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最近,又得知两起中学生自杀事件。两名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名次下降”而感到“无脸见人”,其中有位学生是因为从“重点班”被淘汰到“普通班”,得从重点班所在的“光辉楼”回到普通班所在的旧楼,她无法承受,于是从楼上跳了下去。我问过一些教师“:你以前是第几名?“”你被排名次的感觉好吗?”多数教师对“按工作业绩排名次”持否定态度,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给学生按成绩排名次。对是否会发生悲剧,老师们并没去多想,因为社会需要这种“文化”:如果你不肯给学生排名次,家长会提出他们“有权知道”,校长也会认为教师工作不负责。我反对以成绩…  相似文献   

2.
最近,又得知两起中学生自杀事件,两位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名次下降”而感到“无脸见人”。其中有位学生是因为被“重点班”淘汰到“普通班”,得从重点班所在的“光辉楼”回到普通班所在的旧楼,于是干脆从旧楼上跳了下去。  相似文献   

3.
最近,又得知两起中学生自杀事件。两位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名次下降”而感到“无脸见人”,其中有位学生是因为被从“重点班”淘汰到“普通班”,得从重点班所在的“光辉楼”回到普通班所在的旧楼,于是干脆从楼上跳了下去。我反对以成绩论人,反对按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把所谓的竞争机制引入中小学教育,其实是民族教育落后的标志,积久有可能形成灾难。上个世纪80年代有部教育题材影片《沙鸥》,我对之一直耿耿于怀。那部电影大概是以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为背景的。其中有个镜头,女排得了世界亚军,队员沙鸥在回国途中竟把获得的银牌扔进了大海…  相似文献   

4.
我所在的学校是个“普通”中学,从初一开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被省“重点”中学录走了,而我们学校又设置了“重点班和普通班”,学习较好的学生又被分到了“重点班”,最后剩下的就是我们的普通班。我就带了这样两个初一的“普通班”的英语课教学,一直到初中毕业。三年来,我通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逐渐把这个“普通班”变成了思想品德、学习、纪  相似文献   

5.
我所在的学校是个“普通”中学,从初一开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被省“重点”中学录走了,而我们学校又设置了“重点班和普通班”,学习较好的学生又被分到了“重点班”,最后剩下的就是我们的普通班。我就带了这样两个初一的“普通班”的英语课教学,一直到初中毕业。三年来,我通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逐渐把这个“普通班”变成了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卫生都领先的先进班集体,每一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年级前茅。针对如何搞好“普通班”的英语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以前只听说过学校有“重点班”、“快慢班”,却从未听说过以贫富分班的。但据报道,四川一所中学就是这么做的。该中学从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都开设有两个“封闭班”,学生多是从外地来的“有钱人”,吃住均在学校,学杂费3500元左右。学校规定,“普通班”学生一律穿蓝色的校服,“封闭班”学生一律穿红色的校服,于是两个班的学生就有了“颜色”差别。“封闭班”和“普通班”在享用的硬件设施上区别也很明显,比如“封闭班”教室里有VCD、电视机、电风扇,而“普通班”学生就享受不到这些。如此分班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富家子弟的学习质量和生…  相似文献   

7.
听说如果进不了重点班那就不用去了,进了普通班,你去了也是白白地浪费掉金钱和时间。因为普通班的都是一些差生,只会玩,会谈恋爱,不会学习,课堂上吵得要死,你想学点东西可比登天还要难,只要你一进去,保证过不了一周时间,你肯定会和他们混在一起,一起狂欢,一起把学习忘掉。听说如果进了重点班,那将来就是国家之栋梁了,那学习气氛,团结精神可了得。同样是听说,但是我却有两种不同的反应,恐惧、害怕与向往。我被那个听说的普通班所吓倒,所心慌,因为我将要踏进普通班的门槛,难道要像听说那样放弃求学之路吗?不,不能。将来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羊国华 《云南教育》2008,(16):29-30
1999年,我从宣威调入昆八中。2000—2003年送走第一届毕业班,其间我担任了普通班中的高三(4)班的班主任,并任两个普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2003年所教班级参加高考为八中创下了3项记录:一是辅导的两名普通班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分别取得全省第五名和第十名,获一等奖,并分别被清华、复旦录取。二是所教班高考数学平均分及格率超过学校的重点班。三是我任班主任的高三(4)班重点上线率为70.5%,52人全部上本科线,上线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刘守琪,湖北省武汉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执教数十年、临近退休的他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接连两次被学生在媒体上公开“弹劾”,并被学校由重点班调至普通班任课。原因是他喜欢在毕业班的课堂上“神侃”,占用了过多的时间给学生扩充课外知识。如何看待这件事,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出现了一种分班现象。这种现象的特征是:将同一年级的学生分成重点班(或称快班、实验班)和普通班(或称慢班、平行班),重点班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甚至学生的住宿条件都优于普通班。对于这种做法,有人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但另一些人认为,这样做不利于照顾大多数。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宋代的朱熹把孔子的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便是“因材施教”的由来。“因材施教”的“材”,指的是受教育者的已有基础,包括他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因  相似文献   

11.
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和人文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Horwitz的外语语言焦虑量表FLCAS调查表和访谈的两种方式对九江县第三中学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英语学习焦虑问题所做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焦虑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且学生的语言焦虑与英语学习呈现负相关。其中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感到焦虑,而分班又加重了普通班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12.
看着那象征友谊与帮助的手,我毫不犹豫地握了上去。初三重新分班,我从普通班调到了重点班。由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我无以为报,只有通过成绩单上遥遥领先的名次让她感到欣慰。到了重点班,我更加刻苦,在这个藏龙卧虎的集体中竟然也考了好几次第一,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相似文献   

13.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如果说,重点班的学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沐浴着阳光,那么普通班的学生就是在黑夜中摸索、徘徊、挣扎……所幸的是,我从普通班挤入了重点班,黑夜已过去,光明就在眼前。然而,我并不快乐——黑夜留给了我那些身陷普通班的伙伴!他们忍受着教育偏见所带来的痛苦和人格侮辱。或许,  相似文献   

14.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如果说,重点班的学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沐浴着阳光,那么普通班的学生就是在黑夜中摸索、徘徊、挣扎……所幸的是,我从普通班挤入了重点班,黑夜已过去,光明就在眼前.然而,我并不快乐--黑夜留给了我那些身陷普通班的伙伴!他们忍受着教育偏见所带来的痛苦和人格侮辱.或许,他们注定.  相似文献   

15.
阿雨:为提高升学率,我们学校设立了重点班与普通班。重点班的学生成绩优秀,教师教学水平高,配备的各种教学用品齐全,即便平时的各种比赛,学校也总是优先考虑他们,美其名曰“培养他们的必胜心”。相比之下,我们普通班的教师和学生就惨了。但我们并不愿久居人下,所以,私下里也常常群策群力,想方设法赶超重点班。可老天总是负人,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似乎都不见效果。请问,假如你处在我们这样的位置,有何感想?滑县易言易言老师:在这里,我把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1960年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告诉你,希望你能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6.
那年,我担任高二(1)、高二(6)两个班语文教学。学校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前三个班是重点班,后三个班是普通班。学生们都知道,迈进普通班等于被判了死刑——与大学无缘。高二(6)班绝大部分厌学情绪浓,只想混完高中后两年时间,拿到毕业证就算大功告成。因此,班上的学风、学貌可想而知。军、龙是学校绘画高手,同时也是班中最爱出花样的“高手”。他们属于那种一节课不放枚“手榴弹”就不舒服的学生。每位科任老师走进高二(6),刚喊“上课”就想喊“下课”。开学前三天,我了解班情后,满脑子都在想对策,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想出了一条办法。第一节语…  相似文献   

17.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要使所带的班能够出成绩.关键是要有良好的班风。而现在许多学校都分了重点班和普通班,重点班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均较为突出,因而积极性容易调动起来。普通班的学生从各方面来看素质较低,那么身为普通班的班主任,就应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当作首要任  相似文献   

18.
如何从可操作的层面抓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急切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我校的做法,与同行探讨. 抓教学质量是一个不断地发现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潜能、化潜能为学习竞争能力的过程. 我校目前每一年段有24个班级,生源属于市区中等.近年来,在教学管理上,我校积极探索分层设班、因材施教、动态管理、全面提高的路子,将24个班级按照学生入学学力基础,分成坚志班、重点班、普通班三类,一学年后进行动态流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斗志.每年我们都有普通班学生跃升到重点班,甚至跃升到坚志班,当然,也有坚志班的学生降回到重点班、普通班.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秋天执教初中语实验班以来,我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今两个实验班108名学生已参加了2005年临沂市中考,中考语平均分85.1分,本校其他重点班平均84.6分,普通班71分。两年的实验班比三年的重点班语成绩平均分高了0.5分。但成绩并不能证明一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本实想就教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在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中 ,有一类含有多个限制条件的应用题 ,由于关系比较复杂 ,学生求解起来十分困难 .为此 ,笔者在教学时采用分类计数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方便 ,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 1  (高中新教材第二册 (下B) 1 0 5页第1 3题 ) :甲、乙、丙、丁、戊 5名学生进行某种劳动技术比赛 ,决出了第 1到第 5名的名次 .甲、乙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 ,回答者对甲说 :“很遗憾 ,你和乙都未拿到冠军” ;对乙说 ,“你当然不会是最差的” .从这个回答分析 ,5人的名次排列共可能有多少种不同情况 ?解 这是冠军和第 5名均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