,之后离底越来越高成了钓一标深。拉小米是由拉饵得到启示,由河南钓手在实践中创造,专用于底钓鲫鱼的一项技术。以鲫鱼为唯一对象鱼的“钓王杯”共进行了七届,至1999年的前五届比赛都是搓饵钓底,最高时速137尾。2000年,  相似文献   

13.
赵风祥 《钓鱼》2005,(1):27-27
本刊去年第21期国际钓法钓组图解一文,使得许多对国际钓法有兴趣的传统钓友纷纷效仿,由于过去从未接触过国际钓法钓组,故使得有些钓鱼爱好者在组配国际钓法钓组时遇上一些小节上的麻烦,故此本栏发表作者赵风祥《改装国际钓法钓组需注意》一文,提醒钓友在组配时应注意的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5,(4):14-14
今年40岁的刘林,河南开封人。1996年他开始学习悬坠钓法,1998年开始征战竞技赛场,是河南省为数不多、较早接触悬坠钓法的钓手之一。2004年九月在山东聊城举办的全国钓鱼锦标赛上他一举夺下个人总成绩冠军,又列于《钓鱼》杂志社2004年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10位,名噪钓坛。他娴熟的钓技和出色的成绩使他成为享誉钓坛的“玉面杀手”。  相似文献   

15.
邹思全  张晓芹 《钓鱼》2007,(6S):26-26
传统钓法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流传至今,久传不衰。在悬坠钓法传入之后,就被爱好悬坠钓法的钓友打入了“冷宫”。在经历了第五十、五十一届国际钓鱼比赛后,传统钓法又高高地昂起了头,让众多的悬坠钓法爱好者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6.
矶钓,充满无穷诱惑和魅力,目前我国两岸三地矶钓爱好者逐年递增,广大矶钓爱好者对矶钓知识的渴望也非常迫切,日本矶钓高手的先进经验始终都是我国矶钓手们学习借鉴的内容。今年初,北京碧海钓具公司特意邀请日本矶钓名人小里哲也先生来中国为广大  相似文献   

17.
潼河鸬鹚 《垂钓》2010,(4):34-35
一提《手竿传统钓法》,或许好多人的印象是落后。事实上,手竿传统钓法并不意味着抱守残缺,相反,它在借鉴时下流行钓法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拥有了更宽泛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陆发祥 《钓鱼》2014,(12):8-11
汤晓波,今年35岁,江苏连云港人,从小酷爱钓鱼,2002年开始以《钓鱼》杂志为师,接触学习悬坠钓法,2004年3月便参赛第一届《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巡回赛江苏连云港站,并成功入围2005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总决赛。第一届"读者杯"总决赛聚集了全国顶尖的竞钓高手,和这些钓鱼大师、竞技明星同池竞技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深受鼓舞,也奠定了汤晓波这十一载一直坚持竞钓之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点钓泥浆层     
张福顺 《垂钓》2002,2(4):64-64
辽宁曲宁楠钓友:读了第三期上《点钓模式》这篇文章,我真是受益匪浅,但有些地方还是不甚清楚?比如,点钓的双钓与台钓的双钓位置究竟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20.
文龙 《钓鱼》2012,(4):18-19
一、小水面冬钓,"细线小钩"不能包治百病江汉平原的冬天很少结冰,随着"台钓"的发展,现在冬钓的人越来越多。在我的印象中,"冬钓无巧、线细钩小"是经典和颠掉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我还写过一篇《细线小钩、无中生有》的文章。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