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车颖 《学子》2012,(12):79-80
每年高考文言文的最后一道题,都是文义理解(分析概括文章内容)题。这道题设置四个选项,四个选项的内容按行文顺序表述。命题者往往在错误的一项中设置"陷阱","引诱"考生上当,怎样才能提高解答这类题的准确率呢?研究试题错误选项的类型尤为重要。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命题者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  相似文献   

2.
薜峰 《高中生》2013,(5):14-15
命题者构拟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因此,研究命题人设计干扰的方法,无疑为考生准确、快捷地解答文言文"文意理解题"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归纳起来,这样的突破口主要有如下六个。  相似文献   

3.
每年高考文言文的最后一道题都是文意理解(概括文章内容)题,这道题设置四个选项,四个选项的内容按行文顺序表述,也都采用选出错误的一项的形式。编者往往在错误的一项中设置陷阱,“引诱”考生上当,怎样才能提高解答这类题的准确率呢?首选要读懂文章的大致意思,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将每一项的表述与原文对照,看有无对应之处。其次还要注意一些技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相似文献   

4.
薜峰 《高中生》2013,(15):14-15
命题者构拟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因此,研究命题人设计干扰的方法,无疑为考生准确、快捷地解答文言文"文意理解题"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归纳起来,这样的突破口主要有如下六个。  相似文献   

5.
谢国华 《高中生》2010,(12):8-9
从2010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题设题情况来看.文意理解题其实涵盖了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的考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客观题最后一题的考查点通常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对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题涵盖内容广,整体把握要求高,是对文言材料中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因而考生错误率较高。实际上,如果对该类试题的错误类型有一个明确的分类,掌握其中的规律,还是可以突破命题者设置的障碍,找到正确的选项。  相似文献   

7.
张传权 《新高考》2009,(3):19-21
文意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有的题目还考查文学鉴赏能力,赋分3分。下面谈谈近几年高考试题文言文文意理解题的几种设错方式,以探讨快速而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首先着眼于“言”,表现在试题中,“言”即考查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句式和翻译等;然后是对“文”的考查,即内容的分析综合,通常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然是阅读题,对文的把握理应是第一位的,对语言的考查理应遵从并服务于对文意理解的考查。综观近四年来江苏省自主命制的四道文言试题,也的确体现了这一考查态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命题者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为此,探究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误区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邱建农 《现代语文》2007,(9):124-125
文言文综合阅读试题往往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命题者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成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往往在基本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  相似文献   

11.
谢国华 《高中生》2010,(36):8-9
【考查特点】1.考点解析从2010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题设题情况来看,文意理解题其实涵盖了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的考查。  相似文献   

12.
吴明 《学语文》2007,(6):4-6
多年以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部分均设有一道文意综述题,尽管不同的试卷在该题题干表述中对试题考查内容的称渭不尽相同.如全国卷称为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分省命题的试卷有的与全国卷同,有的或称为有关内容,或称为原文意思,也有的则径称为文意,但这道试题却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3.
薛峰 《高中生之友》2012,(23):17-18
201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基本都是"文意理解题",命题者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为此,探究命题人设计干扰的方法,无疑为  相似文献   

14.
《考试大纲》规定,文言文阅读涉及七个考点,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中高频考点为文言实词的含义、筛选文中的信息、文意理解题以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要想得满分 ,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 ,还要有巧妙的方法。在多年的高三语文复习中 ,我积累了一种“四步走”的方法 ,可供考生操作。第一步 ,倒读最后一题 ,搜索“内容提要”。从 1997年开始 ,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 ,在题目设置上有这样的规律 :将阅读材料的内容 ,从不同角度切分为四个部分 ,再按照原文行文的先后顺序 ,拟设四种对文章的概括性叙述 ,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综合分析 ,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也就是说 ,在这最后一题的四个选择中 ,只有一项错误 ,而其余都是正确的。那么 ,未读原文之前先读…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综合阅读题的考查目的 ,是在于通过对词语的理解 ,对语句的分析 ,对文意的概括 ,去检测考生是否正确把握了文意 ,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并能对其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 ,对其技巧进行合理的鉴赏。很明显 ,着重考查的是整体阅读能力。因此 ,解答文言文综合阅读题 ,除了要掌握各种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 ,注意掌握整体阅读的规律是很重要的。一、完整领会文章的内容 ,力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种整体理解能力 ,要正确地把握文意 ,既要微观上从字词入手 ,落实词语含义、语法结构、修辞运用和文化文学常识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此类题型的设计方式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叙述中设计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项来供考生排除;题干要求也逐步定型为"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此,探究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误区提供了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相似文献   

18.
匡吉 《语文知识》2001,(1):35-38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最能体现能力考查要求的是“文意判别题”,它通常位于整个题部的最后,一般直接要求指出几个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有时也通过某一句子的理解来关涉  相似文献   

19.
[考点点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这类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在一起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选项。能力层级属C级,其难度显然要比词句的理解又高了  相似文献   

20.
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的综合考查,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归纳内容要点”着重考查在理解基础上深化了的分析概括能力。近十年中,此类试题稳定于文言文阅读试题最末一题,出现率为100%。文意归纳题的题型有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