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缩微     
新闻“立体三角”关系樊亚平在2006年第6期《新闻界》上发表专访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甘惜分先生的文章,阐述了甘先生在新闻学理论体系构建方面一个重要成果。甘惜分认为,新闻事业是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的,离开了这些关系新闻就不可能存在。现实中的各种东西,没有和新闻无关的。别的科学呢,可以仅仅局限于各自那个范围之中,而新闻却无所不包,它随时要和各种事物发生密切联系。可以说,新闻学就是研究这种种关系的学问。甘先生研究发现,新闻首先存在一  相似文献   

2.
常江 《新闻记者》2020,(2):12-20,31
本文以来自三个国家、共84位一线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资料为经验基础,通过扎根理论,尝试对"数字新闻学"成为一种新新闻理论体系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进行探索。研究认为,数字新闻学在四个方面对传统新闻学体系实现了范式性突破:技术在新闻业态中日趋扮演生态性角色,数字新闻从业者的技工化,基于情感网络的新闻业的成型,价值极化和价值虚无成为新闻业的持续性危机。上述突破使得"数字新闻学"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具有了经验和逻辑基础。本文进而从价值内核、核心概念、研究实践和批判理论四个方面,尝试建构数字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具体维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宏观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出现了建构理论体系的尝试。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理论体系建构,来明确新闻学科的内涵,巩固新闻学科的学术地位。本文以新时期全部三十部新闻理论专著与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十八年来(1979-1997年)中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历程进行了全面考察。作者认为,新时期中国新闻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经历了“党报”本位、“新闻事业”本位、“新闻”本位三个研究阶段。在不断返回学科本位的过程中,这些建构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有关新闻活动和新闻规律的探讨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可读性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不仅普通的新闻学教材上一般没有相关的章节,新闻学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文章也是屈指可数,从学理层面上对可读性的深入研究就更罕见,导致可读性在理论认识上一直没有更深的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增强可读性一直是一线新闻实务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二十年来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笔者试图对此进行一点努力,以期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梅芳 《今传媒》2004,(Z1):21-22
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媒介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新闻评析活动引人注目地活跃在新闻实践之中,其频率之高、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建立科学的评析理论体系,进一步引导新闻实践,成为新闻理论研究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新闻评析应属于媒介批评范畴 中国新闻学研究已经有八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闻无学”的观点颇为流行。其原因,除了有些人不懂得新闻工作的规律,不认识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方面之外,也还由于我们新闻工作者自己没有拿出高质量的新闻学论著,足以令人信服新闻学是一门科学。我国新闻学的论文也不少,但大都在内部刊物上或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而很少在大报上公开发表。其原因颇为复杂,但这些新闻学论文质量不高,没有能够上升到规律性、理论性的高度,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新闻无学”的观点颇为流行,其原因,除了有些人不懂得新闻工作的规律,不认识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方面之外,也还由于我们新闻工作者自己没有拿出高质量的新闻学论著,足以令人信服新闻学是一门科学。我国新闻学的论文也不少,但大都在内部刊物上或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而很少在大报上公开发表。其原因颇为复杂,但这些新闻学论文质量不高,没有能够上升到规律性理论性的高度,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写作》2009,(3):8-8
关于如何办好《新闻与写作》这样的新闻理论刊物,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要研究,就是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的新闻理论建设是我们现在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有自己的新闻理论吗?我很怀疑。中国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我觉得还没有建立起来。现在,我们搞的新闻学不是西方的,就是传统的,而传统的也不是我们自己的,是前苏联的。传媒当下沦为了一种经营手段,再进一步说就是产业化的营利工具。那么,传媒本质的社会功能到底是什么?许多人没有弄清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创立起系统的、完整的伦理学,也没有创立起系统的、完整的新闻学,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一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学。但是,他们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科学理论时,发表过许多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其中也表述了自己的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新闻伦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新闻理论滞后甚至脱离新闻业界实践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还没有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的建构不但缺乏业界实践成果的提炼,更没有根本方法的方向性指引。广泛深入探寻新闻理论研究方法,尤其是建构其"元方法",使新闻理论实现自身价值、走向成熟,是新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这种建构围绕"实践性"与"人学性"及其相互作用这个核心,设定其"元方法"的本质内涵,使新闻理论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有章可循",为新闻学发展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面对新闻学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以及加速变换的世界格局、社会格局和新闻传播格局,我国新闻学界必须以大力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学。  相似文献   

12.
由新闻学关键词看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键词可以说是特定话语价值取向的凝结 ,是语言实践过程中的纲目、骨骼。从一定意义上看 ,我国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集中体现在人们对新闻学关键词的思辨、讨论和表述等语言实践中 ,表现在关键词的变化上。于是 ,考察新时期以来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 ,就可以透视新时期整个新闻理论乃至社会文化思想的变迁。新时期我国新闻学处于理论体系建构的探索过程中 ,确乎经历了一个由“党报”本位、“新闻事业”本位向“新闻”本位的转向。但从另一方面看 ,我国新时期新闻理论又在这种转向过程中 ,在“党报”本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积淀有一种理论结…  相似文献   

13.
洪晓 《新闻爱好者》2011,(11):16-17
当代新闻理论滞后甚至脱离新闻业界实践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还没有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的建构不但缺乏业界实践成果的提炼,更没有根本方法的方向性指引。广泛深入探寻新闻理论研究方法,尤其是建构其“元方法”,使新闻理论实现自身价值、走向成熟,是新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这种建构围绕“实践性”与“人学性”及其相互作用这个核心,设定其“元方法”的本质内涵,使新闻理论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有章可循”,为新闻学发展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新闻理论在我国一直处于地位重要但教学“鸡肋化”的矛盾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彰,是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育的最大弊病.引入案例教学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内容的生动展现中培养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教学回归到“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模式,这是促进和改善新闻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也应该成为今后我国新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写作是新闻评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评论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新闻学应用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它和编辑学、采访学等共同构成新闻学的应用理论体系。谈新闻评论写作之所以要提到新闻评论学,是因为评论写作所牵涉到的并不仅仅是文章体裁或写作方法、技巧之类的纯业务性问题,还牵涉到评论学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简言之,就是新闻评论写作也和所有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都有一个写什么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在新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著成果,在中国新闻史上是个亮点,也是一个飞跃。(一)出版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系统和具有相当理论深度的新闻学理论教材与著作,这不仅为对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实行全面和正规的新闻理论教学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闻学学科大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对马列新闻思想的研究,从文革前的初步了解、学习探索,发展到现在已全面进入较为  相似文献   

17.
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1.西方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1895年,德国学者科赫教授在海德堡建立了最早的新闻理论研究机构。由于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促使办报人不仅要知道办报方法,还要掌握新闻工作的规律,从而逐步形成新闻学的理论体系。继德国之后,报业发达的美国也开始重视新闻理论研究。20世纪初期,西方新闻理论形成两大派别:以德国为代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狭义的新闻学,专指新闻理论,即理论新闻学.广义的新闻学,即新闻科学,它包括:①理论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原理、比较新闻学等;②实用新闻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广播学、新闻电视学、新闻摄影学、报业管理学等;③历史新闻学——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术发展史、著名编辑记者史.在国外,由于跨学科的研究,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新闻学科,如新闻法制学、新闻伦理学、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在新闻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是新闻记者一辈子读不完的重要的教科书。首先提出新闻价值的是西方新闻学。在我国,一九一八年出版的徐宝璜写的《新闻学》一书中,也讲到了新闻价值。解放以后,我国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作过一些研究,特别是一九八○年,关于新闻价值的探讨性文章多一些。北京新闻学会还专门开会讨论过几次,只因这是个难题,争论还很大。直接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随时都会碰到新闻价值的问题。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实,都得掂一掂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值不值得报道?作记者的,每天遇到的大大小  相似文献   

20.
南迅 《新闻记者》2003,(7):25-25
南京大学新闻系丁柏拴教授的两部新闻学新著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分别由新华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丁柏栓主编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一书,是由他主持的教育部“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由他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